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廷樞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廷樞

來自搜狗網 的圖片

唐廷樞(1832年5月19日-1892年10月7日),初名唐傑,字建時,號景星,又號鏡心,生於廣東香山縣唐家村[1]。中國實業家,近代中國航運先驅人物,清代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2]

1851年,唐廷樞任中國香港巡理廳翻譯。1861年,在恰和洋行代理,生意兩年後接任總買辦。1863年至1873年,他開始投身中國近代航運事業。後入主招商局後,迅速擴大了經營業務,使招商局在外國航運企業的排擠下站穩了腳跟。1892年10月7日,逝世於天津[3]

上海《北華捷報》發表文章,讚揚他的一生代表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他的死,對外國人和對中國人一樣,都是一個持久的損失。」

快速導航;詞條圖冊

中文名 ;唐廷樞

民族 ;漢族

逝世日期;1892年10月7日

身份 ;實業家、慈善家

別名 ;唐傑

出生日期;1832年5月19日

出生地 ;廣東廣州府香山縣唐家灣[2]

主要成就;創辦中國第一家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

創辦第一家煤礦開平礦務局

創辦第一家較具規模的保險公司仁濟和保險公司

主持修建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唐山胥各莊)

主持鑽探出第一個油井

主持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電報線

展開

目錄 1人物生平 2主要成就 經商 輪船招商局 開平礦務局 唐胥鐵路 唐山細棉土廠 官僚支持 背景 聲望 3後世影響 貢獻者 影視作品 中國第一 4衍生作品 相關影視劇 個人評價 5詞條圖冊

1人物生平

唐廷樞

唐廷樞,號景星,亦作鏡心,出生於1832年5月19日,廣東省珠海市唐家鎮唐家村人。珠海鄰近澳門、香港,中國近代早期的買辦很多都是從這裡產生的。唐廷樞和他的胞

兄唐廷植(茂枝),族兄弟唐瑞芝、唐國泰(翹卿),都是當時聞名的買辦人物。而他的侄兒唐傑臣和侄孫唐紀常,也繼承了他們的職業。單是怡和洋行一家,從唐廷樞經唐

廷植、唐傑臣到唐紀常四任買辦,為時達半個世紀以上。

唐廷樞少年時期,曾在香港的馬禮遜教會學堂接受過6年(1842~1848年)的教育,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備受社會推崇,很多在外國洋行任職的買辦經常上門求教。唐廷樞

1851年在香港巡理廳任翻譯,1856年在香港大審院任正翻譯。在當翻譯期間,唐廷樞用了三年的時間,編譯出一部《英譯集全》,共六卷,這部書後來被公認為中國第一部漢

英詞典。

2主要成就

經商

1858年,26歲的唐廷樞轉行投身商業經營和資本積累活動,在香港投資了兩家當鋪。當時上海棉花出口貿易興隆,他便從事棉花生意,獨自經營的修華號棉花行,成為外國洋

行收買中國棉花的代理機構,與怡和洋行發生業務關係。1861年,唐廷樞全力為怡和洋行代理生意,兩年後接替買辦,由於經營洋行有方,經濟實力迅速增長,成為上海著名

的棉花洋行。隨後在擔任怡和買辦期間,不斷擴大洋行的經營領域,開展收購絲茶、航運、口岸商貿等洋行業務,還投資當鋪,經營地產,運銷大米、食鹽,涉足內地的礦產開採。

唐廷樞(中)

由於唐廷樞管理才華出眾,被怡和洋行派往中國各城市開疆闢土,了解並掌握了資本主義國家在航運和保險方面的運作業務知識。他和怡和前任買辦林欽合夥開設茶棧。為適

應洋行收購茶葉的需要,他先後投資上海3家錢莊,以周轉他的商業資金。為了買辦業務和自營商業的兩種需要,他又在洋行之中,設立了自己的事務所。為與整個對外貿易發

生聯繫,他又建立起一套類似事務所的同業公所。上海絲業、茶業等3個與對外貿易關係密切的同業公所,在1868年以前相繼建立。唐廷樞和徐潤等人則是這3個機構的董事,

是主持這些行業機構的核心力量。

隨着自身經濟實力的增強,唐廷樞開始參加外國在華企業的附股活動。他在進入怡和以後的第五年,就附股于洋行經營的諫當保險行(CantonInsuranceOffice)。在華海輪船

