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土溪鎮隸屬於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位於渠縣東北部,渠江河畔。土溪鎮是住房城鄉建設部、發改委等7個部委共同公布的全國重點鎮,是渠縣三個副中心之一,也是渠縣文化、交通、商貿重鎮,古賨國都、中國漢闕之鄉。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土溪鎮戶籍人口84244人,常住人口74444人。面積115平方公里。轄七個社區(順江、百合、仁和,水口,青神,天府,先鋒)、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天堂村覽闕路(小寨)16號,距縣城20(直線)/25(公路)千米。距離營達高速、南大梁高速僅十餘千米

達成鐵路、設有土溪站,渠江常年通航、渠江西岸救災生命通道公路過境。古蹟有漢建馮煥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晉建無銘闕,場東城壩為宕渠古縣城遺址。

2019年1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達州市調整通川區等5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21號):撤銷青神鄉、水口鎮,將原青神鄉和原水口鎮水口社區、漢亭村、團林村、中房村、坪花村、羅田村、柏楊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土溪鎮管轄,土溪鎮人民政府駐覽闕路16號。

簡介

土溪鎮位於渠縣東北部,渠江河畔。清雍正八年建場,1953年分為土溪、雙石兩鄉,1955年合併為土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23平方千米,轄順江社區、百合社區、仁和社區、水口社區,城壩村天府村、上游村、 萬合村、 石千村、天堂村、田家村、漢闕村 、蓮坪村、茶埡村、三星村、 美灣村、 高埡村、 廣祿村 、坪溪村、 三面村、漣水村、萬家村 、洪溪村、先鋒村,漢亭村,團林村,中房村,坪花村,羅田村,柏楊村,火花村、滑石村、黃石村、油坊村、金蟬村、四嶺村、平碾村2004年,將原天井、廣祿2個鄉及原匯西鄉的洪溪村併入土溪鎮,2019年,將青神鄉和水口鎮部分併入土溪鎮。;[1]

土溪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季最高氣溫40℃,冬季最低氣溫5℃。

沿革

清雍正八年建場,1953年分為土溪、雙石兩鄉,1955年合併為土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23平方千米,轄城壩、天府、上游、中河、萬眾、石千、天堂、先鋒、萬能、田壩、碑亭、帽嶺12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4年,將原天井、廣祿2個鄉及原匯西鄉的洪溪村併入土溪鎮。2019年,將青神鄉和水口鎮部分併入土溪鎮。

635211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11725103:~001 121土溪社區 ~200 122城壩村 ~201 122天府村 ~202 220上游村 ~203 220萬合村 ~204 122石千村 ~205 122天堂村 ~206 122田家村 ~207 122漢闕村 ~208 220蓮坪村 ~209 220茶埡村 ~210 220三星村 ~211 220美灣村 ~212 220高埡村 ~213 220廣祿村 ~214 220坪溪村 ~215 220三面村 ~216 220漣水村 ~217 220萬家村 ~218 220洪溪村 ~219 122先鋒村

【廣祿鄉】位於渠縣北部,距縣城24千米。解放前屬平安鄉,1952年為廣祿、三元兩鄉,1956年合併為廣祿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20平方千米,轄蓮坪、茶埡、平田、三星、美灣、石溪、高埡、白房、井灣9個行政村。

【天井鄉】位於渠縣東北部,渠江河畔,距縣城18千米。解放前屬土溪鄉,1957年設天井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15平方千米,轄巨平、三面、漣水、萬家、桂溪5個行政村。漣水村有唐初興建的「南陽寺」,現存李白詩碑一尊。

【青神鄉】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34公里,解放前屬土溪鄉,1953年由土溪分置新興鄉,1958年改新興公社,1973年更名青神公社,1984年置青神鄉。轄區面積25平方千米,設火花、滑石、黃石、油坊、金蟬、四嶺、平碾6個村委會,48個村民小組。

