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松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松草

中文名稱:唐松草

二名法: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

科:毛茛科

屬:唐松草屬

種:唐松草

唐松草(拉丁學名: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山坡或山溝林下陰濕處。根入藥,有解毒消腫、明目、止瀉等作用。

歐洲唐松草T. aquilegifolium L. 分布於歐洲,與唐松草的區別在於瘦果梨形,基部漸變細成細長的心皮柄。

信息

拉丁學名: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 Linn. var. sibiricum Regel et Tiling

別稱:草黃連馬尾連黑漢子腿紫花頓土黃連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亞科:唐松草亞科

族:唐松草族

亞屬:唐松草亞屬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全株無毛莖直立,有分枝。

葉互生;葉柄長4.5-8cm,有鞘;托葉膜質,不裂;基生葉在開花時枯萎;莖生葉為三至四回三出複葉;葉片長10-30cm,小葉草質,頂生小葉倒卵形或近圓形,長1.5-2.5cm,寬1.2-3cm,先端圓或微鈍,基部圓楔形或圓形,3淺裂,裂片全緣或有1-2牙齒;側生小葉多斜楔形,葉背面脈稍隆起;上部葉幾無柄。

單歧聚傘花序傘房狀,分枝多,有多數密集的花;花兩性,花梗長4-17cm,萼片4,花瓣狀寬橢圓形,長3-3.5mm,白色或淡紫色,時落;花瓣無;雄蕊多數,長6-9mm,花絲上部寬下總結線狀,花葯長圓形,長約1.2mm,先端鈍;心皮6-8,有長柄,花柱短,柱頭生於腹面。

瘦果倒卵形,長4-7mm,有3條寬縱翅,基部變狹,果柄長3-5mm,宿存花柱甚短。花期6-8月,果期7-9月。[1]

生長環境

唐松草生海拔500-1800米間草原、山地林邊草坡或林中。適應性強,喜陽又耐半陰。生長在林下或草甸的潮濕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排水需良好。較耐寒。

產地分布

唐松草在中國分布於浙江(天目山)、山東、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在朝鮮、日本、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繁殖方式

唐松草用播種或分根繁殖。幼苗需遮陰,分根繁殖在早春,當年即可開花。制種多做二年生栽培,第一年育苗,秋季移栽定植,第二年收貨,可節約用地,降低成本。

育苗播種

北方5月中旬育苗,苗床選擇土質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地塊,施農家肥3500-4000kg/畝。深翻混勻做畦,畦寬1.2-1.5m,高8-10cm。種子點播或撒播,條播時橫向開播種溝,溝深2cm,行寬6-8cm,種子間距8cm。播後覆細沙土,厚度1-1.5cm,保持土壤的濕潤。撒播時落水撒播,播種後壓實床面,然後蓋土。

定植管理

早秋定植,制種基地選擇在海拔1000m以上的冷涼山區,圖紙肥沃、疏鬆、排水良好。以基肥為主,施腐熟農家肥3500-4000kg/畝,過磷酸鈣30kg /畝。露地地壟栽培,株距20-25cm,行距40cm,密度6000-8000株/畝。定植後灌水,追肥1-2次。幼苗根部培土,秋末控制灌水,封凍前灌水越冬,植株覆蓋麥草或樹葉防寒,翌年4月撤掉防寒物。灌返青水,植株現蕾時結合灌水追肥。

採收留種

唐松草6月下旬開花,9月初種子成熟。種子成熟後極易脫落,應及時採收。收穫時,將結有種子的花枝一同採下,放入布袋中,置於陽光下曬乾。用木條輕輕敲打脫粒,清除雜質,放在通風乾燥處保存。

價值

觀賞價值

唐松草莖葉舒展有度,細膩雅致,且有白霜;花小繁密,花萼、花絲披散,風姿雅麗。在林下叢植或點綴岩石之旁,無不相宜。亦可盆栽。

藥用價值 [2]

別名白蓬草草黃連馬尾連土黃連

出處:《晶珠本草》記載:吉合覺清熱解毒。《如意寶樹》記載:吉合覺清熱,治疫疽。《形態比喻》記載:吉合覺為消炎藥之王,生長在陽山石崖下,莖長微黃,葉狀如玉瓶碎片,花狀如金色的豆莢,花蕊象蓬鬆的麝毛;果實狀如香旱芹籽(藏藥音譯名:斯拉嘎保),果尖狀如鐵鈎;根黃色含紅色汁液,味微苦,功效清熱解毒,分清濁,為清諸熱的甘露。讓鈞多吉說:吉合覺清熱。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唐松草的根及根莖。

性狀鑑別:乾燥根莖上端有多數蘆頭,每個蘆頭粗約4mm,基上殘留莖苗痕跡,並常包,有鱗葉薄片。根莖長形,外表棕褐色腹面密生成束的鬚根,形如馬尾;鬚根長13~25cm,粗2~3mm,外表紅黃色或金黃色,有光澤,具縱向細紋,老栓皮及皮層往往呈環節狀脫落,尚未剝落者,以手搓之即脫。體輕,質脆易斷。根莖斷面外圈棕褐色,內有黃色的木質心;鬚根斷面深黃色,外表為一薄層金黃色的外皮。氣微,味微苦。

化學成分:本品鬚根中含有小檗鹼(berbe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N-去甲唐松草替林(N-desmethylthalistyline)及5-氧-去甲唐松草替林(5-O-demethylthalistyline)。

藥理作用:小檗鹼具有抗菌作用,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貝加爾唐松草總生物鹼有抗腫瘤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心;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主熱病心煩;濕熱瀉痢;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癰腫瘡癤

:內服:煎湯,5-10g;或製成糖漿。外用:知量,研末調敷。

製劑:丸劑。

複方如意珍寶丸:藏紅花35g,豆蔻35g,丁香35g,香旱芹35g,黑種草35g,金礞石35g,螃蟹35g,訶子35g,毛訶子35g,甘草40g,短穗兔耳草40g,乳香40g,決明子40g,黃葵於40g,肉豆寇60g,天竺黃10g,草果10g,珍珠100g,牛黃50g,氂牛角500g,余甘子50g,麝香30g,白檀香30g,沉香30g,紫檀香400g,肉桂皮25g,廣木香20g,青木香20g。蓽茇35g,高良姜35g。粉碎成細粉,加適量水泛丸,乾燥,即得。早晚各服1次,每次1.5~2g。用於中風神經性的腰腿痛,白脈病。

摘錄《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唐松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唐松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