公司中,他是最大的股東之一。這個公司的第期股本1650股中,他一人購買400股,占公司股本的近1/4。他不但進入了該公司的董事部,而且擔任了公司的襄理。他的附股活

動,並不限於怡和洋行的企業,也附股於1867年成立的公正輪船公司(UnionSteamNavigationCo.)和1868年成立的北清輪船公司(NorthChinaSteamerCo.)、美國瓊記洋行

(AugustineHeardandCo.)的蘇晏拿打號(Suwonada)輪船和兩家小洋行——馬立司洋行(MorrisLewisandCo.)和美記洋行(MullerH.andCo)的船隊。1870年,他又投資創

辦了上海仁濟醫院,這是上海第一家、也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家西醫醫院。

唐廷樞不但自己附股於外國企業,而且還為外國洋行吸收了許多買辦和商人的資本,盡他最大的努力拉攏外國洋行在中國的生意。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他的額外收入,而且

使他能對其所代表的中國股東,施加他的老闆所希望發生的影響。對英商怡和洋行來說,「唐景星簡直成了它能獲得華商支持的保證」。美國旗昌洋行的老闆說,唐廷樞「在

取得情報和兜攬中國人的生意方面……都能把我們打得一敗塗地」。

輪船招商局

1873年,唐廷樞離開了怡和洋行,參與李鴻章改組輪船招商局。李鴻章委任唐廷樞為首任總辦(局長),徐潤為會辦,唐、徐二人是擁有實權的一二號人物。而輪船招商局是

「官督商辦企業」,企業由商人出資,合股的資本為商人所有,企業在政府監督之下,盈虧全歸商辦,與官無涉。[4]

上任後,唐廷樞對輪船招商局進行了改組,提出以西法經營,推出合股投資體制,實施股份轉讓,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使招商局的股值一年之內翻了一倍半,開中國內地股

市之先河[3]。唐、徐二人自己率先入股。在第一期的100萬兩股本中,徐潤議價前後認股48萬兩,唐廷樞個人至少有8萬兩,還把自己原來附入洋行的輪船「南潯」帶入局中經

營。在唐、徐的影響下,一些香山買辦入股,股資達五六十萬兩。

招商局成立後,原本由旗昌、太古、怡和三家英美洋行瓜分長江內河航運的壟斷局面被打破。經過第一輪價格戰後,規模最大的旗昌輪船公司虧損越來越嚴重,到1876年,旗

昌的老闆有了出售在華全部產業的念頭,最後招商局以220萬兩的價格收購旗昌的資產,這是中國近代工商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原本只有11艘輪船、資本額僅75

萬兩的輪船招商局擁有了29艘輪船,成為中國水域上最重要的一家航運公司。

經過幾年的努力,招商局不僅擁有了長江和沿海航運的大部分市場,還在菲律賓、泰國設立分局,拓展了南洋運輸業務,同時遠航英國、日本、新加坡、夏威夷和美國本土。

招商局成為中國當時最大的輪船企業,經營的輪船由最早的3艘增加到30多艘。唐廷樞為了開展碼頭貨棧和輪船保險業務,與徐潤等人先後創辦長源泰、長發兩個貨棧及仁和、

濟和兩個保險公司,成為中國人自辦保險公司的先導。

他活動的圈子和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從1873年起到1876年止,唐廷樞的活動主要在輪船招商局。1876年他受李鴻章的委派,開始籌辦開平煤礦,1885年以後,則完全脫離

招商局,專管開平煤礦。唐廷樞是和他的親密夥伴、寶順洋行的買辦徐潤同時進入招商局的。在他們入局以前,招商局在經辦漕運的朱其昂的主持下,資本招徠進展甚微,籌

辦經年,其資本(包括官款在內)不足20萬兩。而唐廷樞和徐潤一經接手,就立刻將資本擴大為100萬兩。唐廷樞不但有自己的投資,而且把原來委託洋行經營的輪船,也搭附

局中營運。他們和商業界有着廣泛聯繫,所以,招商局的投資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普遍的反響。著名的上海實業界人士經元善曾說:「唐、徐聲望素著,非因北洋增重。唐之

