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嘴裡的芹菜香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嘴裡的芹菜香味
圖片來自搜狐網

嘴裡的芹菜香味,老太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址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對我說她還要回來看我。」  「她的閨房在哪裡,我可以看看嗎?」黃山谷問道

原文

談過輪迴,這是和蘇東坡齊名的大詩人黃山谷的親身經歷。黃山谷是江西省修水縣人,這故事就出自修水[[縣誌\\。

黃山谷中了進士以後,被朝遷任命為黃州的知府,就任時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他午睡的時候做夢,夢歲自己走出府衙到一個鄉村里去,他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太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一碗芹菜面,口中還叫着一個人的名字。黃山谷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面熱所騰騰好像很好吃,不自覺端起來吃,吃完了回到衙門,一覺睡醒,嘴裡還留着芹菜的香味,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山谷認為是做夢,並不以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夢到一樣的情景醒來嘴裡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起身走出衙門,循着夢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門外,敲門進去,正是夢裡歲到的老婦,就問她有沒有擺面在門外喊人吃麵的事。  

老太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  

「您女兒死去多久了?」  

「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山保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於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形,家裡還有會麽人。  

老太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址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對我說她還要回來看我。」  「她的閨房在哪裡,我可以看看嗎?」黃山谷問道。  

老太婆指着一間房間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我給你倒茶去」。  

山谷走進房中,只見房裡除了桌椅,靠牆有一個鎖着的大櫃。  

山谷問:「裡面是些什麽?」  「全是我女兒的書」。  

「可以開嗎?」  

「鑰匙不知道她放在哪裡,所以一直打不開。」  

山谷想了一下,記起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太婆找出來,打開書櫃,發現許多文稿。他細看之下,發現他每次試卷寫的文章竟然全在裡面,面且一字不差。  

黃山谷這時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親,老家只剩下她孤獨一人。於是黃山谷跪拜在地上,說明自己是她女兒轉世,認她為母,然後回到府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奉養終身。  

後來,黃山谷在府衙後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命名為「滴翠軒」亭中有黃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題像贊曰:  似僧有發,似俗脫塵;  作夢中夢,悟身外身。  

為他自己的轉世寫下了感想,後來明朝的詩人袁枚讀到這個故事曾寫下「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句,意思是說像黃山谷這樣的大文學空,詩書畫叄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以讀了很多書了。  

黃山谷體會了轉世的道理,晚年參禪吃素,曾寫過一首戒殺詩: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  元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  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  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蘇軾和黃山谷的故事說完了,很玄是嗎?也不是那麼玄的,有時候我們走在一條巷子裡,突然看見有一家特別的熟悉;有時候我們遇見一個陌生人,卻有說不出的親切;有時候做了一個遙遠的夢,夢景清晰如見胃時候一首詩、一個古人,感覺上竟像相識很久的知己;甚至有時候偏愛一種顏色、一種花香、一種聲音、卻完全說不出理由……  

人生,不就是這樣偶然的嗎?[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