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溝酸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四川溝酸漿頂端尖,莖部寬楔形,漸狹成1.5厘米的短柄,緣有疏齒,羽狀脈,主要功效能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止血。
- 中文名: 四川溝酸漿
- 拉丁學名: Mimulus szechuanensis Pai
- 界: 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 目: 玄參目
- 科 :玄參科
- 屬: 溝酸漿屬
- 種: 四川溝酸漿
- 分布區域: 西南及甘肅、陝西、湖北、湖南
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達60厘米.根狀莖長,節上有纖維狀鬚根,莖4棱.葉卵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對生,頂端尖,莖部寬楔形,漸狹成1.5厘米的短柄,緣有疏齒,羽狀脈。
花單生於莖上部葉腋.花梗長1~5厘米;萼圓筒形,長約1~1.5厘米,果期膨大成囊苞狀,長2厘米,萼口斜形,萼齒5,刺狀,後方一枚較大;花冠長約2厘米,黃色,喉部有紫斑,花冠筒稍長於萼,上下唇近相等.蒴果長橢圓形,長1~1.5厘米,包於宿存萼內,種子棕色,卵圓形,有明顯網紋。
主要價值
能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止血。[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陰處,水溝旁,溪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小隴山林區的麥積、黨川、東岔等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