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嘉靖帝與何首烏

中草藥中醫預防治療疾病所使用的獨特藥物。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草藥,因此被稱為「藥皇」。很多中草藥都是先祖們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其療效並經過無數次反覆實踐,逐漸確立其藥效的。可以說是來源於生活,發展於臨床。同時中草藥中有很多都是藥食同源的,所以民間也有「食補」、「食療」的說法。

下面收集了幾例古代皇帝於中草藥之間的有趣傳聞,以此也佐證了中草藥來源於生活的說法。

目錄

嘉靖帝與何首烏

何首烏雖然在唐朝末年被記錄到了中醫本草中,但一直沒有得到重視。直到明朝嘉靖年間。嘉靖皇帝朱厚熜(生卒1507~1566年)14歲登基,60去世,在位45年,死後葬於十三陵永陵。嘉靖14歲登基後,1533年26歲時才得長子,兩月夭折,1536年29歲時才得二子。這在當時已經算是很晚的了。

即位不久,嘉靖苦於無有子嗣,曾令太醫院百般醫治。有個叫做邵應節的道士,估計是看過《李文公集》,知曉何首烏久服得子的功效。於是向嘉靖皇帝進獻了秘方,方名「七寶美髯丹」,由七味藥組成,其中君藥為何首烏。髯(ran)鬍鬚的意思,美髯代指強健的男子,七寶美髯丹頗有諂媚之意。

不過嘉靖吃後,於1537年30歲時連得三子,一生共得8子5女。嘉靖皇帝自然龍心大悅,重賞邵應節,而且向天下公布了七寶美髯丹,這樣,何首烏在嘉靖皇帝的點讚下名聲大噪。

查看嘉靖皇帝個人簡歷可知,他崇尚道教,重用道士,沉迷丹藥,這也就是為什麼七寶美髯丹本為藥丸,卻被名之為丹的原因了。但是嘉靖皇帝,不知節制,因此還差點被宮女活活勒死,造成歷史上罕見的宮女弒君「壬寅宮變」。

嘉靖皇帝在位時,中醫藥界一個偉大人物正在默默無聞的著書立說,他就是李時珍(1518~1593),關於七寶美髭丹之事,自然親身經歷。於是李時珍把這段故事完完整整的記錄在了《本草綱目》中:「此藥流傳雖久,服者尚寡。嘉靖初,邵應節真人,以七寶美髭丹方上進。世宗肅皇帝服餌有效,連生皇嗣。於是何首烏之方,天下大行矣。」

何首烏自然也給李時珍留下了好的印象,他稱讚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冬諸藥以上。」自《本草綱 目》之後,何首烏真正進入了名流社會。到了現代,更是推到了養生保健前線,譽為仙草。而且因為它名為首烏,和頭髮還產生了不解之緣。[1]


中醫觀點

何首烏,蓼科多年生藤本植物,本名交藤,塊根入藥,多黑豆炮製,名制首烏。何首烏原為人名,祖父何能嗣,祖孫三代皆因久服交藤而多子,此藥功效自何首烏才被 人知,因此直稱交藤為何首烏。因首烏有補腎之功,後世望文生義治療白髮,而輕其解毒、截瘧之功。首烏過量有損肝臟,請慎用。[2]

何首烏是歸肝腎經,它的功效主要是根據它的不同的這個炮製的方法,如果生用何首烏,它具有解毒、抗瘧疾、潤腸通便的作用,如果我們通過炮製了,它就有補腎、補益精血的作用,所以臨床當中,我們就要根據它的這個不同的製法我們來選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用制何首烏比較多,生何首烏由於它對肝腎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應用起來受到一定的限制,應該慎用制何首烏,它作用最主要。

第一是對於精血虧虛、頭暈眼花、頭髮早白或者腰膝酸軟,就是由於這種腎精血虧虛導致的一系列的症狀,這個制首烏,它有一定的補益作用,大家都知道,治療脫髮、治療白頭髮,何首烏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個它具有抗瘧疾,治療瘰癧、腸道便秘,這是生何首烏的一個作用,咱們臨床當中最常用的,是它的第一個作用,就是補肝腎、益精血這個作用。[3]


通過故事了解中草藥,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途徑。但是在具體使用這些草藥時,還應該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擇藥配方。

參考文獻

  1. [1]新浪博客:遼寧中醫張會永的博客
  2. [2]新浪博客:遼寧中醫張會永的博客
  3. [3],妙手醫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