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朝花鈿的由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朝花鈿

來自網絡的圖片

唐朝花鈿的由來古裝劇中很多女子額頭、眉心間都或繪或貼一個花鈿,使她們多了一份風情,將她們映襯得更加動人,可以說花鈿是古代女子妝容的重要組成部分。[1]

關於花鈿的起源,民間流傳着許多傳說,有關文獻記載最早出現在秦始皇時期,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臉上亦有階梯狀的三排圓點。花鈿發展到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到了宋代,淡雅之美興起,濃艷風格的花鈿逐漸失寵,至元代,花鈿終於淡出了女子的妝檯。

民間傳說總是比歷史來的有趣些,關於花鈿的傳說,最動人的要數「梅花妝」了。據《太平御覽》記載,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某年正月初七倦臥於含章殿下,殿前一株梅樹,風起花落,一朵梅花正好粘在壽陽公主額前,無論如何都揭不下來。三日後,梅花被清洗下來,壽陽公主的眉心卻留下了五個花瓣的印記。宮中女子見壽陽公主眉心烙上梅花印更加美麗,爭相效仿,剪梅花貼於額頭,「梅花妝」便是由此而來。

關於「梅花妝」,唐朝有另外一種傳說。據說,武則天將上官婉兒視為心腹,整日讓上官婉兒伴隨左右,甚至在與情人張昌忠談情說愛時也絲毫不避諱她。時間一長,上官婉兒被張昌宗的美貌所惑,與之私下調謔,被武則天撞見。武則天大怒,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並且要將上官婉兒處死,張昌宗替其跪求,才得以赦免。

因為額頭留下一小塊疤痕,上官婉兒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遮掩,誰知卻襯的上官婉兒愈發嬌媚動人。宮人皆以之為美,開始在前額點紅效仿,「紅梅妝」成為流行。

花鈿除了可以貼於眉間之外,還可以貼在頰邊酒窩處,稱之為面靨。面靨起源於後宮妃嬪,最開始的時候是用在酒窩處點面靨來告知女官自己來了月事,女官看見後就將其排除在侍寢名單之外。後來,面靨妝逐漸演變成一種妝容。

貼花鈿可不是女子的專屬權利,有時候男子也會貼花鈿,例如《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成佛後,便在額間貼上花鈿,用以他們已經褪卻凡身、立地成佛。[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