【水口鎮】位於渠縣北部,國土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水口廟,距縣城40千米。

經濟文化

【交通建設】渠江流經12個村,渠匯公路橫貫9個村,縣鄉油路28千米,通村水泥路45千米,通車公路里程達130千米。2013年10月,渠縣覽闕路建設完工,覽闕路起於土溪鎮,途經趙家坪、青神鄉與岩峰鎮相通,全長12公里,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包括新建沈府君闕、馮煥闕、青神鄉王家坪無名闕、水口鄉無名闕、漢闕村5個停車場。該公路系渠縣漢代文化精品旅遊線路的一部分,建成後,將渠縣的6處7尊漢闕連成一線。達成鐵路設站先鋒村境內,日客流量達2500人次。在達成鐵路複線建設期間,土溪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下,多次前往成都鐵路局協調土溪站更名渠縣北站和停靠動車。省地名辦和省經委已同意將土溪站更名為渠縣北站。由於成南達萬高鐵將過境渠縣並在渠縣城北鄉躍進村設立高鐵站(渠縣北站)故土溪火車站不再更名。從2013年12月28日起,渠縣土溪站開始停靠動車,2018年8月土溪站開始升級改造,將新建候車廳,售票廳,站前廣場,職工宿舍,三級客運站,並延長現有站台線。預計2019年底完工,到時土溪站將由四等客運站升級為三等客運站。

【場鎮設施】國家級重點鎮,四川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電信、移動、聯通網絡覆蓋全鎮,有線、無線網絡均已開通。自來水、天然氣等設施完備,綜合農貿市場改造完成,新增農副產品交易面積1200平方米,市場交易活躍、繁榮。投資80萬元余元,硬化街面1500平方米,改造姜市街、油坊街下水管網。四川省建景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中標完成土溪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建立了城管大隊,配備宣傳車、灑水車、垃圾清運車;設置垃圾箱65個,建有公共廁所2座,縣級漢闕公園一座。漢闕公園位於渠縣土溪站與渠匯路土溪場鎮之間,占地面積20517平方米,總投資約3500萬元。公園整體成梯形狀,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用於休閒、娛樂、觀光等;中層用於商業購物;下層用於停車等。漢闕公園設計構思新穎,氣魄宏大,彰顯了漢文化元素。該項目計劃2014年6月完工,屆時與當地漢闕建築群形成互動,既帶動當地旅遊,又有利於保護漢闕建築群和考古研究。為突出生態濱江的特色定位,打造渠江流域城鎮群。鎮黨委、政府確立了規劃建設「一橋、二路、三中心」 拓展發展空間(一橋:爭取土溪場鎮至城壩遺址大橋立項;二路:修建濱江路,整修過境公路;三中心:土溪酒廠漢闕園片、土溪火車站片和天堂新村片三個區域為中心)的發展思路,2019年,土溪鎮在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又提出了,兩場一街一路的規劃(即停車場,文化廣場,濱河路,漢文化旅遊特色街)?實施了綜合農貿市場「三化改造」、建設了可入住80人的廣祿敬老院、硬化了場鎮所有建成區的道路,並安裝了路燈120盞,人行踩磚12000平方米,部份街道下水管網實現了雨污分流。土溪酒廠漢闕園片、天堂新村中心已初具規模。這些項目的建成,必將大大的提高我鎮人民群眾和生產、生活質量和經濟收入。

【產業調整】蔬菜、畜禽、勞務輸出成為土溪鎮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與四川農業大學園藝科技服務部簽定協議,引進蔬菜栽植新技術,促進萬畝蔬菜基地進一步做大做強。新建立了千畝菊花基地,全鎮已湧現年出欄生豬300頭的養殖戶5戶,出欄雞鴨1000隻的養殖戶2戶。

【教育衛生】有普通中學1所,在校生3319人;小學3所,在校生364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村級公共圖書館2個。有衛生機構2個(公立1所、民營1所),病床位90張,衛生技術人員64人,村(社區)均設立了衛生站。香港應善良福利基金會無償援助鎮中心衛生院「德恩樓」占地面積32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總投資150萬餘元。

【特色食品】土溪高粱白酒久負盛名,素有「巴山五糧液」之譽。土溪豆腐乾做工精細,烘烤講究,豆腐乾色澤美觀,聞起香味撲鼻,吃起綿軟耐嚼,回味綿長。兩家生產企業年銷收入800餘萬元。

