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嘉峪關上(關騰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嘉峪關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嘉峪關上》中國當代作家關騰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嘉峪關上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朝詩人王之渙的一首雄渾蒼涼邊塞詩把你帶入大西北的壯麗山川,天地間的磅礴氣勢浮現眼前,地在動,山在搖,水在流,風在吼,雲在飛,使人感覺到西域邊陲的脈搏與呼吸是那樣的厚重深沉,是那樣的散放着無窮魅力。那大西北廣袤無垠的大地,用史詩般的博大胸懷,慷慨激昂的氣慨,昭示着歲月滄桑,即便是在大漠風塵邊塞險惡之地,也增添了幾分壯闊的豪情壯志。地處河西走廊上的嘉峪關矗立大漠邊塞,它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關口,蜿蜒曲折雄偉壯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被稱之為河西第一隘口。它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外矩防」,「天下第一雄關」之美譽。

據史料記載,嘉峪關的築城設關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在征討西域班師凱旋歸途中,途經祁連山脈嘉峪關一帶,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險要地勢,即上奏朝廷為防西域進犯,選址在河西走廊修建嘉峪關為第一隘口。明朝皇帝也正在為塞外少數民族年年進犯而犯愁,隨即准奏在嘉峪山築城設關,東連酒泉,西接嘉峪山西北麓隘口要塞圍城,嘉峪關也就因嘉峪山而得名。隨後在經過了一百多年時間裡不斷維修擴建,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明弘治年間,為了進一步防止塞外少數民族東侵,又重新進行大規模的修建。在明朝及其以後各年代,長城西部邊陲沿線的軍事要塞都以嘉峪關為依託,其修整後的嘉峪關雄偉壯觀,防禦結構體系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的具有戰略意義和特色。

那天我們去嘉峪關天氣很好,嘉峪關前遊人如織,遠遠望去嘉峪關城樓高高聳立,雄踞在藍天白雲下,城樓匾額上書寫的「天下第一雄關」六個鎏金大字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顯得分外奪目,其雄偉壯觀景象讓人震撼。第一次來到大西北,真實領略到風吹草低現牛羊的塞外風光,直面這大漠風塵,幾多遐想浮現眼前。當你沿着石階拾級而上,登上嘉峪關城樓,頓時感覺到視野廣闊,放眼望去群山逶迤盡收眼底,長城像一條蜿蜒的巨龍盤旋在崇山峻岭中,情不自禁一股豪邁氣慨從心底油然升起,雄關漫道長河萬里,大漠風塵一望無際,戈壁黃沙掩映其間。遙望遠處祁連山脈山勢陡峭,千峰萬壑層巒疊嶂,皚皚白雪覆蓋山頂,高高山峰與藍天白雲遙相呼應,映襯着藍藍的天空,潔白的雲彩,皚皚無瑕的雪山,風景如畫美不勝收,好似在你面前鋪開一幅斑斕錦繡的山河畫卷,讓人痴迷流連沉醉其間。

站在高高的嘉峪關城樓上,極目望遠天高雲淡,視野寬闊心曠神怡,清風拂面格外清涼,天蒼蒼野茫茫的塞外風光別有一番情趣,俯瞰長城內外惟余莽莽,聽黃河濤聲依舊,不由自主發自內心的一腔豪情在胸中翻滾,讓你思緒浮想翩翩,那一幕幕歷史的鏡頭就像拉長的畫卷閃現在眼前,側耳聽風聲水起天高雲涌,黃沙如濤馬蹄踏踏,鋪天蓋地滾滾而來,那豪邁壯觀的情景讓你心潮起伏顫慄不已,仿佛看見當年烽火連天狼煙四起,金戈鐵馬旌旗獵獵,刀光劍影鼓角爭鳴,將軍提刀獨立八荒,雄風浪浪氣勢浩蕩,烽火台上斷壁殘垣若隱若現,在那朔風卷裹着沙塵的咽嗚中,歷史的畫面瞬間閃現在眼前,曾經的歲月像一條波浪滔天的長河在你身邊匆匆流過。

