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玄宗李隆基:梨園之祖 歌舞昇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玄宗李隆基:梨園之祖 歌舞昇平,中國歷代皇帝故事。[1]

原圖鏈接唐玄宗

故事內容 

唐玄宗在位期間,開創了史無前例的開元盛世,也釀成了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拋開政治上的得失,他還是一位極具音樂天賦、造詣頗高的資深樂人。他素來被戲曲藝人尊為梨園祖師,吹拉彈唱無一不精。而且他極具創作熱情,為後世留下經典神曲《霓裳羽衣曲》。作為一位皇帝,他的音樂造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六歲登台表演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天才型音樂家。他自幼就精通音律,擅長表演。他小的時候正值祖母武則天執政時期。這位英明神武的女皇帝很寵愛自己的小孫子李隆基,在她舉行登基典禮的時候,還讓李隆基為她登台表演過。當時的李隆基只有六歲,卻已經極具表演天賦了。他男扮女裝,為大家表演了一曲叫做《長命女》的歌舞,瞬時技驚四座,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歲初次登台表演,讓他充分意識到自身的音樂天賦,也激發了他更濃厚的音樂興趣,促使他日後一步步登上樂壇達人的寶座。

梨園祖師

原圖鏈接梨園祖師

古來音樂素有雅俗之分,所謂雅樂一般是用在國家祭祀、宗廟、朝會等隆重的慶典活動中,發揮一定的政治功能。而俗樂則主要是供人欣賞、娛樂的。二者使用的場合不同,性質也不同。雅俗之辨自古便有,孔子就重視雅樂,而貶斥俗樂。

但到了唐玄宗時,因為他自幼精通音律,熱愛歌舞表演,便覺得俗樂比雅樂更富有藝術性,不應該依附於政治性的雅樂之下。於是,他就下令在太常寺之外,單獨設立了管理和教授俗樂的教坊——梨園。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戲曲藝人入行之前先要拜唐玄宗,都被稱為「梨園弟子」的原因了。

有一個施展自己音樂才華的舞台之後,唐玄宗還不忘了培養新秀。他親自挑選數百名樂工和歌女,組建了一個歌舞藝術團,並且親自擔任團長。在管理朝政之餘,唐玄宗還要親自教大家唱歌跳舞,非常盡職盡責。樂工的培養要從小抓起,唐玄宗深諳這一點。所以他非常重視少年樂師的培養,親自挑選了30名15歲以下的兒童,手把手地教他們學習聲樂和表演。所以,在培養和教育樂工的事業上,唐玄宗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貢獻。

在唐代初年,唐朝的俗樂中就融入了一些少數民族的音樂。到了玄宗的時候,因為他個人比較喜歡慷慨激昂的胡樂,就大力提倡胡部新聲,使得中國傳統的音樂中匯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引人入勝。

唐玄宗對於音樂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據說當三百名樂工齊奏時,但凡有一人走調,他馬上就能聽出來。他不但能歌善舞,還是一位專業的創作型選手。

據史書記載,唐玄宗有一次東巡洛陽,駐蹕上陽宮。長夜漫漫無心睡眠,他便起身披衣而坐,獨賞月光。突然靈光一閃,寫下了一首曲子,當即就自己吹奏,自娛自樂起來。沒想到這時窗外有位吹笛人李謨經過,不由得被這曲子吸引,駐足凝聽。這一聽便再也不能忘懷,於是暗暗將曲調記了下來。第二天,正好是元宵佳節,喜歡玩樂的唐玄宗便出宮微服私訪,突然聽到酒樓上有人吹奏自己昨夜剛作的新曲。驚奇之際他暗中尋訪,才得知事情原委。此事還有詩人李祜作詩為證:「平時東幸洛陽城,天樂宮中夜徹明。無奈李謨偷曲譜,酒樓吹笛是新聲。」

唐玄宗一生所作的曲子數不勝數,最經典最有名的當屬《霓裳羽衣曲》了。

原圖鏈接《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盛唐時期最流行的「神曲」了,它還有一個配套的舞蹈,叫《霓裳羽衣舞》,傳說是由唐玄宗最寵愛的楊貴妃編舞的。這一對名曲、名舞不但藝術性極高,而且見證了一對才子佳人珠聯璧合的動人愛情。


關於唐玄宗創作《霓裳羽衣曲》的經歷,歷來有很多附會的傳說。據唐代着名詩人劉禹錫說,該曲是玄宗在遊覽女兒山仙女廟的時候突發靈感,即時創作的。還有人聲稱唐玄宗是在術士的道法幫助下,登上了月宮,見到仙女們正在表演這個歌舞,所以暗暗記下來。這當然是穿鑿附會了,不過意思都是說「此曲本該天上有」,可見其精妙之處了。