渠縣土溪鎮

【社會文化】先鋒、田家、萬合等5個村建有農家書屋;組建老年體育協會、秧歌隊、鄉村樂隊等群眾活動團體,倡導全民體育鍛煉。加強轄區內城壩遺址、漢闕等文物點的保護工作,積極搜救、整理瀕臨失傳的地方特色文化,土溪鎮耍鑼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建綜合文化站文化活動用房300平方米,書刊閱覽室、培訓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室、辦公室、多功能活動室。

【獲獎情況】2010年度獲達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縣「績效考核二等獎、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目標管理一等獎、安全生產工作二等獎、農村公路建設第四名、全縣黨委信息工作先進單位、造林護林先進單位、婦女工作先進單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農業產業化發展先進單位、創建「全國先進文化縣」工作先進單位、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生豬產業化發展先進單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無償獻血工作先進單位、「五好」黨委、政研工作先進單位。

【大事記】在2011年有水文記載以來的「9.18」特大洪災中,土溪鎮行動迅速、措施得力,先後受到四川電視台現場直播和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多次報道及省、市、縣領導好評。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授予抗擊特大山洪泥石流先進集體。在先鋒村、萬合村等建設了5000餘畝生產自救示範園。對萬合村6社實施整體搬遷。

著名景點

渠縣漢闕

四川省渠縣土溪漢闕是我國現存手地面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築遺存。全國僅存29處漢闕中,渠縣就有6處7尊,分布在土溪岩峰兩鄉不足10公里的古驛道旁,素有「漢闕之鄉」的美稱。它不僅具有豐富的雕刻內容、雕刻技術和高超的建築手法,還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在60年代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比較有名的有馮煥闕、沈府君闕。闕上有的刻有朱雀、青龍,有的刻有人物,雕刻精美,造型精緻,為他處少見。全國重點保文物護單位2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其餘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漢闕正面

漢闕是漢代的一種紀念性建築,有石質「漢書」之稱,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漢代石闕,是我國現存的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築,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堪稱國寶級文物。漢代成對地建在城門或建築群大門外表示威儀等第的建築物。因左右分列,中間形成缺口,故稱闕(古代「闕」、「缺」通用)。它的雛型是古代牆門豁口兩側的崗樓,在人們能夠建造大型門屋後,便演變成門外側的威儀性建築,防禦功能逐漸減弱。文獻記載西周時已有闕,現存最早的遺物是漢代的,是了解漢代建築的珍貴資料。

渠縣土溪鎮位於四川省東部,是川東北文化的起源地,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漢晉時期,渠縣土溪鎮是川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當時民俗方面的一大特色就是有錢人厚葬之風行。渠縣六處漢晉石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的產物。它是我國現存地面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築遺存。2001年,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家灣漢闕、王家坪漢闕、趙家村漢闕與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馮煥闕、沈府君闕合併,合稱「渠縣漢闕」

漢闕博物館

為充分展示「渠縣漢闕」文化精髓,再塑一個渠縣旅遊文化品牌,達州市渠縣正精心打造漢闕公園。近日,記者在該公園施工現場看到,公園裡一處仿古建築已初具雛形,由漢代雙闕造型和漢代戰馬車構成的標誌性雕塑「大漢雄風」矗立在漢闕公園最高層觀光廣場的正中央,已經初步完工。 據了解,渠縣漢闕公園位於渠縣土溪站與土溪場間,占地面積20517平方米,投資3500萬元。公園整體成梯形狀,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用於休閒、娛樂、觀光等;中層用於商業購物;下層用於停車等。漢闕公園設計構思新穎,氣勢恢宏,充分彰顯了漢文化元素。

位於公園最高層觀光廣場中央的「大漢雄風」雕塑是整個公園的標誌性建築。雕塑主體由漢代雙闕造型和疾馳的漢代戰馬車構成。雙闕造型合二為一,構成一個巨型漢闕。漢闕左右分別刻有「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的對聯,展現了渠縣遠古史話。兩側下端則鐫刻了渠縣的歷史沿革。整個雕塑體現出「渠匯百川、崇文尚義、睿智堅韌、奮勇爭先」的渠縣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蘊。

