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嘉定竹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嘉定竹刻

嘉定竹刻是上海市的傳統美術。

嘉定竹刻是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以刀代筆,以書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點和傳統技藝。嘉定竹刻藝人以刀代筆,將書、畫、詩、文、印諸種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獲得了書卷之氣和金石品味,風雅絕俗,成為歷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

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5月21日, 嘉定竹刻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目錄

竹刻產地

竹刻歷史

竹刻特點

品種技法

竹刻流派

竹刻保護

獲得榮譽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編輯推薦

圖書後記

圖書序言

竹刻歷史

嘉定竹刻創始於明朝隆慶、萬曆年間(公元1567-1619年),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當時 江南竹刻工藝的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兩大派:一是「金陵派」,二是「嘉定派」,以「嘉 定派」更為繁榮。清代時,嘉定縣城已成為竹刻工藝的中心。嘉定派的創始人朱松鄰原是 一位善於詩文書畫的人,他在製作中能以筆法運刀法,勇於創新,為他人所不及。他的兒 子朱小松、孫子朱三松都繼承此業。朱小松刻制「古仙佛」,世人評價很高。朱三松把父 祖輩的傳統技藝又推進一步,所刻制的人物、山水、草蟲、禽鳥,刀法精湛,無不精妙絕 倫,具有新鮮靈動之感。後來,嘉定竹刻名家輩出,如明代的秦一爵、沈大生、侯崤曾, 清代的封穎谷、時大經、張學海,等等。嘉定竹刻極盛一時。

竹刻特點

「以刀代筆,以書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點和傳統技藝。據《嘉定縣誌》記述: 「竹刻為藝術上精品,吾邑最負盛名,其為它處所不能媲美者,則為刀法。普通所用,以刻 字者為單尖,辟厚約分許,而削其一面,其口平,以角尖入竹,名曰行刀。而復以圓刀還 之,則為圓柱形。削其一端為斜面狀,而圓其鋒,故所入處,其底不深而平,此其為用, 能恰到好處,而字體之結構及轉折之姿態,均能與書者相吻合,無牽強之弊。閩湘各地, 亦有竹刻者,然較之吾鄉終不能及,既無此刀法也。」由此可見,嘉定竹刻的刀法獨樹一 幟,與各地不同。

品種技法

品種及技法:嘉定竹刻藝人以刀代筆,將書、畫、詩、文、印諸種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獲得了書卷之氣和金石品味,風雅絕俗,成為歷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適合文人口味,其品種有以竹筒和竹片製成的筆筒、香筒(薰)、臂擱、插屏、抱對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獸等。其技法包括淺刻、深刻、薄地陽文、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刻等十餘種,具有明顯的地域風格和鮮明的原創性,審美價值遠遠超過實用價值。

竹刻流派

嘉定竹刻是我國工藝品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竹,質地堅韌,身干挺拔,色體優雅,與玉一樣,自古以來,文人們一直稱它有高尚的德性。早在公元前一千餘年,竹就成為古代詩人吟頌的題材,《詩經》中就有「瞻彼其奧,綠竹猗猗」的名句。據記載,從明朝中葉起,竹刻藝術在嘉定、金陵逐漸形成兩個中心,並分為兩大派。嘉定的朱鶴和金陵的濮仲謙被公認為兩大流派的創始人。可見上海嘉定的竹刻歷史悠久,長期在祖國民間雕刻藝術中閃爍着光彩。

明正德、嘉靖年間,以雕鏤為業的朱鶴以刀代筆,以竹當紙,融雕鏤玉石之技和書畫之法於刻竹,始創以深刻為特點的嘉定竹刻。其子朱纓,書畫全能,刻竹師承家法,有出藍之譽。所刻古仙佛像,可與吳道子的畫媲美。朱鶴之孫朱稚征(號三松),善畫遠山淡石,叢竹枯木,尤長畫驢,刻竹更勝於父祖一籌。嘉定竹刻傳至三松一代「器物愈備,技法愈精,聲名愈

