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三一修道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三一修道院坐落在莫斯科東北71千米的謝爾蓋耶夫(扎戈爾斯克市)[1]。聖三一大修道院——俄羅斯最古老的大修道院之一,亦譯特羅伊察修道院。坐落在鎮旁一個高崗上。

謝爾蓋三聖大修道院擁有幾個世紀以來、歷經各個朝代改建和擴建的各種形式的教堂和附屬建築群。包括:三聖一教堂、杜霍夫斯基降靈教堂聖母升天教堂,教皇宮殿和斯摩棱斯克教堂(1748年),以及齋房、鐘樓、慈善醫院等。

謝爾吉聖三位一體修道院是東正教修道院的傑出典範,對俄羅斯建築產生了重大影響。1993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文名:聖三一修道院

外文名:Architectural Ensemble of the TrinitySergius Lavra in Sergiev Posad

地理位置:莫斯科東北70公里處的謝爾吉耶夫市

開放時間:早9:00晚5:00

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謝爾吉聖三一大修道院

Architectural Ensemble of the TrinitySergius Lavra in Sergiev Posad

入選時間:1993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 (ii)(iv)

地理位置:N56 18 37.3 E38 07 52.3

遺產編號:657

遺產描述

謝爾吉聖三一大修道院位於莫斯科東北70公里處的謝爾吉耶夫市,是俄羅斯最為著名的大修道院之一,修道院建築群也是這個風光如畫的小鎮裡最美麗的一道風景。謝爾吉聖三一大修道院在14世紀到18世紀中逐漸擴展形成,擁有大片土地,能儲存大量武器和糧食,曾經作過防禦陣地。修道院內有許多精美的建築,包括謝爾吉聖三一修道院、聖三一教堂,鐘樓,白石齋房聖水池等,建築風格多樣,多彩中散發着古樸的氣息。其中最著名的謝爾蓋聖三一教堂,建於1423-1442年,是俄羅斯早期白石建築藝術的典範。 位於大修道院中央的聖母升天大教堂是伊凡四世於1585年下令修建的。與聖母升天教堂相對的是建於1741-1769年的鐘樓。此外,還有巴洛克風格的大禮拜堂。

199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ii)(iv),謝爾吉聖三一大修道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這是一座極其典型的東正教修道院,是15世紀至18世紀期間發展起來的帶有軍事特徵的典例。拉夫拉教堂是謝爾吉聖三的主教堂,是聖母升天的主要場所,與克里姆林宮大教堂同名,內有鮑里斯·戈東諾夫的墓地。在大教堂眾多的珍品中,比較有名的是著名畫家安德烈·魯比洛夫的壁畫《三聖圖》。

聖三一大修道院簡介

聖三一大修道院——俄羅斯最古老的大修道院之一,亦譯特羅伊察修道院。坐落在鎮旁一個高崗上。修道院建築原為木結構,後遭受蒙古軍焚燒。1540~1550年改成石牆,高5米。17世紀初石牆被增高到8~15米,成為莫斯科北方重要防禦據點。

1380年,莫斯科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王子為了他的軍隊能夠有正確的正教信仰,並把自1237年以來就受到蒙古人的殘酷壓迫的國家從蒙古人的統治下解救出來,而到這裡請聖謝爾吉賜與祝福。在受到聖人的祝福下,他領導軍隊於1380年9月8日在庫里克瓦地區大敗韃靼可汗瑪麥的軍隊。這是俄羅斯人第一次還擊韃靼人所取得的重大勝利。之後王子成為了聖三一修道院的資助人。有些俄羅斯學者認為俄羅斯的歷史一半以上都跟東正教有關,而謝爾蓋耶夫正是俄羅斯的東正教中心,在東正教中的地位就像是天主教中的梵蒂岡,這裡的聖三一修道院是東正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最初聖三一修道院修士的數量都被限制在十二人。後來新的候選人不斷來到,團體的人數開始增長。聖謝爾吉拒絕不義之人加入修道院。在他的弟子與追隨者中有70人成為聖人。他們在俄羅斯的中心及東北地區建立了約50所修道院。這些修道院成為了東正教虔敬與精神教化之中心。

修道院不僅擁有過大片土地,而且貯存過大批糧草、武器和彈藥,成為當時莫斯科北方的防禦陣地。1608年,波蘭軍隊圍困謝爾蓋耶夫,想從這裡打通通往莫斯科的缺口,但竟在這裡被頑強地阻擊了16個月之久,修道院也因此成為俄羅斯堅強不屈精神的一面旗幟。1744年獲大修道院稱號,是東北羅斯古典建築群的代表。

