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嘎仙洞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嘎仙洞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千米山谷之中,地處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是建立北魏王朝鮮卑族的祖先石室舊墟 ,是拓跋氏的發祥地之一 。[1]

嘎仙洞遺址在一道高達百餘米的花崗岩峭壁上,離平地25米,地表海拔高度為495米,所在山峰的相對高度為120米,洞口略呈三角形。嘎仙洞遺址發現了石刻祝文,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木器、銅器、鐵器、玉器等。嘎仙洞遺址摩崖祝文銘刻的發現,對鮮卑民族起源、中國疆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1988年1月13日,嘎仙洞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太武帝拓跋燾到嘎仙洞祭祖時,派遣中書侍郎李敞在嘎仙洞內開鑿而成石窟寺,並在嘎仙洞西側石壁上刻下祝文。

1980年7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及呼倫貝爾盟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遺址進行第四次考古調查時,在遺址內發現石刻祝文。

2006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遺址發現了石窟寺遺址、岩畫長廊。

2015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遺址洞口東側背北處,一塊經人工打鑿的扇面平面石壁上,發現魏書體鐫刻的「故、多、開疆、燾、謁、官、皇天、貌、增、四、汗曰」14個字。

研究價值

嘎仙洞遺址摩崖祝文銘刻的發現,為嘎仙洞是《魏書》中提到的拓跋鮮卑的祖廟石室提供了原始檔案 ,佐證了嘎仙洞是鮮卑人舊墟石室、祖庭,對鮮卑民族起源、東北亞人類學、中國疆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嘎仙洞遺址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出土遺物代表了拓跋鮮卑先民畜牧遷徙、射獵為業的事實,對於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遺址特點

嘎仙洞遺址為天然大型山洞,洞口在半山腰峭壁之上,距地表25米,背山面水朝洞口向西南,洞內南北長120米,東西寬約28米,穹頂高20餘米 ,呈三角形,洞口寬20米,高12米,依次可分為前廳、大廳、高廳、後廳四部分,面積約2000平方米,洞中部放置一塊約3米見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塊支撐。洞內主洞側壁光滑,自然形成,後三分之一是人工開鑿的,人工開鑿的空間長40米、寬8至13米、高約8至12米是鮮卑人計劃建一座石窟寺,工程沒有全部完成。

洞內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燾派遣中書侍郎李敞來祭祖時刻的銘文,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黃色粘沙土層中,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這裡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遺存。

文物遺存

綜述

嘎仙洞遺址發現了石刻祝文,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木器、銅器、鐵器、玉器,以及發現了三鹿紋金帶飾、金耳環等。嘎仙洞遺址出土的陶器以陶罐為主,屬於戰國時期,大多為手工製造的黑褐色夾砂粗陶,少數為輪制細泥灰陶,陶片上多帶有印紋,還發現了一個盛滿穀物的陶罐;嘎仙洞遺址出土的石器,可上溯至中石器時代的細石器,有石鏃、石矛、刮削器;嘎仙洞遺址出土的骨器有骨鏃、骨刀、骨魚鰾、鑽孔骨板、狩獵圖相骨紋板、弓弭、箭頭;嘎仙洞遺址出土的木器有木勺、樺樹皮筒、樺皮弓袋、箭囊;嘎仙洞遺址出土的銅器有銅釜、鹿紋銅帶飾、四乳四神規矩鏡殘片;嘎仙洞遺址出土的鐵器有一把鐵刀,被認為是李敞刻祝文之工具;嘎仙洞遺址出土的玉器裝飾品有用琥珀、瑪瑙、綠松石及水晶製成的珠飾、玉環 。

石刻祝文

嘎仙洞遺址摩崖石刻祝文,位於嘎仙洞入洞前廳西側15米的石壁上,通高90厘米,寬120厘米,共19行,豎行,每行12字至16字不等,全文201個字,屬漢字魏書體,字體古拙,介於隸楷之間。

