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團陂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團陂鎮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下轄鎮,位於浠水縣北部,大別山南脈,巴水之濱,北接羅田、團風二縣,面積203.41平方千米(2017年),武英高速穿鎮而過,與318國道上的團風縣但店鎮互通。轄72個村民委員會,1個街道居委會,678個村民小組;全鎮88654人(2017年)。[1]

中文名稱: 團陂鎮

外文名稱: Tuanpi town, Xishui county, Hubei province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

下轄地區: 團陂、小林、陳家沖、陶咀村、牌樓河等村

政府駐地: 團陂鎮街道

電話區號: 0713

郵政區碼: 438213

地理位置: 鄂東中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浠水縣北部

面 積: 203.41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88654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和 四季分明

著名景點: 華桂山峰、周螺尖、古城牆

火車站: 浠水火車站

車牌代碼: 鄂J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萬學鋒;鎮長: 陳鋒

概況

浠水縣轄鎮。位於縣境北部。面積203.41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88654人(2017年)。轄1個居委會、7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團坡,距縣城28千米。

沿革

該鎮最初有幾家小店鋪,設在一小團山丘上,因地處交通要道,逐漸形成集鎮,鎮以山得名(陂與坡同義)。

解放前為第五區,

1949年成立團坡區,

1951年改為第四區,

1956年改為團坡中心鄉。

1958年改為團坡公社。

1961年改團坡區,

1974年改團坡公社。

1984年撤社建區,

1988年撤區建鎮。

1996年,團陂鎮面積82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轄郭港、羅畈、馬廟、賀坳、帥鋪、毛畈、花園、虎形地、團溪、南窯、沈坳、民主、新民、陳祠、吳窯、李家潭、花埠、小靈山、夏家堰、黃泥咀、陶家咀、徐坳、雞嗚山、滿堂咀、高家坳、萬福廟、螺螄地、楊寨、大屋、星月庵30個行政村和團陂居委會;

松山鄉面積68.9平方千米,人3.7萬人,轄下河灣、高家河、野鶴山、萬家店、金雞嶺、蔡井、馱娘岩、涼亭崗、爛泥沖、留琴山、郭子墩、粟寺坳、石龍廟、潭廟沖、桂家坳、脫甲嶺、倒旗河、松山寺、姜堰、五豐坳、碎石山、何大樹、何寨、王家廟、楓樹灣、李家崗、窯上鋪27個行政村; 華桂鄉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十三廟、大塘角、方柏祠、鳳形地、樟樹灣、曹家畈、童家沖、桃樹坳、大元沖、華桂山、土橋畈、黃泥畈、鳥鶴林、胡家畈、路口、袁家沖、響水河、媽媽橋、牌樓灣、陳家沖、土門坳、金竹園、大屋基、卓沖、孫家灣25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松山鄉、華桂鄉,併入團陂鎮(將原松山鄉的萬家店等9個村劃歸汪崗鎮管轄)。

2004年,鎮政府駐團陂,人口105549人,面積205.8平方千米,轄74個行政村。

地理

團陂鎮位於浠水縣北部,是浠水縣北部山區邊際商貿重鎮,鎮區距縣城33公里,距羅田縣城10公里,與團風縣隔河相望。

地形

團陂鎮位於浠水北部低山丘陵區,"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基本鎮情,地形為北高南低的低山丘陵地形。

氣候

團陂鎮地處中緯度地區,太陽輻射的季節差別大,氣候的顯著特點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時數為1924小時,無霜期250天左右,日照積溫達3660攝氏度,年均降水量1318.1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是夏季,其次是春季,春夏集中了全年的70%以上,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的10%左右。累年平均地溫比氣溫高,均在20度,地中溫度為18.9度。整個氣候變化情況可分為:春季氣溫回升,冷暖多變,雨水增多,日照稀少,冷空氣活動頻繁,常有低溫陰雨,帶有伏旱發生;秋季秋高氣爽,降溫迅速,雨量驟減,常有秋旱,九月中下旬出現秋寒;冬季寒冷乾燥,降水量少,有寒潮,冰凍、降雪天氣。

