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際罕見病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際罕見病日
來自網絡的圖片
國際罕見病日

中文名稱 :國際罕見病日

國 家 :30多個

舉辦地點 :歐洲

發起時間 :2008年2月29日

國際罕見病日是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2008年2月29日,歐洲罕見病組織(EURODIS)發起並組織了第一屆國際罕見病日。首屆國際罕見病日紀念活動在歐洲各國成功舉行,通過各種活動促進了社會對罕見病的認識。2009年2月28日,歐洲、北美、拉丁美洲等30多個國家的罕見病組織參加了第二個國際罕見病日的活動,其後在各國的一致擁護下,將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定為國際罕見病日。截至2022年2月,全球已知的罕見病有7000多種。中國有2000多萬罕見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20萬。

建立時間

2008年2月29日,歐洲罕見病組織(EURODIS)發起了第一屆國際罕見病日。選擇此時間點是由於這是每四年才出現一次的日子,寓意罕見。歐洲罕見病組織成立於1997年,是在歐盟各成員國、企業基金會、健康機構等支持下,由罕見病患者組織及罕見病領域的愛心人士組成的非政府組織,其宗旨是改善歐洲罕見病患者的生命質量。其後在各國的一致擁護下,將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定為國際罕見病日。至今全球已確認的罕見病有六七千種,約占人類總疾病的10%。中國罕見病涉及千萬人,有人呼籲將罕見病列入社保。成骨不全症是罕見病中的一種。這些患者是一個極其脆弱的群體,中國約有10萬名這樣的人。

起源

國際罕見病日旨在促進社會公眾和政府對罕見病及罕見病群體面臨的問題的認知,罕見病,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見的疾病,一般為慢性、嚴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世界衛生組織將罕見病定義為患病人數占總人口的0.65‰~1‰之間的疾病或病變;國際確認的罕見病有五六千種,約占人類疾病的10%。按此比例,我國各類罕見病患者總數應有千萬人之多。但絕大部分醫務人員對罕見病缺乏治療經驗和研究,對患者束手無策;多數罕見病患者對自己的疾病了解甚少,不知如何正確治療;病患長期在家,未能接受正常的學校教育,缺乏就業技能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部分罕見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貧,生活艱難。在患者及其家屬、愛心人士、醫務人員、非政府組織、社會媒體的共同努力下,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愛活動在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開始進行,可以說,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注與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程度密切相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約有80%的罕見病由於遺傳缺陷引起,約有50%的罕見病在出生時或者兒童期即可發病。罕見病常進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僅有約1%的罕見病有有效治療藥物。各國對罕見病認定的標準存在一定差異,這與其罕見病藥物研發的激勵政策及罕見病診療費用的覆蓋範圍有關。

活動

罕見病法律研討會

2009年國際罕見病日瓷娃娃關懷協會作為國際罕見病日中國地區合作夥伴舉辦了一系列罕見病宣傳和政策倡導活動。瓷娃娃關懷協會聯合5家罕見病組織向兩會代表提交《關於儘快出台「罕見病」立法及完善相關保障政策的建議》並在19天的時間裡向社會各界徵集簽名712個,該建議連同簽名一起通過人大代表提交給兩會。同時在北京召開「罕見病法律研討會」,邀請法律專家、兩會代表、醫生、罕見病患者、罕見病組織代表共同研討建立罕見病專項法律和相關政策保障罕見病群體合法權益。

第一屆活動

在Eurodis的組織下和約20個歐洲國家的積極參與下,首屆國際罕見病日紀念活動在歐洲各國成功舉行,通過各種活動促進了社會對罕見病的認識。一些國家政府也積極參與,強烈呼籲社會認識罕見疾病,敦促製藥企業研製罕見病治療藥物。第一屆國際罕見病日得到了國際上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

第二屆

2009年2月28日,歐洲、北美、拉丁美洲等30多個國家的罕見病組織參加了第二個國際罕見病日的活動,其主題為社會各方聯合起來,提高公眾對罕見疾病的認識,了解罕見病對患者生活的影響,為患者提供醫療信息,協調各國罕見病政策制定活動,促進罕見病患者獲得關愛和治療。中國的瓷娃娃關懷協會也參加了第二屆國際罕見病日活動。

第三屆

2010年2月28日為國際罕見病日。2010年國際罕見病日的主題2010國際罕見病日——「Patients and Researchers: Partners for Life!」患者和研究者:

第四屆

2011年2月28日為國際罕見病日。 2011年國際罕見病日的主題——「Rare,but Equal」「罕見,但平等」

患者研究

科學研究是千百萬身患尚無治療方法的罕見病患者的希望。在過去的10餘年中,國際上在遺傳學及醫學技術方面取得了許多重大進展,科學研究和治療方法的進步使罕見病患者看到很大希望。然而,現有的罕見病的公共科研項目還不夠,有特效治療藥物的罕見病種類也不多,罕見病患者的人數及進行罕見病科學研究的人數均很少,使得已有科學進步的價值難以擴大。

研究患者

罕見病患者是科研人員的最佳合作夥伴——沒有他們參與臨床研究並為生物標本庫及數據庫做出貢獻,科學研究就會停滯。除了在研究中作為研究對象以外,患者們因為患病而成為「專家」——他們及他們的家人比任何人都了解所患的疾病。因此,他們可以提供發現治療方法的線索,並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疾病的流行情況及自然病史,從而進行更深入的基礎研究。

目標

每一個病患的故事都可以變成整個科學進步的里程碑2010年2月26日,由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聯合主辦的2010罕見病科普宣傳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諾富特和平賓館隆重舉行。中華慈善總會罕見病救助辦公室(RDO)執行主任張建慧表示:此次系列活動將歷時一個月,通過高校宣傳和科普講座、學術和政策研討、罕見病患者作品展示及出版、媒體系列報道等多種形式,開展對罕見病的宣傳及知識普及活動,這也是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地區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的針對罕見病的公益宣傳活動。活動主題「尋找四葉草,關注罕見病」,取四葉草罕見之意。據統計,在十萬株苜蓿草中,只會發現一株是「四葉草」,機率大約是十萬分之一。人們因此將四葉草視作是罕見、幸運的象徵。此次活動也希望通過提高社會各界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愛與支持,讓人們的愛心與奉獻使每一位罕見病患者都能成為幸運的「四葉草」,找到健康與幸福,而每一位健康人通過尋找、幫助罕見病患者,也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和幸福。活動得到了包括健康報社、中國女醫師協會、世界衛生組織遺傳病社區控制合作中心以及人民政協報等十餘家媒體單位和機構的熱烈支持和響應。許多支持單位的工作人員和媒體記者也積極報名成為活動的志願者,為改善罕見病病人的生存狀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隨着罕見疾病社會宣傳和知識的普及,罕見病救助基金的逐步募集,以及對罕見病救助政策研究的不斷推動,相信社會各方會逐漸增進對罕見病的認識,幫助中國罕見病患者得到長治久安的醫學救助。[1]

關注

  • 不同國家和同一國家內部不同地區之間罕見病患者存在的健康差距
  • 以及罕見病患者同其他社會成員之間存在的健康差距

倡導

  • 倡導罕見疾病患者平等地獲得醫療保健和社會服務
  • 平等地享有健康,教育,就業,住房等基本社會權利
  • 平等地獲得孤兒藥和治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