盛,而學之者愈眾」。秦一爵和沈漢川、沈禹川昆仲,以及漢川之子沈兼,刻竹因師從稚征而名聞遐邇。

清康熙、雍正年間,嘉定竹刻名家輩出,技法更趨新穎。他們與晚明刻竹名家一樣,大都精於書畫,並遵循應物造型,隨類賦色的藝術法則,大多數作品達到極物之體、盡物之神、

得物之趣的境地。清乾隆年間,嘉定竹刻流派紛呈。或以工細見長,或以秀媚清雅為主,或以生動傳神著稱,風格各異,各有所長,見之於史籍的著名刻竹家,不下五十餘人。其中,首

推周顥。其行草跌宕奇偉,山水竹石盡得宋人名家神髓;鏤刻山水樹石叢竹,不假稿本,自成丘壑,皴法濃淡坳突,生動渾成,意境深邃,時為絕品。他是嘉定竹刻二百餘年承上啟下獨闢蹊徑的大師。

清道光之後,嘉定竹刻漸趨衰落,名家稀少,唯以時家後裔最為著名。時以成、時大經父子,刻陰陽文山水,遵前人規矩,清勁灑脫。時大經尤長於刻花果、酒杯之類。所制插屏、

聯對、珠盒、翎筒、圖章、盛盤、奩具,工巧精雅獨具一格。所創貼黃(將竹黃翻貼在竹器之外)為前人所未及。

民國以後,嘉定竹刻漸趨滯銷,產品以貼黃為主,高雅之作寥若晨星。八一三事變後,刻竹店相繼歇業。唯時文秀齋約維持至1947年。

新中國成立初,全縣僅有潘行庸、葉田生等幾位老竹人繼續從事刻竹,賴以維持生計。1955年嘉定城區手工藝竹刻生產小組組成,是年底,有張迎堯等八位知識青年,入組從師學藝。

張迎堯的《上冬學》筆筒1956年在江蘇省青年美術作品展覽會展出。1981年,嘉定縣工藝品公司建立由王威等組成的竹刻小組,着手培訓竹刻藝人。1985年7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

員長胡厥文致信嘉定縣人民政府,信中說:「嘉定竹刻歷史悠久,有獨到之處,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亟宜予以扶持和發展。」此後嘉定竹刻有了長足發展。1999年春,嘉定州橋法華

塔下,新開了一家名曰「新篁館」的竹刻店,由竹刻藝人張偉忠開設,生意興旺,使嘉定竹刻重放異彩。

竹刻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獲得榮譽

2018年5月21日, 嘉定竹刻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圖書信息

書 名: 嘉

定竹刻

作 者:燕小明,陶繼明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4-1

ISBN: 9787807404989

開本: 16開

定價: 55.00元

內容簡介

嘉定竹刻起源於明代正德年間的江南古城嘉定,由朱鶴創始,至今已近五百年歷史。

嘉定竹刻以刀為工具,以竹子為載體,將書、畫、詩、文、印諸類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作品有淡淡的書卷氣和金石味,風雅絕俗,是歷代文人的雅玩。

經歷了晚明以「三朱」為代表的創始期,清初以吳之璠、「封氏三鼎足」為代表的發展期,嘉定竹刻至清中期達到全盛。流派紛呈、技法多樣,名播海內外。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嘉定竹刻五百年

