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喙嘴翼龍亞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喙嘴翼龍亞目
圖片來自pinterest

喙嘴翼龍亞目Rhamphorhynchoidea),又名喙嘴龍亞目,是翼龍目兩個亞目之一,代表翼龍目的原始階段。

喙嘴翼龍亞目是並系群翼手龍亞目從喙嘴翼龍類演化而來,而非更直系的共同祖先。因為喙嘴翼龍亞目並非完全自然的生物群,大多數科學文獻並不使用此名詞並,但還是被某些翼龍專家用在大眾作品裡,例如大衛·安文(David Unwin)在2006年的《The Pterosaurs: From Deep Time》一書[1][2]。喙嘴翼龍類是第一批出現的翼龍類,出現於三疊紀卡尼階末期。

大多數喙嘴翼龍類有牙齒與長尾巴,大多數物種缺乏冠飾,這些特點不像牠們的的翼手龍類後代,但幾個喙嘴翼龍類有由軟組織如角質所形成的冠飾。喙嘴翼龍類通常較小,牠們的手指仍然用來攀抓。

侏儸紀末期,喙嘴翼龍類幾乎消失。蛙嘴龍科樹翼龍,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發現於中國東北道虎溝化石層悟空翼龍科,同時保有早期喙嘴翼龍類、晚期翼手龍類的特徵;關於道虎溝化石層的地質年代,多數研究認為是侏儸紀晚期,少數研究認為是白堊紀早期。由於道虎溝化石層是跨越多時期的地層,橫跨時期可能從侏儸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

參考文獻

  1. Unwin, David M. The Pterosaurs: From Deep Time. New York: Pi Press. 2006: 246. ISBN 0-13-146308-X. 
  2. Lü, Junchang; and Qiang Ji.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pterosaurs from western Liaoning and surrounding area (PDF). Journal of the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of Korea. 2006, 22 (1): 239–261 [2007-03-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