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2021年7月,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第四黨支部被評為自然資源部直屬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1]

相關資訊

《海洋預報》|南海東北部陸架區颱風「卡努」的近慣性振盪響應

海浪警報解除

國家海洋預報台今天下午發布海浪警報解除通報。

受冷空氣和低壓配合的影響,2月19日夜間到22日中午,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出現了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東海南部、釣魚島附近海域、台灣以東洋面、南海北部、中部出現了3.5到5.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福建近岸海域出現了2.5到3.5米的大浪,浙江南部、廣東東部近岸海域出現了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

目前受影響海域的浪高已減小到警報發布標準以下,海浪警報解除。

未來24小時內,台灣海峽、巴士海峽[2]、南海仍將維持2.5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區,請在上述作業的船隻注意安全。

摘要:基於2017年10月南海東北部陸架區的潛標觀測資料,分析了南海東北部陸架區海洋對颱風「卡努」的近慣性響應特徵,研究了近慣性內波生成、傳播和消亡等演變規律。研究結果表明:在動力學響應方面,颱風過境期間全水深流速顯著增強,表層最大流速達到145cm/s;近慣性流速在垂向上存在的兩個高值區分別位於表層和中層,中層近慣性振盪影響時間最長超過12d;近慣性振盪e折時間尺度大約為7.6d。近慣性內波的垂向群速度為0.042cm/s;近慣性內波會引起波-波相互作用、近慣性波與全日內波的耦合波;在颱風「卡努」作用期間存在顯著的頻率「藍移」現象。在熱力學響應方面,颱風會引起表層水溫下降,底層水溫上升。

參考文獻

  1. 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性 ,搜狐,2022-09-20
  2. 適合潛艇作戰的巴士海峽,搜狐,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