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唐茂家

唐茂家,1928年出生於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其父親唐孝臣是原國民黨的編餘軍官,和重慶許多軍政要員關係甚密,為我黨作過大量的統戰工作。周恩來在1947年曾這樣評價:「唐孝臣先生是我黨忠實的同路人,地下黨的保護傘……」。其胞弟唐茂傳也是我黨著名地下黨員,1949年11月27日在重慶渣滓洞大屠殺中殉難。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唐茂家

國 籍:中國

出生地: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

出生日期:1928年出生

求學

1939年,深受革命思想影響的唐孝臣把唐茂家送到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重慶白聖寺創辦的傾向革命,以招收流亡兒童和抗戰孤兒為主的「育才學校」讀書。在這所學校里,幼小的陳茂家經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禮,周恩來、鄧穎超、董必武等老一輩革命家經常來這所學校,講解革命道理,唐茂家至今記憶猶新。「同學們,別忘了,我們的口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拚命地學習,拚命地跳,別嫌我們年紀小,我們要把中國來改造」,這首當時流行於「育才學校」的《新安旅行團團歌》和《賣報謠》,是陳茂家最喜歡的兩首歌,年僅11歲的他就是唱着這兩首歌,和同學們開始上街「賣報」,散發革命傳單的。

被捕

抗日戰爭時期,唐茂家進入梁平自力中學讀初中。在這所學校里,他開始參加演出《流亡三部曲》話劇。之後,轉入達縣通川中學,萬縣新華中學、石麟中學、博文中學,重慶東方中學,從事抗日救亡活動。1947年轉入重慶實商會計專科學校(解放後併入重慶大學),在這所學校里,血氣方剛的唐茂家,積極投身當時國統區如火如荼的「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革命運動中。在這次活動中,唐茂家第一次被捕入獄,後經其父親斡旋,才保釋出獄。

他利用父親和國民黨軍政委員的特別關係,憑藉自己的演唱才華,深得國民黨15兵團孟浩然軍長及其姨太們的佳寵;國民黨15兵團羅廣文司令的高參石楨安是蔣介石日本士官學校的同學,在中共地下黨員李大榮建議推薦下,唐茂家作了石楨安的「乾兒子」,這樣,唐茂家就有機會打入國民黨軍政內部。1948年,唐茂家利用其特殊身份在達(縣)梁(平)交界的「虎(城)南(岳)大赤區」開展地下活動,組織三抗(抗丁、抗糧、抗捐)和武裝民變活動,不久,和地下黨員李大榮、胞弟唐茂傳一起被捕,關入渣滓洞。一年後,被國民黨軍界高官范紹楨和孟浩然保釋出獄。並在國民黨國防部直屬361獨立師1081團二營任中尉副官。1949年12月,隨國民黨15兵團入川,親自參加了對解放大西南具有重大軍事意義的「劉、鄧、潘起義」,和彭州結緣。

蒙冤

歷盡滄桑話當年,坎坷人生寫華章。經歷對一個人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對唐茂家老人來說,這個「經歷」的換得,是花了巨大代價的。解放以後,他回到了重慶梁平老家,在梁平「師訓班」教書,後在虎城中學教書,成了新中國第一批人民教師。正當他煥發青春,滿懷建設社會主義熱情的時候,禍從天降。因其「特殊經歷」,1957年,被打成右派,發配青海唐格木農場勞改,一去就是三十餘年。在空曠的青藏高原,唐茂家開始習慣喝酥油茶,開始面對一種「天蒼蒼,野茫茫」孤獨的「牧馬人」式的生活。但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幹了那麼多的好事,卻落到如此下場,他面對高原的蒼天沉思,望着大雁的隊陣凝想,他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文字,幟烈的語言,表達自己的一片丹心。他堅信,冰雪覆蓋的高原也有春天。1988年,唐茂家平反回家,在梁平虎城中學任教。退休後,因為其對彭州的特殊感情,孤身一人的唐茂家來到了彭州定居,寄住在養子蒲軍家裡,最後成為一名「彭州人」。

晚年

年近八旬的唐茂家老人,雖已風燭殘年,但仍不失報國之心。他把所有的精力和財力都用在從事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上來,他情系教育事業,關心下一代成長特別是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情有獨鍾。他經常到彭州市職業中學和周邊郫縣、都江堰等地的職業中學,為學生講解革命傳統精神,關心鼓勵同學們好好學習,做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在記者採訪唐茂家老人時,正值周六,十餘名他關心過的學生正在向唐老師討教英語。郫縣友愛職業技術學校高一數控三班學生梁勇對記者說,正是聽了唐茂家爺爺的話後,他才重樹信心,發奮學習,現成績已是班上第一名;李立是慶興中學初三·二班的學生,這位「寒門學子」一直受到唐茂家的關心和幫助,李立的家原在彭州市桂花鎮,因家貧,他一直寄養在麗春鎮同心村二組叔伯舅舅李朝進家裡,唐茂家一直支持他的學業。象這樣,經唐茂家老人關心和幫助過的學生不知有多少。但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儘管當地政府對唐茂家老人很多關懷,但他現在所處家境並不很好,日子過得也非常緊。他退休工資不高,雖政府曾專門下文有「特殊貢獻待遇增資20%」,但至今尚未落實。他的醫保卡還在重慶梁平縣虎城鎮中學,自己一大筆醫藥費也因校方以「醫保卡不在了」而至今未能報銷。說到這裡,老人有很多遺憾,從他那閃閃的淚花中閃現。[1]唐茂家老人曾用一片丹心報孝國家,難道我們就不能更多的給予唐茂家老人什麼嗎?

參考文獻

  1. 唐茂家,彭州網,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