水域

發源於大別山南麓的巴水,經三里畈流入本鎮後,於下巴河注入長江。鎮內倒旗河及漳水河水系也相繼匯入巴水。除中型水庫-白洋河水庫外,11座小Ⅰ型、小Ⅱ型水庫及乾渠分布全鎮,水資源較豐富。

土壤

土壤的成土母質以片麻岩風化物為主,形成沙泥土。土壤含鉀量較高,呈酸性反應,適宜種植塊根、塊莖作物,也可開成水田種植水稻、小麥、雜糧等;經濟作物主要可種植棉花、蔬菜、藥材、煙葉、麻類等;油料作物主要可種植油菜、花生、芝麻等。

區劃

該鎮為丘陵地貌,山環河流相間,氣候四季分明,鎮政府駐團陂。轄73個村委會:團陂村、小林村、陳沖村、樟樹塆村、何寨村、花埠山村、鳳形地村、王家廟村、媽媽橋村、馬廟村、夏家堰村、牌樓河村、卓家沖村、楓樹灣村、袁沖村、賀家坳村、黃泥咀村、大塘角村、李家崗村、花園村、陶家咀村、野鶴山、觀音寺村、帥家鋪村、蔡井村、徐家坳村、下河灣村、窯上鋪村、雞鳴尖村、虎形村、華桂山、高家河村、滿塘咀村、土橋畈村、團溪村、駝娘岩村、萬福廟村、桃樹坳村、高家坳村、羅地村、大元沖村、涼亭崗村、南家窯村、鳥雀林村、路口村、脫甲嶺村、楊家寨村、童家沖村、倒旗河村、毛畈村、黃泥畈村、松山寺村、星月庵村、五峰坳村、沈坳村、曹家畈村、土門坳村、十三廟村、吳家窯村、羅畈村、大屋基村、金竹園村、翠石山村、李家潭村、胡畈村、大屋村、姜堰村、響水河村、方伯祠村、紅衛場村、郭港村、陳祠村、何大樹村、朱坳灣村。

歷史名人

鎮內群山起伏,綿延數十公里,山峰多風景秀麗。華桂山峰、周老尖、古城牆等一批重要的文化古蹟尚存,它們是三國時期一代名醫華佗採藥的棲息地之一,也是唐玄宗及楊貴妃曾遊覽過的風景聖地之一。省級領導王利濱誕生於此。

「山水秀髮,代鍾文人」。鎮裡百年之內,檀樾之間,文章華國,德業流芳者,多達十數家。

何夢龍

何夢龍,子舜臣,何寨人。從小好習武藝,及壯,膂力過人,能舉石磙過頂。清光緒三年武進士,為光緒帝藍翎侍衛十餘年。

光緒十年為宣化守備。不久,被派為右營都閫。他一到任,就核檢軍實,加強訓練。直隸總督來此檢閱,見其部下步伐整齊,號令嚴肅,特加獎勵。 光緒十年調中營游擊,十九年調署蔚州,二十二年任職新保安,二十五年補授宣化游擊。

後來奉李鴻章命送俄清王歸國,甚受俄清王稱許,臨別,收以重賞。歸後,提升參軍。

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城內外惶恐不安。何在宣化與太守李肇南協力抵禦,清兩宮西狩經其地,謂能復睹太平景象何之力也,重獎何。

當時鎮戎妒其才,令所部穿何部軍服出掠,並以此誣奏。何遂被發配到新疆伊犁,伊犁將軍長庚入京,經過宣化,父老為何鳴怨,長庚據實上奏,朝廷詔復原職詔至後三日。何猝然病死。