據後世史學家考證,《霓裳羽衣曲》不是唐玄宗憑空創作出來的。它的前身是古代印度的 《婆羅門曲》,在與盛唐的頻繁的文化交流中傳入中國,唐玄宗聽了之後甚為喜歡,便在其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於是便有了一代神曲的誕生。《霓裳羽衣曲》在唐代滅亡後漸漸失傳,時隔百年後卻得遇知音,被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后,一個精通音律的才女依據古譜重新破譯出來,使得這一神曲得以重現樂壇。

《霓裳羽衣舞》是一個大型的歌舞表演,這一編舞的過程肯定非常複雜艱辛。歷史上素來認為這個總編舞當屬能歌善舞的楊貴妃。《霓裳羽衣舞》的表演盛況今天已無緣再見了,不過我們可以根據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來推想。據詩歌描述,表演者應該是作道家仙姑打扮,一個個衣袂飄揚,婀娜多姿,緩緩起舞,蓮步翩躚,整體營造出一種變幻莫測、浪漫神奇的境界。

樂器達人

唐玄宗的音樂造詣之高,不僅僅體現在作詞作曲上,更厲害的是他能夠玩轉多種樂器。

據史書記載,在各種樂器之中,唐玄宗尤其鍾愛羯鼓。羯鼓是一種少數民族的樂器,是一種小型的高音鼓。這種鼓演奏起來音色很高,節奏也很急促,令人感覺非常激越,有點類似我們今天的搖滾樂。唐玄宗非常喜歡這種樂器,將其稱為「八音領袖」。更有甚者,他還在驪山華清宮中專門修了一座「羯鼓樓」。這個樓中陳列了他收藏的很多羯鼓,閒暇之時他便在裡面猛擊羯鼓,自娛自樂,這可能是他案牘勞形之餘的一種解壓方式。

唐玄宗演奏羯鼓絕不是胡亂彈奏幾下自娛自樂,而是達到甚至超越了專家的水平。當時有一位着名的宮廷樂師叫李龜年,非常善於擊鼓。唐玄宗就叫他來和自己切磋技藝,並以超過他為樂。

有一年草長鶯飛之時,唐玄宗和群臣在宮中宴飲,看天氣不錯,一時興起,就叫高力士取羯鼓來演奏。據《全唐文》里記載,他當時鼓了一曲《春光好》,竟然讓旁邊的杏花都為之開放了。雖有附會之嫌,但可見其技藝之高,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除了羯鼓之外,對於中國傳統民樂中的管弦絲竹一類,玄宗也很擅長。當時的詩壇領袖李白曾經充當過一陣玄宗的御用文人,為楊貴妃寫下三章讚美其美貌的《清平調》。玄宗十分欣賞李白的才氣,就自己為之譜曲,並且讓梨園的弟子們演奏歌唱,一時流傳甚廣。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倉皇出逃,在逃亡途中,還不忘寄情音樂。據說他曾創作了一曲哀怨動人的《謫仙怨》,用以表達自己對於命運的無奈感慨。這首曲子流傳甚廣,後來被人們誤稱為《劍南神曲》。

皇家球隊的閃電前鋒

唐玄宗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皇帝,除了音樂上的造詣之外,他還是球場上一位所向披靡的閃電前鋒。據史書記載,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吐蕃和大唐聯姻,派使者來長安城裡迎娶金城公主。中宗設宴款待使者,宴會期間還舉辦了一場吐蕃對大唐的馬球友誼賽。沒想到吐蕃使者甚為生猛,大唐球隊竟然沒有取勝的機會。這讓看台上的皇帝和群臣頓感顏面無光。這時候,還是皇子的李隆基上場了,局勢瞬間逆轉。據史書描述,他「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一時間讓吐蕃使者為之咋舌,順利地挽回了天朝的面子。不過在他自己當了皇帝之後,就沒有機會再一展球技了。因為身邊的大臣紛紛諫言,皇帝打馬球不但玩物喪志,而且有損身份。所以唐玄宗思量再三,還是忍痛割愛,光榮退役,從此只能坐在看台上當觀眾了。

除了馬球之外,唐玄宗還有很多業餘愛好,比如拔河以及各種雜技、馬戲表演。拔河這種運動非常注重團隊合作,唐玄宗很熱愛這個項目,常常找來數千人在皇宮中舉辦拔河比賽。甚至親自寫下《觀拔河俗戲》的詩歌,來描述其宏大的聲勢和場面。與拔河不同,走鋼絲則是單人表演,強調平衡的技巧,這也受到唐玄宗的欣賞。為此他專門在御樓設繩技,還將一個寫出《繩伎賦》的衛士提拔為參軍。

唐玄宗是開元盛世的開創者,他曾經是一個勵精圖治、有着宏大抱負的英主,同時他也是一個多才多藝、愛好廣泛的玩主。晚年的玄宗耽於逸樂、沉溺聲色、寵信奸佞,最終導致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致使唐王朝走上了不可逆轉的衰亡之路,足見「逸豫可以亡身」。

視頻 

《歷史其實很有趣》 - 2016.01.17妙談唐玄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