該公園於2014年7月28日開工建設,已完成房屋搬遷9戶,挖填方60餘萬立方米,硬化道路約5000平方米,完成「大漢雄風」雕塑施工,硬化廣場彩色地面約5300平方米,仿古建築主體完成800餘平方米。該項目已於2015年6月完工,與漢闕建築群形成互動,為遊客提供一個觸摸歷史、傳承文化、感受文明的平台,極大地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據悉,漢闕有石質「漢書」之稱,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全國僅存29處漢闕,渠縣就有6處7尊,占全國漢闕的四分之一,集中在近10公里的古驛道旁。渠縣是全國漢闕保存最多、最為集中的地方,被譽為「中國漢闕之鄉」。2001年,蒲家灣漢闕、王家坪漢闕、趙家村漢闕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馮煥闕、沈府君闕合併,合稱「渠縣漢闕」。

城壩遺址

城壩遺址又名宕渠城遺址,是四川境內一處重要的巴人文化遺址。位於渠縣土溪鎮渠江東岸,北、西、南三面渠江環繞,東接佛爾岩,呈依山傍水之勢。遺址所在地包括土溪鎮天府村、城壩村全部及流溪鄉新華村、洪溪村部分,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

2018年10月,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城壩遺址是春秋戰國時期川東巴人之一——賨人建立的賨國國都,稱為賨城。秦滅巴蜀後,在此設立宕渠縣,延續至漢、晉,屢為州、郡、縣治,成為川東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東晉末為「蠻獠」所侵而廢,興盛達千餘年。城壩遺址尤在東漢中後期經車騎將軍馮緄增修後,達到鼎盛,故又稱「車騎城」 ,《華陽國志》、《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等文獻多有記載。遺址內文化堆積十分豐富,文化層可達數米,曾出土了大量的具有巴蜀符號的、典型的各類巴蜀式青銅器及漢代文物,如銅戈、銅斧、銅矛、漢代上釉磚等,其中漢磚尤多,數以萬計。有大量保存較好的水井、城牆、墓葬、窯址等文化遺蹟,確定城壩遺址具備了城市的規模。2016年確定有16口漢代水井,被當地人繼續使用的有3口。對於研究古代巴人特別是賨人歷史及川東北地區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及生產、生活狀況具有重要的研究、參考價值。2005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城壩遺址進行正式發掘發現的棺槨制木槨墓和出土的大量漆器、2006年渠縣文物管理所在該遺址清理的雙石棺磚室墓在川東北地區都是首次發現,填補了川東北地區以前無出土棺槨墓和漢化漆器的的空白,極大地豐富了城壩遺址的內涵,為研究渠江流域及古代賨人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為進一步加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壩遺址的保護與研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決定在渠縣設立城壩遺址工作站,標誌着城壩遺址的保護與研究又上了一個台階,預示着離城壩遺址進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建設國家考古遺址的工作目標又進了一步。

據了解,城壩遺址工作站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繼三星堆遺址工作站之後在全省設立的第二個工作站,充分說明城壩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發掘、科學研究和宣傳展示價值。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將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加大對城壩遺址保護的技術、人才和財力投入,為渠縣的經濟文化強縣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趙公神道碑

趙公神道碑位於土溪鎮碑帽村的公路旁,碑前右側有一棵黃桷樹。碑為一巨大青砂石建造,通高4.95米,寬1.5米,厚0.46米。為川東地區第一大碑石。 神道碑為趙啟貴之墓碑。頂為半圓形,坐北朝南,碑上銘文恭楷,書寫圓潤,雕刻細膩,右邊為墓主人姓名、封爵、官職,中部刻「聖旨、皇清誥授武功將軍趙公神道」14個大字,左為建碑者署名,落款「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十月上浣旦,敬上」。據當地資料記載,武功將軍趙公名啟貴,號佑之,渠縣土溪鎮趙家村人,官至陝西寧陝營參將,欽賜花翎,勇巴圖魯,陛授協鎮潼關,神商金等處地方副將,帶兵西寧兼理營伍主事。死後誥授武功將軍,其妻揚氏封宜人。 神道碑正面周圍邊作深浮雕,上雕花卉,刻工精細,栩栩如生。 趙公神道碑是達州倖存下來的「烏龜碑」,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視頻

大美渠縣土溪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