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昌鎮

中文名 : 唐昌鎮

所屬地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

唐昌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位於上風上水的城西龍頭核心地位,原名崇寧縣,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始建於唐儀鳳二年,改曰周昌,尋復曰唐昌,五代梁改曰歸化,後唐復故,晉改曰彭山,漢又復故,宋改曰永昌,崇寧元年始改曰崇寧,明清皆屬四川成都府,清屬四川西川道。

2017年2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站獲悉,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郫都區德源鎮等11個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的批覆》已正式下發,郫都區11個鎮將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

根據批覆,成都市郫都區將在德源鎮團結鎮安靖鎮三道堰鎮古城鎮新民場鎮安德鎮唐昌鎮友愛鎮花園鎮唐元鎮等11個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街道辦事處與鎮政府合署辦公,實行"兩個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駐地和所轄區域範圍與鎮相同,並嚴格按照國務院"約法三章"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

2019年11月21日,入選第三批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名單。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24號):撤銷唐元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唐昌鎮管轄,唐昌鎮人民政府駐梧桐路118號。 [1]

鄉鎮介紹

1949年解放後,1958年撤縣劃入郫都區,歸溫江行政專區轄。古稱川西最富裕的上五縣溫、郫、崇、新、灌,其中的"崇"即是崇寧縣,也就是今天的唐昌鎮,地處郫都區、彭州、都江堰三市、縣接壤中心和成都市府南河上游生態保護區,為成都府南河上游生態綠色屏障,是成都市城鎮建設重點鎮和成都西部商貿重鎮,也是各路商家投資熱點,屬成都市第二經濟圈區域。是連接綿陽彭州至都江堰的重要交通要道,素以歷史文化悠久、生態環境優美譽稱。

全鎮幅員面積49平方千米,轄5個居民委員會,18個村民委員會,人口48633人(2017年)。駐鎮單位有四川電器股份公司,省郵電印刷廠,省委組織系統幹部培訓中心,省農科院茶葉研究廳,移動、聯通、電信通信公司等108個。

建制沿革

3000多年前,一支疲倦的隊伍,艱難的從松茂高原來到了川西平原。他們沿着松茂古道,越過九峰山來到海窩子湔水河谷地帶,然後沿着天彭門經豐樂、桂花、慶興的淺丘,來到了沃野的唐昌。

春秋戰國時期,強秦遣張儀、司馬錯帶領大軍攻入蜀中,滅了"開明"王朝。 為了對付開明王朝的殘餘勢力,大批從秦移民遷入蜀中,公元前310年冬開始修築成都城、郫城。 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蜀中豐富的出產為此後秦剿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秦以秦人為蜀守,掌握大權,秦對已經滅掉的"開明"政權採取懷柔政策,陸續分封蜀王后裔為蜀侯。但蜀王后裔不甘心臣服,武裝叛亂時有發生。 秦惠王時候,蜀侯通國、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和二十二年(前285年)時蜀侯惲、綰均因武裝叛亂反對秦而被消滅。這種不穩定一直延續到漢朝初年。

漢時仍然對蜀先民採取安撫政策,漢朝派遣著名文學家、資中人王褒到唐昌等地祭金馬碧雞可以窺見其中端倪。王褒字子淵,是漢代著名詞賦作家,有洞蕭賦等傳世。漢時蜀中交通異常不發達,以至唐時李白都還在感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王褒四海沿人工運河上溯到的唐昌。

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河流生長着魚鱉類水生物,他們欣喜若狂,在唐昌這塊土地上過起了愜意的生活,這就是古蜀先民。在經歷了蠶叢、魚鳧、杜宇時代,他們漸漸從魚獵生活過渡到農耕生活,杜宇教民:"田於湔山",唐昌肥沃的土地,使農耕文化得到了發展。

因此早在3000多年前,古蜀人在杜宇王朝就從松茂高原,經豐桂淺丘地區進入唐昌地區,唐昌肥沃的土地、優良的自然環境使古蜀人從漁獵生活向農耕生活過渡逐步得到了發展。

唐朝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唐朝政府分九隴、導江、郫縣三地設唐昌縣。唐昌正式建縣,初稱唐昌縣,取大唐昌盛之意。其中原因之一是唐朝初期,吐蕃贊普帶兵20萬直抵松潘西境,川西震動,唐昌設縣,可以作為屏障,保護成都,防禦經茂汶越九頂山南下的吐蕃兵進攻。 唐代唐昌經濟生活中的"草市"曾被中國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載入《中國通史》。 唐朝咸通年間(公元860-873年),唐昌縣城有了集鎮的雛形,生產發展,出現了繁榮景象。

宋朝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唐昌改名為崇寧縣。

元朝,赤魯不花做崇寧縣知縣,正式修築城牆。

明朝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朱悅燇封在崇寧縣做崇寧王。因此城牆均加冠戴帽,街道對正不偏斜,以體現王者大氣。

1958年,崇寧撤縣,併入郫縣。 近有日本學者把唐昌和西安一併作為唐朝文化現象的遺存來研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