王漢

王漢(1884-1905) 近代民主革命者。字竹庵,後名潮,號怒濤。團陂鎮人。早年受傳統封建教育,在民族危機的刺激下,傾向革命,研究軍事,尤好劍術。1904年7月,與呂大森、劉靜庵等創建湖北科學補習所,以「革命排滿」為宗旨,借研究科學為名,在學校和新軍中進行革命活動。後謀響應黃興等將在湖南發動的起義。因長沙起義事發,清政府下令對科學補習所進行搜查。他與胡瑛藏槍械於鸚鵡洲,以備再起。1905年,清戶部侍郎鐵良南下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等省搜括錢財。他切齒痛恨,決意暗殺之。於是自武昌尾隨鐵良至河南彰德,尋機槍擊鐵良,未擊中。他混入人叢中逃回旅館,在清軍大搜捕中,投井自盡。

徐復觀

徐復觀(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觀,後由熊十力更名為復觀。湖北省浠水縣團陂人。早年留學日本,後從軍授少將軍銜。徐復觀在抗戰時期曾師事熊十力,接受熊十力「欲救中國,必須先救學術」的思想,從此下決心去政從學。其為學不喜形而上學的哲學,以為探討中國文化不能離開具體平實的現實世界,着重於歷史時空中展現的具體世界。徐復觀在先秦兩漢思想史研究方面頗有建樹。主張要在中國文化中找出可以和民主銜接的內容,力圖揭示歷史上個人主義與專制政體、道德與政治的對立和衝突。強調對中國封建專制主義與傳統思想文化應加以區分,認為儒家思想在長期專制壓迫下必然會歪曲和變形,說明專制政體壓歪和阻隔了儒家思想的正常發展,卻不能說儒學就是專制的「護符」。認為中國傳統思想始於殷周之際,以人性論為其主幹,而孔、孟、老、莊及宋明理學家的人性論就是中國人性思想的主流。提出一種不同於宗教恐怖絕望意識的「憂患意識」概念,認為正是在這種憂患意識的激發下產生了中國的道德使命感和文化精神,它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徐復觀對中國傳統作了深入分析,他有一個基本認識,即中國曆朝歷代一直貫穿着體現人文精神的聖人之道,或曰理,與表現為無限制的君主專制的勢的矛盾和衝突,這是「中國歷史的死結」。雖然士大夫始終堅持道尊於勢,但是中國數千年政治社會的嚴酷事實卻是勢遠遠強於道,知識分子在這種道與勢的緊張衝突中,形成了精神上的重負和奴才性格,變成君主專制的工具。他的剖析的最終目的是要論證只有引進民主與科學,才能解開中國歷史的死結。此外,他還特別重視從傳統深處發掘其內在的精神生命力,把中國固有的人文精神轉化為民主和科學。

主要著作有:《中國人性論史》、《兩漢思想史》、《中國思想史論集》、《公孫龍子講疏》、《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中國經學史基礎》、《中國藝術精神》、《石濤研究》、《中國文學論集》等。

徐楚光

徐楚光(1909-1948),又名建豫、祖芳、楚狂、席正,浠水縣團陂鎮華桂人。1926年入黃埔軍校第五期步科班,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任鄂豫皖邊區直屬團連長;秋,受邊區黨組織派遣潛入國民黨軍內部,任蘄水縣自衛隊中隊長。1930年,任羅田縣自衛隊大隊副。1932年打入武漢第四集團軍十八軍和江漢師管區任連長、營長等職。1934年隨李濟深、宣俠父赴廣西南寧爭取桂系反蔣,後任豫西師管區兵役局局長。1937年兼任河南伊川縣第三科科長。1938年春,打入冀察游擊司令孫殿英部任教育大隊中校教育主任。秋,冀察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黨第五軍,孫殿英軍長委其為該軍後方司令部作戰參謀兼官佐子弟學校校長。1940年初,調至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不久,通過同鄉九十七軍參謀主任楊自繩的關係潛入該軍,順利完成對朱懷冰部的偵察和反正任務。後調任抗大總校任教官。1942年受八路軍總部秘書處(情報處)派遣,入汪偽首都南京。他通過舊時的朋友、汪偽自衛軍總司令金龍章介紹,拜南京"洪門大亞山"首領朱亞雄為大哥。復以黃埔軍校學生身份廣交軍政朋友,在汪偽中央軍官學校任上校戰術教官。1943年,任偽陸軍部第六科上校科長,掛名為偽軍參贊,兼偽中央政治感化院上校教官。秘密發展偽中將參贊武官洪俠和朱亞雄參加地下情報工作。得以會見軍統南京站少將站長、偽軍委會少將科長周鎬。遂秘密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地下交通運輸線。12月潛入汪偽軍委會政治部情報局,任上校秘書。為取得京滬(今寧滬)鐵路線的行動方便,徐任秘書主任兼督察長,不斷獲得蔣汪內情,並截取蔣汪聯合"剿匪"軍事計劃及江浙日偽聯合"清剿"行動計劃等重要情報。

