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筍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土筍凍 |
中文名 土筍凍 英文名 Sipunculidwormjelly 主要食材 新鮮海土筍 分類 閩南小吃 口味 清爽、香嫩、不油膩 |
土筍凍 (閩南小吃)是一種由特殊肉蟲加工而成的凍品,是發源於泉州及閩南地區的一種色香味俱佳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該蟲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屬於星蟲動物門,學名可口革囊星蟲(Phascolosomaesculenta),身長二、三寸。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
傳說
土筍又名塗筍,據《閩小記》載:「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生于海濱,形似蚯蚓,即沙巽也。」歷史上最出名的要數晉江安海的土筍凍,味美甚鮮,在《閩雜記》也記載:「塗筍生于海灘沙穴中,今泉州海崖有產。」今安海產量最多。土筍凍呈灰白色,晶瑩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彈性,和其它調料配食,風味尤佳,是福建泉州乃至泛閩南地區一帶冬春季節的時令佳肴。
迄今,關於土筍凍的起源有2種流傳很廣的說法
一是鄭成功發明土筍凍
鄭成功在攻打台灣之時,曾經有一段時間糧草緊缺。而鄭成功治軍嚴明,堅持不接受老百姓的任何資助。駐軍當時所在地離海灘很近,將士們到海邊挖出來大量的「土筍」,而鄭成功每日僅食用以土筍煮成的湯。憂國憂民的鄭成功為了早日收復台灣,經常忘記用餐,而其下將士經常要再次溫熱土筍湯。某日,鄭成功不想讓手下將士為他溫熱,直接食用凝成凍的土筍湯,沒想到這味道比土筍湯要好,無意中鄭成功發明了土筍凍!土筍凍逐漸流傳開來,經後人不斷改進制作方法及佐料,形成了廣為人知的土筍凍!
二是與戚繼光有關
明嘉靖年間,倭寇入侵我國東南沿海,戚繼光率兵抗倭。因糧食緊缺,便下令捉灘涂上的跳跳魚、小蝦、小蟹、螺貝一起下鍋煮湯,而在灘涂上拖螃蟹的時候無意間捉到了一種海蚯蚓,士兵將之單獨放進鍋里煮湯。在戚繼光最後用餐時,只剩下冰凍成塊的海蚯蚓,他也只好拔劍取下一塊品嘗,沒有想到這美味比魚、蟹更鮮美,從此土筍凍便流傳開來。據《泉州歷年大事年表》記載:「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正月,倭寇入泉州郡境澗埕、湖美等處殺男女而去。又至安平攻城3日不克,聞總兵戚繼光兵,遂逃竄。」可知,戚繼光在公元1564年到過安海抗倭,因此,其發明土筍凍有其歷史依據。
關於土筍凍的最早的書面記載。能找到的是清代周亮工所著《閩小記》中有述及:「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其生于海濱,形類蚯蚓,終不識作何狀。後閱寧波志,沙噀,塊然一物如牛馬腸臟,頭長可五六寸許,胖軟如水蟲無首無目,無皮骨,但能蠕動,觸之則縮,小如桃栗,徐復臃腫,其涎腥,雜五辣煮之,脆美為上味,乃知余所食者即沙噀也,閩人誤呼為筍雲,予姻有肥而無骨者,子以沙噀呼之,眾初不解,後視此咸為匿笑,沙噀性大寒,多食能令人暴下,謝在杭作泥筍,樂清人呼為沙蒜。」
周亮工是目前發現最早述及「土筍凍」一詞的人。
製作方法
1. 將土筍存放一、二天,使其體內泥沙排出後用海水漂洗,去除表面污泥,澇出瀝乾,放置於石板上,用石輪碾壓出內臟,在盛入大缸,一雙手反覆揉搓擠壓,去淨其腸內泥沙污物,待表皮脫去、腸內污物去淨後,用清水沖洗,揉搓5-6遍,瀝乾水,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
2. 將土筍放入鐵鍋,每公斤土筍倒入2-3公斤清水以約高出土筍3厘米為度,加蓋後用旺火燒沸,用鐵勺將土筍攪幾下,再加蓋燒沸,再以鐵勺攪勻,使土筍所含的膠質充分溶於水中,並加入適量精鹽拌勻,即成土筍液。
3. 將土筍液分別舀入洗淨擦乾的小杯內5分滿,晾50分鐘(氣溫在20度以下)凝結成塊後脫杯即成凍品。將之置於冷藏箱中,可隨時食用和保鮮。[1]
特點
晶瑩透明,鮮嫩脆滑,清熱補脾潤肺。
製作要領
煮土筍凍的過程中要經常開蓋攪動,煮至土筍膠質溶於水為宜;
土筍凍要放入保溫箱內並加以冰塊保冰,以免溶化。
吃法
它們個個晶瑩剔透,肉脆凍軟,味美甘鮮,滑溜爽口。吃一口在嘴中,涼涼的,咬上一口土筍,脆脆的,配以蒜蓉、醬油、北醋等醬料,味道更加絕妙,在齒間回味無窮。講究的人,還會配上甜醬、辣醬、芥末、再加上海蜇、芫菜、白蘿蔔絲、辣椒絲、番茄片等,色香味俱佳。
功效
土筍凍不但滋味濃厚甘美,還有獨到的健保療病功效。民俗學家楊紀波《星蟲》一文稱它「性溫熱,產婦也可以吃,且有滋補」,另一說源自「龍二少爺」的《土筍凍》:「性清涼,當喉嚨疼痛時,吃了它立即止痛,勝似妙藥。」兩說看似矛盾,或許兼而有之,也可能雙雙言過其實,但表現出了人們對土筍凍極大的喜愛。
參考來源
- ↑ 閩南食一絕——土筍凍 ,搜狐網,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