石刻祝文全文:「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六官中書侍郎李敞、傅㝹用駿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於皇天之神:啟辟之初,佑我皇祖,於彼土田,歷載億年。聿來南遷,應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邊、慶流後胤。延及沖人,闡揚玄風。增構崇堂、克揃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來王,始聞舊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懷,希仰餘光。王業之興,起自皇祖。綿綿瓜瓞,時惟多祜。歸以謝施,推以配天,子子孫孫,福祿永延。薦於: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饗!東作帥使念鑿。」

原文翻譯如下

這篇祝文是以北魏皇帝的口吻來對他的祖先歌功頌德的,並祈求祖先保佑。石刻祝文大意如下:

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七月二十五日皇帝拓跋燾派大臣李敞、傅雀帶來馬、牛、羊祭。

自最初始以來,皇天之神保佑我拓跋皇帝祖先居住在嘎仙洞這一帶,經歷了悠久歲月,又走出大興安嶺森林,南遷到呼倫貝爾草原,繼而到漠南、黃河流域,掃平群雄,定鼎中原,祖先創造的福分流傳給後代,延續到我拓跋燾本人。

本朝提倡道教,崇尚玄學,增建廟堂,打到凶丑的敵人,威力達到四面八方,聽到烏洛侯國來朝貢的使者說,祖先居住過的地方就在這裡,引起我對先祖的懷念和敬仰之情,因為我們今天的興旺發達,正是起自先祖的恩德,一年一年的傳下來,所以回來感謝先祖給我們的福祿,並且保佑子子孫孫永遠享受,獻上祭品。請天神、地神、先皇先後享用吧!

保護措施

1986年,嘎仙洞遺址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1月13日,嘎仙洞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關於呈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嘎仙洞遺址危岩體加固設計方案〉並請批覆的請示》(內文物發〔2011〕227號)得到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要求在確保遺址周邊岩體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干預,合理布置工作量,儘量減少錨固範圍。

歷史文化

鮮卑由來

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最初活動在以嘎仙洞(嘎仙洞遺址)為中心的大興安嶺山地之中。鮮卑為古蒙古語,本義森林之意。大鮮卑山就是有森林的大山,即呼倫貝爾境內的大興安嶺。《魏書·序紀》載:「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淳璞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術紀契而已,世世遠近,人相傳授,如史官之紀錄焉 。

南遷大澤

東漢時期(1世紀),拓跋鮮卑發源於大鮮卑山(大興安嶺北段)原始森林地帶,為鮮卑南遷大澤(呼倫湖)地區後,與匈奴餘眾在草原各地錯居雜處和相互婚媾所生的新生代。《魏書·序紀》載:鮮卑「宣皇帝諱推寅立。南遷大澤,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謀更南徙,未行而崩。」

二次南遷

在拓跋鮮卑遷至呼倫湖畔的第八位皇帝(160—170年)獻帝鄰,重組了原來7個異性酋長所統領的部落,自己親統一部。7個兄弟各統一部,實現了「七分國人」的「鮮卑八部」的政治組織。拓跋氏由拓跋鄰攝領,至太和十八年(494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為元氏。

祖廟石室

北魏登國元年(386年),鮮卑人統一中國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權。有個居住在大興安嶺深山中的小國烏洛侯,派使者千里迢迢來到北魏都城,進獻赤貂皮等地方特產,同時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說,大興安嶺深山中有一座大石廟(嘎仙洞遺址),就是大魏祖先們開鑿的祖堂,保存完好,百姓常去祭祀祈禱,有求必應,十分神奇。聽了這個消息後,勾起了太武帝拓跋燾對祖先的追思,立刻派人前往祭祀,還把祝文刻在祖廟中。據《魏書·禮志》記載:「魏先之居幽都也,鑿石為祖宗之廟於烏洛侯國西北。

自後南遷,其地隔遠。真君中,烏洛侯國遣使朝獻,雲石廟如故,民常祈請,有神驗焉。其歲,遣中書侍郎李敞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魏書》記載烏洛侯國時也提到這件事:「世祖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靈,民多祈請。世祖遣中書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嘎仙洞遺址摩崖祝文銘刻的文字共201字,與史籍記載的祝文基本相符。

地理位置

嘎仙洞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千米、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崗岩峭壁上 [5] ,海拔495米。[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