精妙絕倫的嘉定竹刻

朱鶴創嘉定竹刻

詩人竹刻家朱纓

朱稚徵發展朱氏竹刻

嘉定竹刻第一重器

書卷之氣 金石之味

文人與竹刻

吳之瑤變法

封氏圓雕三鼎足

書畫竹刻家周顥

刻露精深的顧珏

嘉定竹刻進入宮廷

以刀代筆 以竹為紙

嘉定竹刻的題材與樣式

嘉定竹刻的選材與製作

嘉定竹刻的雕刻形式與刀法

嘉定竹刻的風格與流派

嘉定竹刻中的像生器

嘉定竹刻中的書法藝術

明月詩會與詩筒

海上神工 薪火相傳

金元鈺與《竹人錄》

精絕依然的嘉慶道光朝竹刻

嘉定竹刻的轉型

近代大師潘行庸

護寶三傑

竹刻的傳承

嘉定竹刻的收藏與鑑賞

嘉定竹刻的研究

嘉定竹刻的保護

嘉定竹刻博物館

竹人名錄

後記

編輯推薦

《嘉定竹刻》:上海大都市紛繁複雜的文化生態和多元包容的文化風格,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積澱深厚,形態豐富,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上海項目,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等多個門類,是上海近現代歷史,城市文化和工商業文明的代表。

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和豐富的歷史積澱,構成了上每古今融合,東西交匯的城市文化底蘊,既是海派文化發展的載體和見證,也是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設的基礎和資源。

圖書後記

《嘉定竹刻》終於定稿了,我不禁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如釋重負。此書從2007年仲春正式啟動,至2009年盂夏殺青,整整花了兩年多的時間。

作為「上海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從書」的一種,此書的編寫工作,始終得到上海嘉定區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及嘉定博物館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的指導和督促。區文廣局領導親自擔任編委會主任,制訂編寫計劃,確定編寫人員,審閱編寫提綱,確保了這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但其間由於撰稿人員的調動、退休等諸多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書的編寫進度。

本書的編撰工作頗不順暢,為了編成一本融史料性、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書,僅大綱就前後作了五次重大的修改,內容更是數易其稿,箇中甘苦,自不待言。

嘉定歷史上儘管曾有過金元鈺的《竹人錄》、呂舜祥的《嘉定的竹刻》等著作,但內容仍嫌單薄,不足以全面展現漫長的嘉定竹刻歷史。而要編寫一本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嘉定竹刻的書,材料顯得十分匱乏。為了尋找有價值的材料,我們在檔案館、博物館、圖書館等處千方百計地搜索有關義獻,並採訪老一輩的竹人,以獲得更多的資訊。經過辛勤地搜集,不斷地發現,材料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漸漸豐富起來,為本書的編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書編寫過程中,張迎堯、徐秉方、周其確及台灣的黃玄龍等多位先生曾提供資料,鼎力相助;張琴女士幾乎擔任了全部文稿的打印,王光乾先生進行了精心核對,吳學俊先生拍攝了部分照片;責任編輯周鶯燕女士:多方指導。在此一併致以謝忱。

圖書序言[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若星河。

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帶給中國人驕傲的同時,也留下了令世界驚奇的各色瑰寶;令人嘆為觀止的豐厚文化遺產積澱潤澤着後世子孫的精神家園,也讓我們有足夠的自信和驕傲向世界展示祖先留下的寶藏。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中,以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等非物質形態存在,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被界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文化差異造就了形形色色、別致多樣的文學、歌舞、美術、技藝和習俗等,它們因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價值而被認為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從女媧補天傳說的五色神石,到端午節汩羅江畔的龍舟競渡;從《牡丹亭》里一唱三嘆的婉轉崑腔,到《高山流水》中意境悠遠的古琴雅韻;從七彩瓷器釉下的瑰麗紋飾,到顧繡、竹刻巧奪天工的奇絲妙縷;從中醫針灸以外治內的靈動針法,到太極武學博大精深的一招一式,這些中華文化符號承載着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逐漸積澱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氣質中不可替代的文化傳統,並且深深地溶於全球華人的精神血脈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所蘊含着的特有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創造能力,以一種無形的方式承續着中華文化之魂,被視作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們身邊,可以觸摸、可以感知、可以注視、可以驚嘆、可以讚美,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們會永遠存在下去。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它們已經斑駁和脆弱,隨着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其生存環境正在受到威脅,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消亡或失傳的危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參考資料

  1. 嘉定竹刻,搜狗, 201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