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際蹦床聯合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際蹦床聯合會(International Trampolining Federation,ITF)成立於1964年,總部設在瑞士。1998年12月31日該聯合會併入國際體操聯合會,它的蹦床、翻滾和雙蹦床等3個運動項目,從1999年1月1日起成為國際體操聯合會的項目,由國際體操聯合會的蹦床技術委員會負責。男女個人蹦床[1]項目作為體操項目列入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比賽。

發展歷史

蹦床是體操項目的分項之一,是奧運的其中一個小項目,現時世界上蹦床最強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日本與中國。

蹦床實際上與雜技[2]有着密不可分的淵源。法國雜技演員特朗波蘭是現代彈性蹦床的發明者,他用麻繩編製成保護網,以加強「空中鞦韆飛人」的安全,並利用網的彈性將演員拋入空中,完成各種動作。

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跳水冠軍尼森製作出類似如今的蹦床,但它是被用來幫助自己跳水與翻轉訓練的輔助工具。二戰期間,美國軍方利用蹦床訓練飛行員和領航員的定位技能,並取得良好效果。這種無意的做法,竟使蹦床逐漸成為一項專門運動,並開始風靡美國各大中學。1947年得克薩斯州舉行首屆全美蹦床表演賽,1948年起被列入國內正式比賽,此後這項運動傳入歐洲。從1958年起,英國開始舉行全英蹦床錦標賽,6年後,英國舉行首屆世界蹦床錦標賽,1969年在法國巴黎舉行首屆歐洲蹦床錦標賽。這項運動終於開始走入了競技比賽的行列。1997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將蹦床列入悉尼奧運會項目。

用於正式比賽的蹦床框架長5.050米、寬2.910米、高1.150米,網長4.028米、寬2.014米,彈簧112個。目前世界蹦床錦標賽設立了男單、男雙、男團,女單、女雙、女團6個項目。比賽時,運動員必須完成規定和自選兩套動作。

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比賽項目介紹之蹦床

蹦床,英文名Trampoline,有「空中芭蕾」之稱,屬於體操運動的一種,是一項運動員利用蹦床的反彈在空中表現雜技技巧的競技運動。

蹦床起源於中世紀的法國,1930年,蹦床由美國人喬治·尼桑傳入美國。

1947年,德克薩斯州舉行了第一屆全國蹦床表演賽。

1948年,蹦床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

1958年,英國開始舉行全英蹦床錦標賽。

1964年,國際蹦床聯合會在瑞士成立。

1964年,舉行了首屆世界蹦床錦標賽。

1969年,法國巴黎舉行了首屆歐洲蹦床錦標賽。

1998年11月,中國舉行了首屆全國蹦床冠軍賽,以後每年都舉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青少年賽。

2000年,蹦床被悉尼奧運會列為比賽項目。

2002年,中國國家蹦床隊成立。

標準的蹦床邊框由金屬製成,框架長5.05米、寬2.91米、高1.15米,網長4.26米、寬2.13米,彈簧112個。床面由尼龍或其他相近的材料製成,床面的厚度僅為6毫米。

蹦床的兩邊分別有一張大而厚的墊子,是為選手着地做準備的。網中有一個跳躍區,用紅線標出,面積為2米×1米。比賽館內的高度必須至少達到8米。蹦床縱向兩邊的地板上覆蓋有符合標準的保護墊,橫向兩端必須使用落地墊的安全台。

2000年,第27屆悉尼奧運會,蹦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比賽要求選手蹦起的高度至少為8米。在奧運會中男女參賽選手將進行個人比賽,每一組有12名選手,預選賽和決賽將在同一天進行。比賽動作必須包括規定技巧系列動作,表現技巧的動作,自選動作等。預賽的分數是規定技巧系列動作與自選動作得分的總和。前8名選手將進入決賽。選手的最後排名情況由決賽得分來定。決賽項目全部都是規定項目,選手可以選擇10種技巧。

每部分有7名評委,5名評委根據選手在完成向後翻騰轉體180接前空翻、翻騰3周、向前翻騰2周轉體半周、向前翻騰一周轉體一周半、向前翻騰一周轉體半周和其他一些動作來給分。其他2名評委根據技術難度來給分。得分最高者獲勝。

視頻

國際蹦床聯合會 相關視頻

2018年國際體聯蹦床世界盃系列賽瑞士阿羅薩站
國際體聯蹦床世界盃日本前橋站決賽,高磊男子個人網上決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