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喀拉喀什鎮(維吾爾語:قاراقاشبازىرى)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墨玉縣。喀拉喀什鎮位於墨玉縣中部東側,東與中外聞名的喀拉喀什河相接,北與吐外特鄉接壤,南部與加罕巴格、托乎拉鄉相鄰,西與芒來鄉毗鄰。[1]

中文名稱: 喀拉喀什鎮

外文名稱: Karakax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墨玉縣

下轄地區: 22個村委會

電話區號: 0903

人 口: 34,446

方 言: 維吾爾語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氣候

機 場: 和田機場

火車站: 墨玉站

車牌代碼: 新R

代 碼: 653222100

目錄

概況

地域為東經 79 ° 43 ′~ 79 ° 45 ′,北緯 37 ° 15 ′~37°18′。總面積2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374畝,人均占有耕地0.59畝,2003年,轄22 個行政村, 90 個居民小組, 8603 戶(農業戶 7893 戶,非農業戶 710 戶); 34446 人(男17113人,女17333人),其中維吾爾族 34176 人,占總人口 99.2% ,漢族 270 人,占總人口 0.8% 。

行政區劃

轄22個村委會:喀帕克拉村、托萬喀帕克拉村、其曼巴格村、喀贊村、喀拉巴格村、托萬喀拉巴格村、喬如克拉村、庫都村、托萬艾日克村、阿亞克阿特巴什村、巴什阿特巴什村、阿熱巴格村、英協海爾村、闊納協海爾村、塔那依貝希村、烏依巴格村、克日米其村、斯孜村、蘭干村、喀亞什村、都先拜巴扎村、阿勒吞其村。

歷史

墨玉鎮清代為和田直隸州下屬喀拉喀什城之巴拉木蘇明轄區。1919年設置墨玉縣治後,改屬喀牙什明。1937年~1944年本地分屬第一區和第三區六個村。 1944 年~ 1948 年建鄉鎮,本鎮分屬民生鎮、建設鎮、良民鄉、復興鄉。

1948年後合小鄉為大鄉,本鄉屬民生鎮、復興鄉、良民鄉轄境。建國後為城鎮和第一區轄境。公社化後,成立五一公社,1978年又稱喀怕克拉公社, 1984 年由喀怕克拉公社 13 個大隊,吐外特公社 6 個大隊,托胡拉公社 1 個大隊,共 20 個大隊,成立喀拉喀什鎮,鎮政府駐希蘭買里。

2002年開始實施「4211」工作機制,墨玉鎮設「五辦一部」,即黨建辦、黨政辦、農村經濟辦、社會事務辦、-宗教辦及武裝部。有幹部66人,其中鄉領導 23 人,一般幹部 43 人。

自然條件

全鎮大部分地屬洪積扇老綠洲平原地帶,部分地處喀拉喀什河西岸水稻區。土壤類型為潮土、水稻土,土質肥沃,沙性大。境內有馬奎牙、巴拉木蘇兩條乾渠,支、斗、農渠已配套成龍,灌溉十分便利,具有土地平整,水資源較豐富等自然優勢,是全縣重要糧棉產區。墨玉鎮屬大陸性溫暖帶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11.6℃,極端最高氣溫42.7℃,極端最低氣溫-23.7℃。年均降水量36—37毫米,年均蒸發量2239.1毫米,年均無霜期約196天。光照資源豐富,有效積溫高、年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有着得天獨厚的種植瓜果、糧食、棉花等作物的自然優勢。

視頻

喀拉喀什鎮小學入戶家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