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土坂排灣族文藝社區

土坂排灣族文藝社區
圖片來自台東觀光旅遊網

土坂排灣族文藝社區位於台灣台東縣 達仁鄉 。排灣族是一個注重階級的族群,共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及平民四個階層。目前在土坂社區部落裡有兩座祖靈屋,是供族人祝禱祭祀之用,由於祖靈屋為相當神聖的區域,若要參觀或拍攝留念必先徵得同意,並尊重當地文化。土坂的排灣族文藝社區,像是塊吸引駐村藝術家前來的夢幻部落。木雕家、藝術家在創作的呈現不僅傳統、也有融合新穎的元素,而在作品的背後,更有族人們想要表達的歷史傳承,深具意義。土坂社區部落內保留史前文化藝術遺址的石棺等珍貴文物,且有許多原住民木雕家、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處處展現著排灣族獨特的文化風情。[1]

而位於土板村的土坂部落(Tjuabarh),被譽為毛蟹的故鄉,因此可以看到路旁山壁上有許多毛蟹的石板裝飾。而部落街道的圍牆處處塗滿傳統排灣族紋飾,且居民的住所也充斥著排灣族的木雕裝飾。在部落,會發現這裡每一處的雕塑工藝、一草一木,皆能深切感受到屬於排灣族獨特而充滿文化底蘊的一面。[2]透過慢遊或導覽,更可進一步了解排灣族的部落文化。也因此吸引許多旅人前往一探究竟。[3]


目錄

景點介紹

土坂排灣族文藝社區一景
 
圖片來自台東觀光旅遊網

土坂排灣族文藝社區所在的土坂部落至今仍保有傳統原住民社區風味,村內人才濟濟,有原住民木雕家、藝術家、文化工作者、傳統頭目家屋,以致於社區內充滿了傳統排灣族氛圍,象徵排灣族的百步蛇和臺灣百合圖案隨處可見,許多家戶可說是現成的博物館。且土坂村內有原住民木雕家、傳統頭目家屋,在杜區內可體會排灣族的文化藝術,更有在坡地的史前文化藝術遺址留有石板棺等出土文物。[4]

土坂部落位於台東南迴地區大竹溪流域,主要由三個不同的傳統領袖(頭目)家族陸續遷徙匯聚於此地,保有深厚的排灣傳統文化,更是少數完整保存五年祭傳統祭儀、百年來未曾中斷舉辦五年祭的部落。[5] 根據文獻紀載,土坂部落是少數沒有被卑南族統治過的排灣族部落,也是少數目前還保有完整五年祭傳統祭儀的部落。而土坂部落是東部唯一舉辦五年祭(Maljeveq)的排灣族,從西元1913年有紀錄以來從未中斷過。在專家口中這個又名為人神盟約祭的重要祭典,對他們而言不僅是重要的傳統文化,更是融在骨血裡的一部份。而土板村因地理環境之故,物產頗為豐隆,除了盛產毛蟹及過山蝦外,包括小米南瓜紅藜樹豆芋頭地瓜等農產品;另有特殊的文化街景及尚待開發之溫泉景觀等,都吸引許多旅人前往一探究竟。此外,土坂部落中有幾家餐飲店,但住宿的地方不多,建議可往金崙或大武市區走走,會有較多的選擇。金崙一帶同時也是臺東著名的泡湯區,有許多提供泡湯的民宿可選擇。 [6]


體驗排灣族文化藝術的好去處

體驗排灣族文化藝術的好去處
 
圖片來自台東觀光旅遊網

位於土坂村土坂排灣族文藝社區社區內充滿了傳統排灣族氛圍,象徵排灣族的百步蛇和臺灣百合圖案隨處可見,許多家戶可說是現成的博物館。進入社區不僅可體驗排灣族的文化藝術,可聽到充滿想像的傳說神話、探尋如石板棺等出土文物以及在地的史前文化藝術遺址,可將部落內的原民風格用影像紀錄下來,也可在社區內的工作坊選購獨具排灣族風情的手工藝品,是一處值得深度探訪的文化藝術旅程。[7]

其中,位於台東達仁鄉土坂村的土坂部落是全台灣惟一仍保存完整五年祭傳統祭儀的部落。是極少數未受到卑南族頭目統治的東排灣群。五年祭是百年來不變的排灣精神,神聖而莊嚴,外來觀看祭儀的人們只能站在外圍,絕對不能跨過祭竿,也不能打擾整個祭典過程,記得「尊重」是守護文化最基本的義務。土板村的maljeveq(五年祭),至今仍保有相當完整性的傳統,每年常吸引爆滿觀看的民眾,一起來見證體驗土坂部落莊嚴珍貴的傳統文化祭典。[8] 其中,土坂部落是國內極少數保持家臣制度的部落,依照傳統,聯合頭目在登基後為族內最有權威的決策者,如果未經其同意,政府施政在當地甚至都會受阻,權力極大。也因此,土坂部落所處的地理位置及部落文化所致,外加周遭知名景點如土坂溫泉及土坂吊橋等,山林美景更是美不勝收,是值得前往深度漫遊及探訪的好去處。[9]


視頻

【[臺東縣] 土坂排灣族文藝社區 (景點) 】

【【歷史上的今天-0419】排灣女頭目交接 傳承原民文化】

【【第十一屆 蹲點·台灣】冠軍背後-台東南迴土坂部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