1944年1月,汪偽創建警衛第三師,他利用偽中央政治訓練班總隊副趙鴻學潛入該師任政訓主任,爭取師長鍾健魂起義。旋在人民地方武裝六合支隊政委魏然策應下,鍾、徐、趙親率三師官兵3000餘人至淮南解放區鍾家集宣布起義,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一軍。鍾任軍長,徐任副政委兼參謀長和第二師政委。

1946年,徐楚光調華中局聯絡部籌組第三工作委員會任主任。後由於三工委遭保密局偵破,徐於1947年4月在長沙組建湘鄂民主聯軍,任政委。9月,他從長沙抵武漢,不久即被捕,交保密局審訊。1948年3月,敵人以"保密局特種政治問題研究組"第二組少將副組長的頭銜,誘他投降,遭拒絕。1948年10月9日,被保密局秘密殺害於南京,時年39歲。

領導

萬學鋒:黨委書記、人大主席;主持黨委、人大全面工作。負責李潭村精準扶貧脫貧工作。

陳 鋒: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負責方伯祠村精準扶貧脫貧工作。

付坤蘭:黨委副書記;分管綜治、政法、信訪維穩、安全生產、農業農村、精準扶貧脫貧、環保等工作。負責倒旗河村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兼任松鶴黨總支工作組長。

鄭英:黨委副書記;分管組織、宣傳、群團、老齡、計劃生育、民政等工作,兼任鎮主責辦主任、考核辦主任。負責曹畈溫泉項目建設,負責鳥雀林村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兼任桃樹黨總支工作組長。

周 瑩: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負責紀檢監察工作。

陳新利:黨委委員、副鎮長;主管國土、交通、村鎮建設,負責集鎮建設與管理、園區建設、海西商貿城建設、招商引資、社區等工作,兼任團陂黨總支工作組長。

陳爍:黨委委員、人武部長;主管人武、統戰、政法、綜治、信訪維穩、安全生產、工業經濟、企業、統計、項目建設等工作,負責農業綜合開發、安全飲水項目建設。負責李潭村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兼任沈坳黨總支工作組長。

馮小軍:黨委委員、副鎮長;主管農業農村、精準扶貧脫貧、環保等工作,負責宜居新村項目建設,負責窯上鋪村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兼任黃泥黨總支工作組長。

徐鵬:黨委委員、組宣委員;主管組織、宣傳、政協、群團、老齡、文教衛等工作,兼任鎮團委書記、政府機關總支書記,兼任大屋黨總支工作組長。

徐幼云:人大專職副主席;負責人大日常工作,分管財貿、機關辦公室、後勤等工作;主管老齡協會和老齡工作,負責鎮政府公租房建設工作,兼任十三黨總支工作組長。

經濟

經濟狀況

全鎮2009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長7%,第二產業增長21%,第三產業增長2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00元,同比增長2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4700元,同比增長17.5%。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3511畝,總產38175噸;油料43230畝,總產4376噸;種植業產值11058.6萬元。淡水養殖面積4882畝,水產品產量556.3噸,漁業總產值376.3萬元;全年造林4326畝,年末擁有林地面積47852畝,森林覆蓋率達35.55%;水果總產102.7噸,林業產值1599.5萬元。年出欄豬21485頭,家禽265430隻,年末大牲畜存欄6912頭,豬存欄2.16萬隻,畜牧業總產值4951萬元。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3192.5千瓦,農村用電量1184萬千瓦時。全鎮有鄉鎮企業2195個,從業人員5600人,鄉鎮企業總產值16.45億元,利潤9867萬元,分別增長18%和20%,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42萬元,增長38%。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比上年增長500元。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61部。