堅忍卓絕,尤非後來貌為辦洋務者可比。」由此可見一般。

隨着洋務派官僚企業活動的擴大,唐廷樞在洋務派官僚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1876年間,唐廷樞為洋務派官僚進行了頻繁的活動。他一方面接受福建巡撫丁日昌的委託,

籌辦福建、台灣兩地的洋務;另一方面,又受李鴻章的委派,積極籌辦開平煤礦。與此同時,他在招商局也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收買了美國旗昌輪船公司的全部財產等

等,使招商局的經營地盤和經營實力不斷擴大,成為清洋務實力最大的輪船公司。[3]

開平礦務局

1876年11月,唐廷樞受李鴻章的委派,擔當了籌辦開平煤礦的重任。為解決輪船招商局和北洋艦隊的用煤問題,44歲的唐廷樞帶領英國礦師馬利師等由天津到開平,連續幾日

騎毛驢或步行,在開平、古冶、鳳山、橋屯一帶,考察煤窯、鐵石情況。深入到小煤井裡觀察煤層的貯存形態,並帶回煤塊和鐵石樣品,寄給英國有名的化學師施賴禮、戴爾

進行化驗。

1877年10月,唐廷樞擬定了開平礦務局招商章程十二條。章程規定:開平礦務局專營煤鐵,擬集資80萬兩。善於股份制運作的唐廷樞,以招股方式籌得白銀100萬兩,從外國購

買先進設備,請來外國工程師和領工。1878年7月,開平礦務局正式成立,唐廷樞任總辦。這個煤礦從勘察礦址、擬定計劃、購買設備、招集資本到正式開採,都是唐廷樞一手

經辦。在19世紀末期開平煤礦的年產量曾達到78萬噸,總資產增長五倍,成為中國第一個西法採煤煤礦。

開平煤礦是唐廷樞一生所經營的企業中歷時最久的一個。當時中國用煤幾乎完全依靠進口,開平礦生產的煤炭,很快占領了大半個華北市場,成為北洋水師的重要經濟來源。

開平煤礦的建成使我國的煤礦開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藝系統,在關鍵環節上實現了機器生產,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近代煤炭工業的發展,開平煤礦也是當時中國十幾家官督商

辦煤礦企業中經營最有成效的一個。直到今天,在開平礦務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開灤煤礦,仍是我國最重要的煤炭工業基地之一。[5][6]

唐胥鐵路

開平煤礦開採後,煤炭主要銷往天津,煤炭運輸主要靠馬車,這樣運輸能力不僅低下,運營成本也過高。唐廷樞便上書李鴻章,建議修築唐山至蘆台的一百里鐵路,1879年清

廷奏准,派英國工程師金達督修。只因辦礦資金不足,擬先築唐山至胥各莊這一段,這是我國第一條自建鐵路——唐胥鐵路。1881年底,唐胥鐵路正式投入使用。當時因朝廷

內的保守派上奏慈禧,稱鐵路會「震斷龍脈」,所以不能用機車,而用騾馬牽引充當火車頭,在鋼軌上拖曳煤車,被稱為「馬車鐵道」。

次年,由於開平煤礦的全面投產,牽引力小、速度慢的馬車鐵道不能滿足運輸的需要。1881年,在唐胥鐵路開工建設之際,唐廷樞創辦了唐胥鐵路修理廠,這是中國第一個鐵

路工廠,今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的前身。修理廠建廠初期就製造出了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龍號」機車。這台機車在唐廷樞的主持下,由工程師金達同中國工人一