傳奇歷史人物—聖謝爾吉

謝爾吉聖三一修道院是俄羅斯最古老和最受敬仰的大修道院之一,是俄東正教的歷史中心,由「古羅斯最偉大的聖徒」聖謝爾吉·拉多涅日斯基創建於14世紀中葉。聖三一修道院的創建人聖謝爾吉.拉多涅日斯基是一位傑出的宗教活動家。14世紀約30年代,出身於羅斯托夫大貴族的聖謝爾吉,為了實現幼年就嚮往的隱居修行生活,和已經做了修士的兄長斯傑凡一起,進入拉多涅日周圍的森林尋找幽居之地,拉多涅日當時是莫斯科公國封邑小公國的中心。在一條小河流經的丘崗上,兄弟倆建起了「小教堂」和修道小屋並在這裡過着隱居生活。不久,斯傑凡忍受不了獨居修道生活的清苦,去了莫斯科主顯修道院。不過僅一年後,尋找幽居之所的修士們開始聚集到這裡。聖謝爾吉倡導集體住宿和修道,追隨他的修道者日漸增多,這裡也逐漸發展成為俄羅斯最大、最富有的修道院。聖謝爾吉·拉多涅日斯基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這個為追求內心深刻的自我完善而棲遁林泉的隱修士,積極參與莫斯科大公們實施聯合統一的政治活動,從而使聖三一修道院建立不久便成為俄羅斯歷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見證者和參與者。1380年9月,聖謝爾吉為即將奔赴疆場的莫斯科公德米特里·頓斯科伊祝福,預言俄軍取勝,並派去兩個諳熟軍事的修士作為軍中謀士。在這場史稱庫里科沃會戰的戰役中,頓斯科伊統帥的俄軍與馬邁領導的蒙古韃靼軍在頓河畔的庫里科沃原野上進行了殘酷廝殺,結果以蒙軍大敗告終,從而為俄羅斯擺脫蒙古韃靼人的統治奠定了基礎。從此,聖謝爾吉的威望因其庇護神力而與日俱增,由他創建的修道院也很快聲名遠揚。

俄羅斯古典建築群的代表

謝爾吉聖三一大修道院的建築特色之一就是在六個世紀的悠長歲月中,它一直在不停的修建、改造,因而包容接納了俄羅斯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成為俄羅斯古典建築群的代表。大修道院中擁有不同世紀、歷經各個朝代改建和擴建的各種形式的大教堂及附屬建築群。這些典雅、古樸、和諧的建築物中包括:聖三一教堂、杜霍夫斯基降靈教堂及其後來增建的塔樓、聖母升天教堂、11座鐘塔樓、慈善醫院等。

聖三一教堂

建於1423-1442年,是俄國早期白石建築的典範。該教堂中內部設有:修道院創始人謝爾吉的墳墓;著名畫家安德烈·魯比洛夫的壁畫《三聖圖》(後遷移)和吉奧尼西亞所畫的聖像;富麗堂皇的白石磚砌齋房大廳,建於1682-1692年,長70米,寬15米,是舉行隆重集會的地方;1741-1769年修建的高達87米的五層鐘樓,內有掛鍾42口。

齋堂

位於修道院南側的齋堂建於1686~1692年,它就像一艘豪華的大船,緩緩地駛過了幾個世紀的航程。這座矗立在高大穩固的堆房上的漂亮建築,與古代教堂幾無裝飾的白牆不同,齋堂仿佛被裹上了漂亮的花毯,棋盤格狀的多彩牆體,與雕刻繁複、盤繞着葡萄藤裝飾的白石柱、門窗飾框,以及牆頂貝殼形裝飾十分協調。面積達510平方米的大廳是俄拱頂無支柱支撐的最大的廳,用於節宴、盛大的禮拜和接見。

聖母升天大教堂

是遵照伊凡四世的諭旨而建的(1559~1585),它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同名教堂的翻版,不過規模大於後者,而且為磚結構。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幾乎所有的修道院都有獻給聖母的殿堂,因為聖母被視為羅斯的庇護者。這座教堂就是為紀念俄軍在喀山和阿斯特拉罕戰勝韃靼人而建的。教堂內的水彩壁畫繪製於1684年,與聖像壁富麗堂皇的鍍金雕刻相得益彰。

鐘樓

(建於1740~1770年)是俄境內最高(87米)的鐘樓,它既為修道院建築群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又將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建築串聯起來。鐘樓共五個向上遞次縮小的通透的樓層,天藍色牆體的四面裝飾着眾多白柱和柱形欄杆,使其看上去輕盈纖秀,而王冠狀金頂又為它增添了高貴典雅的氣質,在天鵝絨般湛藍的天空下十分耀眼。鐘樓內原有50口鐘,1784年安上了帶自鳴鐘的塔鍾,現今使用的是1905年更換的。

視頻

聖三一修道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