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國際金融博物館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際金融博物館位於朝陽區朝陽公園東五門內。國際金融博物館是由朝陽區委區政府發起成立的公益性金融博物館,是國內首家以國際金融命名的博物館。

2012年9月17日,國內首家國際金融博物館在2012北京CBD國際金融論壇上揭幕。首場特展《中英金融史特展》同時開展。

目錄

建築布局

館內展由中國金融史、幽燕金融史、朝陽國際金融展、中英日金融史展、國際金融[1]角五個部分組成。

展出內容

國際金融博物館國館內展覽面積達2000平方米,收藏百餘件金融文物

相關資訊

「數字金融和元宇宙實驗室」在北京成立

2023年4月10日下午,金融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在中關村校區舉行簽約儀式,雙方聯合建立「數字金融與元宇宙實驗室」,加強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發布行業標準等,共同促進數字金融與元宇宙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推動數字金融發展。

金融博物館理事長、全聯併購公會創始會長王巍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洪永淼在國科大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聯合建立「數字金融與元宇宙實驗室」

近年來,數字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大量的數字化平台也逐漸興起。數字化平台已經全面深入地影響和改變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為進一步深入探索在數字化平台、數字金融、金融元宇宙等方面的價值研究,金融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共同建立「國科大經管學院-金融博物館數字金融與元宇宙實驗室」,並就相關研究課題/項目保持多層次的溝通和交流,結合學術界、文博領域的經驗成果與優質資源,打造雙方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領先優勢。

共同為「數字金融與元宇宙實驗室」揭牌

金融博物館多年來持續以創新意識轉變思維,利用豐富的金融領域資源,通過對數字金融的研究和探索,結合領先的元宇宙基礎技術,推動金融文化數字化發展,賦能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2]

自2021年起至今,金融博物館以元宇宙思路進行的一系列創新探索與實踐,即組織編寫書籍《金融元宇宙》,現已出版;首發「金融里程碑」系列數字藏品;在中國網的支持下,在iBox鏈盒平台發行「紅色金融」系列數字藏品,持續用創新的數字金融形式,彰顯未來的創新。

2022年,成功策劃舉辦了四場線上元宇宙數字年會,為博物館領域運營開闢了全新的視野,同時也標誌着一個重要的博物館運營模式的轉換,以及傳統行業向數字化場景展現及運營的時代趨勢。

2023年與太一集團共同創立米勒科技,利用豐富的金融領域資源,通過對數字金融的研究和探索, 結合領先的元宇宙基礎技術,推動金融文化數字化發展,賦能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米勒科技將在打造數字博物館展示平台、數字年會論壇和教育培訓、數字化金融場景服務、數字資產和信用體系等多元業務中,為社會公眾、實體企業、金融機構及政府提供專業的數字化賦能服務,實現更多創新價值。

在未來的合作過程中,金融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將在「數字金融與元宇宙實驗室」聯合探索多元領域,一方面,將理論研究與商業實踐緊密結合,雙方開展聯合課題研究;另一方面,共同開發金融科技領域的教學案例,實現產學結合。

通過本次簽約揭牌儀式,雙方期待在後續合作中,能夠不斷提出有建樹的創新思路和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