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內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內翰 |
作品名稱: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內翰 創作年代:北宋朝代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梅堯臣 |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內翰是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作的一首詩詞。
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崑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詩小傳》等。[1]
正文
去年龍母沐,今年龍婦浴。 民何競相傳,訛言初願戮。 沐水不濕纓,浴波吞目睛。 連歲果為患,準度非人情。 島夷尚弗爾,況乃此京城。 天公亦屇詳,天子大聖明。 堯時不昏墊,安見堯憂煢。 今但微禹力,上心常屏營。 祠官駿奔走,請禱必竭誠。 廟堂列土偶,椒酒空湛盈。 靈氣自莫主,非以堯言輕。 霹靂夜復作,蝦蟆尚聽鳴。 輦道有白水,都人無陸行。 浮萍何處來,青青繞我楹。 連牆已壞破,屋賴搘撐牢。 緬懷所親友,親友皆占高。 獨知歐陽公,直南望滔滔。 遺奴揭厲往,答言頗力勞。 正取舊戽斗,自課僮僕操。 明日苟不已,挈家仍避逃。 賢者尚若是,焉用數我曹。 免為不吊鬼,世上鴻毛。[2]
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3]
梅堯臣是中國北宋詩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宛陵先生。少時應進士不第,歷任州縣官屬。中年後賜同進士出身,授國子監直講,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梅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或蘇梅。其早期詩歌創作,曾受西崑詩派影響,後詩風變化,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反對浮艷空泛。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主張「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所作多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語》、《汝墳貧女》、《襄城對雪》之二、《猛虎行》等。詩風平淡含蓄,語言樸素自然,形象清切新穎,如《魯山山行》,細膩地描寫晚秋山間荒涼幽靜的景致。此外「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夢後寄歐陽永叔》)等都是意新語工的寫景佳句。但他為了矯正宋初詩壇靡麗之習,詩中不免流於質樸古硬,缺少文采,有過分議論化、散文化的傾向。他對宋代詩風的轉變影響很大,劉克莊稱其為宋詩的開山祖師。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遺》1卷,《附錄》1卷,有《四部叢刊》本。
梅堯臣提出與西派針鋒相對的主張。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摒棄浮艷空洞的詩風。在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提倡「平淡」的藝術境界,要求詩寫景形象,意於言外。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蘇梅」。劉克莊在《後村詩話》中稱之為宋詩的「開山祖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