道於1881年完成。「龍號」機車的上軌運行,標誌着在我國的鐵路上開始了行駛機車的歷史。但頑固勢力卻連奏彈劾,攻擊機車行駛「震動東陵」,「噴出黑煙,有傷禾

稼」。不久,機車被勒令禁駛。又是唐廷樞力謀疏通籌劃,並於1882年6月,邀請一批官吏乘坐由火車機車牽引的車輛,用以證明機車的效率、安全和可靠。之後,清政府默認

了機車的行駛。1886年,開平礦務局商董上書李鴻章,要求把鐵路從胥各莊展築至閻莊。李鴻章准奏,並成立了由伍廷芳任總理、唐廷樞任經理的開平鐵路公司,隨即收購唐

胥鐵路。從此,唐胥鐵路脫離開平礦務局,實行路礦分營。

唐山細棉土廠

由於軍事工業和民間工業發展較快,致使水泥需求量日增。而當時國內使用的水泥卻全部依賴進口,價格昂貴。為滿足國內對水泥的需求,唐廷樞於1889年創辦了唐山細棉土

廠,即唐山啟新水泥廠的前身。早在開辦開平礦務時,唐廷樞就了解到唐山的灰石可用作制細棉土的原料這一情況,但對當時尚無起色的開平礦務局來說,無力拿出資金去支

持這項事業,所以,唐廷樞暫時把這一建廠計劃擱置起來。但他並沒有放棄行動,這期間,他調查走訪,深入研究,收取樣品,反覆實驗,並請英國細棉土化學師施禮達煉

驗,直到80年代後半期開平礦務辦有成效之時,他才終成夙願。1889年12月,他把多年的調研結果及籌股設想向李鴻章作了匯報。李鴻章指派他籌辦細棉土廠,於是,唐廷樞

開始了建廠的正式運作。

水泥原料主要是石灰石和粘土。唐廷樞決定使用唐山的灰石和廣東香山的泥土,因為二者「合煉製造細棉土為極佳,已無疑義」。在資本來源上,由軍械局各局、開平礦務局

和廣東香山地主各出2萬兩白銀。在成本核算和銷售方面,所有石、泥、焦炭價值,均按成本實報實銷;香山泥土的運輸,由礦局赴香港的運煤船轉至澳門,順便捎回,船費從

廉核算;細棉土廠按「生意辦法」辦事;造成的細棉土「先盡軍械所官用,提取其盈餘,再行發售民間銷用」。該廠聘請英籍工程師芬奇主管技術工作,他是一位有能力的化

學師。在他的主持下,工廠「製成了品質很好的水泥』,而且,在數量和成本方面也「都很令人滿意」,日產量近30噸。唐山細棉土廠是中國第一個立窯水泥廠,生產了中國第一桶機制水泥。

官僚支持

作為開平煤礦的附屬部分,中國自營的第一條鐵路——開平鐵路、中國自營的第一家水泥廠——唐山細棉土廠,也是在唐廷樞倡議和主持之下興辦的。這所煤礦為洋務派官僚

提供了他們所汲汲以求的「海防用項」,也為它的投資者提供了大量的收入。

洋務派官僚企業為唐廷樞不但提供了經濟上的利益,而且準備了政治上的進身台階。在唐廷樞進入招商局之前,他就已經取得了一個同知的頭銜,之後,他的官銜隨着他在洋


務派官僚企業中的地位而上升,由同知升為道台,甚至得到「堪備各國使臣」的保舉。他的名聲在洋務派官僚中得到交口稱譽。李鴻章委他主持招商局,稱他『精習船務牛

意」,隨後委他主持開平煤礦,又道他「十開採機宜」,「胸有成竹」。而丁日昌在調他辦理福建洋務時,除了誇他「於各國情形以及洋文洋語罔不周知」之外,還稱頌他

「才識練達,器宇宏深」。在他60生辰之日,唐山礦區四十八鄉紳父老子弟「同送萬民牌傘」。

19世紀70年代以後,唐廷樞在洋行企業和洋務派官僚企業之外,又進一步擴展自己的企業活動。在進入招商局的前夕,他就曾在香港集資10萬元,「先租兩船,往來港滬」。

進入招商局以後,為了開展碼頭堆棧和輪船保險業務,他又和徐潤等人先後創辦長源泰、長發兩堆棧及仁和、濟和兩保險公司,開中國人自辦保險公司的先導。進入開平礦務

局後,他仍然不忘堆棧碼頭業務,於1890年和鄭觀應等集資在廣州修建輪船碼頭,運銷開平的煤炭。在開平礦務局期間,他在礦業和工業的投資方面進行了許多試探,其中有

1883年與買辦李文耀試辦之熱河承平銀礦,1887年和1888年與徐潤先後勘察的平泉銅礦和遷安鐵廠,以及1889年從香港華僑商人何獻墀(崑山)手中接辦的廣東天華銀礦。就

