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唐朝的那半邊天(周淑娟)

唐朝的那半邊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唐朝的那半邊天》中國當代作家周淑娟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唐朝的那半邊天

上官婉兒以智慧的風韻和優雅的氣度,以深不見底的政治智慧和無與倫比的女性魅力,款款走進男人世界。武則天披荊斬棘大刀闊斧的勇氣,以犧牲親情奪取權杖的狠毒,緩緩控制男人世界。她們之所以走得慢,是因為她們懂得欲速則不達,男人的世界得慢慢接受女政治家和女皇帝。在和男人的相處上,武則天是那麼困惑,那麼糾結,因為歷史上沒有經驗可循,現實里沒有肩膀可靠。

無論你怎樣地真誠,誠信,所有的男人都選擇離你而去。無論你怎樣地努力,上進,他們都選擇在遠處打量你。於是,你被非議,被好奇,被想入非非,被污言穢語

不出成績,男人看不起你,嫌棄你不夠優雅,不能舉案齊眉。太過優秀,男人容不下你,討厭你太過強大,不會小鳥依人。平庸的女人,男人不看你,因為你不具備當小三的危險和誘惑。傑出的女性,老公不容你,因為你是小三最害怕最躲避的女人。

放低姿態,是否能獲得幸福?學會示弱,是否能被人呵護?答案是確定的——不能。只能往前走了,有多遠走多遠。只能進行自我救贖了,有多強就多強。至於途中的無助與寂寞,比起無力與怨恨,鮮血和熱淚,要輕鬆寧靜得多,也安全幸福得多。

有點理解武則天和男人的關係了。初時,她和所有的男人保持親密的關係,用她的美貌和智慧,換來了地位和權力。第一任老公李世民,第二任老公李治,四個兒子弘賢顯旦,在她的生命里興致勃勃,熱氣騰騰。很快,興致全無,冷氣襲來。因為一句預言,李世民長期冷落她,因為一件小事,李治倉促要求廢后,似乎他們從來就沒有恩愛和激情。

丈夫如此,兒子尤甚。四個兒子不用劈山救母,不用寒窗苦讀,卻和艱苦創業的母親格格不入,貌合神離,直至動刀動槍,血色瀰漫。長子李弘指責她,次子李賢激怒她,三子李顯無視她,最小的李旦疏遠她,似乎他們就根本不知道母親懷抱的溫暖和氣息的香甜,似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母親的奮鬥到底為的是誰,庇護的到底是誰。

有救母的兒子,有弒母的兒子。這世界,什麼樣的母子都有,什麼樣的母子關係都存在。武則天庇護着兒子們,兒子們卻劍拔弩張;白娘子和三聖母沒能養育兒子,卻被唯一的兒子救出苦海。母子間,總是有血有淚,有愛有恨。

既然兒子替敵人伸張正義,既然男人如此朝三暮四,武則天便選擇了江山和權杖,那些給她安全感和表現欲的東西。為了江山,武則天失去了骨肉,丟掉了人性,所以她才更愛江山更離不開江山。江山給她安全感,也給她證明自己的舞台。兒子們要奪江山,自然就是她的敵人。殺害兒子時,她痛苦不堪卻堅決果斷,因為她既是母親,更是皇帝。

丈夫和兒子成了敵人,幫助他們的人也是敵人。起草廢后詔書的上官儀被滿門抄斬,成了政治鬥爭和夫妻爭鬥的犧牲品。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婉兒倖存下來,在武則天身邊度過了大半人生,那樣輝煌,又那樣苦痛。武則天和上官婉兒既是盟友,又是敵人,那麼親密,又那麼戒備。

男人給予武則天的權力,她再賞賜給她所喜歡的男人,或者,尊重傾慕她的男人。曾經的江湖藝人馮小寶、後來的白馬寺主持薛懷義,走進了武則天的權力世界和欲望天空。薛懷義以他男人的氣概幫助武則天登上了皇帝的龍椅,也以他男人的驕橫火燒了武則天的明堂和天堂。薛懷義燒掉了武則天的氣勢和權威的象徵,也把武則天的愛意和縱容化成灰燼,女皇武則天暗中授意女兒太平公主棒殺了這個帶給她無限激情和熱烈的男人。

無論她如何強大高昂,怎樣駕馭世界和男子,無論她怎樣垂簾聽政,怎樣做至高無上的女皇,她都是一個弱者,一個女人。死了只是李治的附屬和家屬,否則便無葬身之地,不能享用子孫後代的廟堂祭祀,活着只是顛覆李唐王朝的罪人和惡人,就連她的兒子們都來譴責她、逼迫她,甚至謀殺她。

愛江山的美人,做皇帝的女人,和男人從親密愛人到劍拔弩張,從占領皇位到被逼退位,武則天和男人是如此依賴又如此糾結。最小的兒子李旦三次懇請母親登基,成就女人的霸業,二次做皇上的李顯雖然鼓足勇氣逼迫年邁的母親退位,卻也維護母親的尊嚴和名譽,讓母親壽終正寢,和李治安葬在一起。

一座無字碑,是武則天的智慧和通透。不然,能寫什麼?誰會來寫?沒有定論的夫妻關係,沒有評價的母子關係,真是再好不過了。武則天的晚年是荒誕的,但死前卻是清醒的,清醒到一字不留,一句話不說。也許,是無可奈何。也許,是最高智慧。

[1]

作者簡介

周淑娟,女,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