主導產業

團陂鎮主要產業是商貿物流業、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2009年鎮黨委鎮政府確立了「背靠大別山、面向浠水城、依託武英路、立足山區鎮、建設新團陂」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邊際商貿(物流)重鎮,優質苗木基地,優質糧油基地和優質板栗基地」主導產業,努力把團陂早日建成「物流商貿重鎮、山區經濟強鎮」。

發展理念

按照"背靠大別山,面向浠水城,依託武英路,立足山區鎮,建設新團陂"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一鎮三基地"建設,即是要建設功能完善、市場繁榮、物流活躍的邊際商貿重鎮;對接大中城市,根據城市需要,建設好優質苗木基地;依託羅田板栗大市場,建設集種植、加工於一體的板栗生產基地;結合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爭取扶助建設國家Ⅱ級優質糧油生產基地。

經濟發展

農業產業化發展狀況

依託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利源米業有限公司,全鎮已發展優質稻訂單生產20000畝。憑藉鎮內資源,發展甜玉米和貢菊種植1000畝;建成了以華桂山為中心的2萬畝優質板栗生產基地;通過與大企業、科研單位對接,壯大了獨具團陂特色的山地雞、黃荊蜜、桂山牌優質大米、優質板栗等特色農產品種植。2009年成功引進天津老闆投資500萬元,新建了一個年出欄1000頭的菜牛養殖場(現在已存欄近300頭);引進深圳慶豐工貿公司投資4000萬元,利用溫泉資源大力發展黑尾白等特種水產品養殖,建成了熱帶魚越冬繁殖基地;全鎮小龍蝦養殖已發展到3000畝,提高了小龍蝦市場的競爭力。全鎮成立了養雞合作社、貢菊合作社、農機服務合作社、養豬合作社、甜玉米合作社和棉花合作社等多個農業合作社,這些合作社不僅為各自的農戶提供優質的種子種苗服務,而且還為他們提供最好的銷售信息,既方便了群眾,抵禦了市場風險,又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增加了農民收入。

團陂物流工業集中區

園區總體規劃:團陂物流工業集中區區位於武英高速團陂連接線,毗鄰鎮區,背靠羅田,西接團風。整個集中區以武英高速連接線為界,分為東、西兩區,規劃總面積為3.69平方公里,主要由工業用地、商貿用地、倉儲用地、居民用地、市政設施用地、公共設施用地、道路用地、綠化用地和其它用地等9項組成。整個規劃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我鎮發展實際,按照「科學規劃、有序開發、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原則,採用「統一規劃、分期開發、滾動發展」的模式進行開發建設。

項目總體規劃:園區為投資者提供最優惠的政策和最優質的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者准入門檻和投資成本。園區大力引進能提供較多就業崗位、能夠較多增加財政收入、科技含量較高、不污染環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工業項目。計劃在園區內建成物流商貿、優質苗木、衛生材料、農產品深加工等四大產業。使園區真正成為工業項目的聚集區、強工富鎮的帶動區和創業的崛起區。

總體發展思路:團陂物流工業集中區按照「背靠大別山、面向浠水城、依託武英路、立足山區鎮、建設新團陂」的發展理念,以加快「三化」建設為總抓手,大力推進「一鎮三基地」建設,即建設功能完善、市場繁榮、物流活躍的邊際物流商貿重鎮;根據城市建設需要,建設優質苗木基地;依託羅田板栗大市場,建設集種植加工於一體的板栗基地;結合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機遇,爭取建成國家Ⅱ級優質糧油生產基地。