漫步嘉峪關城樓上,手撫城牆感慨萬千,斑駁的牆體在流逝的時光里早已褪去了原有的色澤,歷經歲月風霜鐫刻的皺紋,縱橫交錯的創傷讓人沉思,那渾厚蒼勁的氣息感召着你的記憶,歲月滄桑的印跡浸染其間。環顧城樓四周樓台高聳,其建築物排列井然有序,建築縝密令人驚嘆。嘉峪關城樓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並與長城連為一體,其軍事防禦體系森嚴壁壘,有重疊並守之勢。據有關史料記載嘉峪關初建時,只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雖然與長城相連,但總顯得很單薄,後經歷代修繕加固逐漸擴展,形成了具有典型防禦功能的建築防禦體系。現存的城樓總面積達到33500多平方米,由外城,內城等組合而成。嘉峪關城樓上共築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等建築防禦體系十四座,其每一座城樓都不盡相同,在城樓上每隔一定距離都設置有垛口,都有着獨立防守反擊作戰功能。城樓內設有駐守關上的最高軍事指揮機關--游擊將軍府衙門和文昌閣等,它是駐守的軍事機構最高長官們辦公議事和休息活動的地方。在城樓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建築物,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生活區,在這裡可以舉行各種祭祀,休閒娛樂和聽戲等文化活動。城樓內修建有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意為紫氣東升,光華普照;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其寓意內涵豐富深遠。嘉峪關在修建後的歲月滄桑里,其城樓結構和功能在大西北的風風雨雨中,始終巍然聳立在西域大漠上,可見當年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智慧和技能。在這裡城樓的建築材料是利用當地黃沙土胚製作,保留着最原始的「定城磚」,其磚頭呈褐黃色,土壤結構貼實緊密,經窯火燒制後沉實厚重,並能抵禦塞上風霜雨雪的浸蝕,做到千百年不損不壞,是修建城樓難得的建築材料。嘉峪關的外牆東南北三面用黃沙土夯實築圍牆,西面外牆修建從城樓底部到城樓頂部均用定城磚堆砌,雖然年代久遠但絲毫沒有脫落鬆動感覺,每一塊土磚和每一道縫隙都經過了歲月風霜的考驗。在嘉峪關一帶民間至今還流傳着「定城磚」的神奇傳說。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占的工匠,是一位在當地有名的能工巧匠,曾學習祖師魯班建造手藝,精通九九算法和建築,所有的建築材料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就能做到恰到好處,十分準確和節省。負責監督修關的差官不信故意刁難易開占,要他計算嘉峪關用磚數量,易開占經過詳細計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定城磚。」監事差官依照其所言發磚並說:「如果多出一塊或者少一塊,就要砍掉你的頭,罰眾工匠勞役三年。」嘉峪關竣工後,只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面城門樓後檐台上。監事差官發覺後大喜,正想藉此剋扣易開占和眾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占不慌不忙的說:「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差官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至今此磚塊仍然放在嘉峪關西城門樓後檐台上,500多年了一直沒動過。凡是來到嘉峪關城樓觀賞的遊客都會在這裡停駐觀望。一方定城磚寫意了歷史滄桑,承載了中華民族渴望和平生活的嚮往,堅定了抵禦外來侵略的決心和力量。

嘉峪關城樓內城呈西寬東窄走向,規劃上略呈梯形,城樓高9米,東西邊有「光化門」和「柔遠門」兩門。門台上建有三層閣樓式建築。東西門外各有一小城樓拱護,與外城南北牆相連,溝通了內城主樓通往外城的通道。在嘉峪關城樓四面均各築有小城樓,城樓對稱,樓高17米,周圍有迴廊與城郭相接。主城的四邊建有角樓並與南北城樓中段相連,鼓角相望,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在城樓之間築有通道,並可以從兩門內側到達主城樓頂。外城通道周長733米,其正中有一大天井,初建時有亭台樓閣等,由於歷史久遠,年久失修,如今早已荒蕪廢棄。城樓西面門外構築一道凸形城牆,構成一個圍城,這就是外城。外城比內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門額刻有「嘉峪關」三個鎏金大字,外城樓兩旁建有拱衛城樓,與外城四面城樓形式相同,城樓每一面都在一條線上,這樣看上去簡潔明快視野開闊。嘉峪關城樓一面圍城磚砌,但在東南北三面用土築圍牆,連接關外的長城。城外有城,門外有門,層層疊疊形成並守之勢。現在主城內所保留下來的文昌閣,關帝廟,戲樓以及城內靠北的游擊衙門府都是清代建築。民國十三年(1924年)城樓由於戰亂被毀。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出資專項撥款對嘉峪關城樓多次修繕,對主城樓等年久失修的地方全部進行加固維修,恢復其原有的面貌,並對各城樓的關鍵部位按照原要求以黃土夯實築就,西側則以定城磚包牆,雄關堅固,至今保存完好,一展昔日風采。

深秋時節明麗的陽光照耀在嘉峪關上,在天與地交錯的地方,放眼望去長城宛如游龍一般若隱若現,隨山勢延綿起伏跌宕。藍天白雲分外潔淨養眼,天空就好似水洗過一樣,藍的碧透像一塊玻璃。陽光照耀下的嘉峪關灑滿夕陽的餘暉,流金溢彩身披一身古銅色,顯露出威武剛猛的鐵壁銅關氣勢。歲月無痕山河依舊,往事如煙隨風而去,瞬間的記憶也變得更加清晰。遙望祁連山堆雪壘玉綿亘千里,嘉峪雄關層樓百丈,居高臨下獨領風騷,穿越了歷史滄桑的厚重,散放着西域邊陲的誘人氣息。[1]

作者簡介

關騰雲,筆名春種秋收。中國互聯網文學聯盟特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