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逸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逸泉

唐逸泉
圖片來自搜狗網

[1]

唐逸泉,201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2014年獲得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簡稱MRC)的Career Development Fellowship,前往被譽為「諾獎工廠」的劍橋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自成立以來,該研究所的工作已榮獲12次諾獎,共17人次得獎,最近兩次分別是2017年和2018年)從事博士後研究,並於2018年年初被晉升為研究科學家(Investigator Scientist),期間兩次獲得MRC授予的年度傑出表現獎(End of Year SAS Award - Outstanding,2016年和2019年)。2021年1月加入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擔任課題組長、獨立PI,獲得上海 市「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項目」和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包含共同)身份發表在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Biophysical Journal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

招生專業

神經生物學

研究方向

生物體可以對機體內外環境中的機械力刺激做出反應是生命的最基本功能之一,這一將機械力信號轉化為電化學信號的過程被稱為機械轉導,構成了聽覺、觸覺、機械痛覺、平衡覺和本體感覺等諸多感覺以及血壓調節、骨骼和軟骨發育等重要生理過程的生物學基礎,已知如耳聾、疼痛、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疾病、骨骼和軟骨缺陷等許多疾病,都與機械力轉導缺陷有關。因此,研究機械力轉導的分子機制對於理解相關疾病的發病原理以及開發相應治療藥物有着重要意義。本課題組以線蟲和小鼠作為模式生物,採用高通量篩選、功能基因組學、定量蛋白質組學、在體鈣/電壓熒光成像、電生理等手段,從分子、細胞和整體動物水平研究這一基本生命過程並開發相關疾病的治療藥物。

代表性文章

1. Tang YQ*, Lee SA, Rahman M, Vanapalli SA, Lu H, Schafer WR* (2020). Ankyrins is an intracellular tether for TMC mechanotransduction channels. Neuron. 107(1): 112-125

2. Hu F#, Zhou J#, Lu Y#, Guan L, Wei NN, Tang YQ*, Wang K* (2019). Inhibition of Hsp70 Suppresses Neuronal Hyperexcitability and Attenuates Epilepsy by Enhancing A-Type Potassium Current. Cell Reports. 26(1): 168-181

3. Giese APJ#, Tang YQ#, Sinha GP, Bowl MR, Goldring AC, Parker A, Freeman MJ, Brown SDM, Riazuddin S, Fettiplace R, Schafer WR, Frolenkov GI*, Ahmed ZM* (2017). CIB2 interacts with TMC1 and TMC2 and is essential for mechanotransduction in auditory hair cells.Nature Communications. 8(1): 43

[2]

參考文獻

4. Tang YQ, Zhou JH, Yang F, Zheng J, Wang K*(2014). The tetramerization domain potentiates Kv4 channel function by suppressing closed-state inactivation. Biophys J. 107(5): 109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