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狀況:在鎮域資金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採取「鎮裡擠一點、開發商墊一點、項目落戶收一點」的資金籌措辦法,投入資金260萬元,初步拉開了園區框架。在園區道路建設上,投入260萬元,拉開了三條園區框架道路,其中沿港路道路全長538米,寬12米,計劃投資145萬元,此項工程土建部分已完工;丁字路道路總長800米,寬18米,計劃投資196萬元,此項工程土建部分已基本完工;沿連接線路道路總長1000米,寬14米,計劃投資80萬元,此項工作正在加緊建設之中。在園區涵管建設上,計劃投資100多萬元,沿三條框架路鋪設寬2米、高1.8米的涵管300米、架設長20米,寬4米,高2米的涵橋一座,道路和涵管全部完工後,園區內一期工程將形成以沿港路、連接線路和丁字路為架構的兩縱一橫「工」字形的路網交通格局,初步完成起步區的「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在土地平整方面,目前已投資100萬元,拉開了100畝的園區土地平整,預計近日就可完工。同時,我們還聘請縣規劃局專家在園區內做好居住小區規劃,主要解決園區徵用土地涉及的居民拆遷建房,此項工作已經落實,規劃正在制訂中。

已入園項目:目前,已落戶園區的項目5個,分別是:

1、團陂鎮第一自來水廠。該企業由安徽籍老闆方正華投資興建,計劃總投資2200萬元,占地10畝,第一期工程日供水能力達5000-8000噸的供水系統。鎮黨委、政府集體討論商定,以經營權換使用權的模式進行運作,這種運作模式既有效規避了鎮內資金短缺的瓶頸又緩解了園區及至全鎮的供水需求。項目建成後,為園區的企業提供充足的水源,並且隨之發展,管網將覆蓋全鎮,解決團陂鎮老百姓生活用水問題。目前,該項目第一期已投資280萬元,徵用土地10畝,2012年10月份已正式試通水,現在正在加緊輸水管道安裝。

2、利源米業有限公司。利源米業是省級企業,以優質稻深加工、銷售於一體的企業。該項目在武英連接線徵用土地38畝,投資3000萬元,興建標準生產廠房3000平方米。該項目建成後,日生產稻穀達200噸,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280多個。目前,該項目已投資1600萬元,廠房等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

3、武英連接線服務區。該項目位於武英高速連接線和浠團路交匯處,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以武英高速為依託,新建集加油、餐飲、娛樂、住宿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區。第一期工程已征地4畝,投資額達300萬元,主體工程已完工。

4、榮成物流有限公司。該項目位於武英高速連接線,該企業從事物流配送、貨物運輸於一體,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目前已投資2000多萬元,客運公司已建成,隨着武英高速的建成通車,園區建設投產,該項目將繼續增加投資額,擴大經營項目。

5、物流商貿街。該項目位武英高速連接線以西,計劃投資2000萬元,占地35.6畝,新建一條集物流商貿、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商貿街。該項目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招商。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和樁基工程,主體工程即將建成完工。

6、海西物流商貿中心。該項目位於武英連接線以南,計劃投資1億元,占地60畝,建設以機電建材、服裝,小商品批發為主,集物流配送、倉儲、展銷和商務服務於一體、對接「海西」、輻射中西部的團陂鎮「海西物流商貿中心」。該項目的建成將通過配套齊全的倉儲物流配送提高便利性;吸引行業領頭人入駐,提升市場外向度;塑造市場的品牌,增強後發潛力,同時該項目具有以下功能:

(1)批發功能。整個「海西物流商貿中心」以物流、農貿副食、服裝小商品批發業為主,並力求以生產廠家在該「海西物流商貿中心」設點,發展一級批發,使該「海西物流商貿中心」成為大規模、集約化的一、二級批發市場,大大超出周邊地區批發的水平,避免較低水平的同質化競爭。同時,以經營福建僑鄉和台灣小商品為特色,打造台灣及福建僑鄉小商品中部樞紐。

(2)輻射功能。該「海西物流商貿中心」當前的市場目標是「省邊界」地區的客戶,成為該區域物流貿易的集散地,然後逐步向其他地區輻射、擴展。

(3)帶動功能。以發展物流市場為龍頭,促進倉儲、餐館服務和加工業的配套協調發展,帶動就業和增加稅收。

視頻

北江美——湖北省、浠水縣、團陂鎮、楊楊婚慶公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