在他逝世的前一年,還邀約鄭觀應計劃經營造紙廠。而在他逝世的當年,又和徐潤等人籌辦熱河的建平金礦。在他參加這些資本主義企業活動之前,他已經對一家有發展中國

資本主義傾向的報紙——《匯報》,給予經濟上的支援。這家報紙是他小時候的同學、中國第一個留美博士容閎創辦的。

1892年10月7日,唐廷樞逝世於天津。當時上海《北華捷報》發表文章,讚揚他的一生標誌着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他的死,對外國人和對中國人一樣,都是一個持久的損失」。

背景

唐廷樞

在進入怡和以前,唐廷樞就從事商業活動。進入怡和以後,他一方面為怡和經理庫款,收購絲茶,開展航運,擴大洋行勢力於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一方面繼續從事自己的商

業活動,大量附股于洋行經營的保險,航運企業,並為洋行企業吸引大量的華商資本,擴大洋行勢力。

1873年,唐廷樞離開怡和洋行,參加李鴻章主持的輪船招商局的改組工作。這是唐廷樞一生活動中的重要轉折,從此成為洋務派官僚的有力助手。擔任輪船招商局總辦的唐廷

樞,為這個洋務企業招徠了大量資本。他不但自己投資,而且把原為中國商人所有而委託洋行經營的輪船,也轉搭招商局營運,在他的主持下,招商局的營業狀況,有了頗大的起色。

1876年,他又受李鴻章的派遣,開始籌辦開平煤礦。這是唐廷樞一生所經營的企業中歷時最久的一個。從勘察礦址,擬定計劃,到籌集資本,正式開採,都由他一手主持。這

個礦的年產量,在19世紀末期曾經達到78萬噸,為當時所有的官商煤礦所不及。作為它的組成或附屬部分,還有中國自營的第一條鐵路──開平鐵路和中國自營的第一家水泥

廠──唐山細棉土廠,也都是在他的倡議或主持下興辦的。隨着企業活動的擴大,他的聲譽也日益提高。李鴻章稱讚他既「精習船務生意」,又「於開採機宜」「胸有成

竹」,並給他以「備堪各國使臣」的保舉。在經營洋務企業的同時,他還進行許多任務礦企業的試探。但大部分半途而廢,收效不大。

中國近代洋務運動,有一點卻是大致可以明確的,即洋務運動總是順應了振興圖強的時勢,做了一些「富國強兵」的實事,為國家留下了一份遺產。尤其是參與其事的一些實

業家,他們殫精竭慮,篳路藍縷,開闢新徑,為民族建過「功」,立過「業」。他們的精神品格,有啟迪來者、激勵後人的作用。

聲望

中國現代煤炭工業,始於1876年在河北開平創辦的第一座煤礦——開平唐山煤礦。唐廷樞的名字,對今的普通觀眾來說,也許十分陌生,但由他經營開採的中國第一座煤礦,

由他主持修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卻讓國人從此得享現代化的能源和交通之惠。我們又何曾想過,當年開採第一座煤礦、建造第一條鐵路的人們,曾經遭遇過何等樣的艱難險

阻,曾經作過何等樣的奮鬥和犧牲。1881年6月9日,龍號機車開始在唐胥鐵路上運行。據史料記載,其「運輸之力,陡增十倍」。但是清政府中的頑固派卻以機車行駛「震動

東陵,先王神靈不安」為由,連上彈章,清政府忙下令禁止使用。後來,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竭力奔走,並邀請一批官吏、大臣乘坐火車驗證,證明安全可靠,才又允許機車行駛。

僅就唐廷樞創辦開平煤礦所碰到一些障礙來說,在今天看來也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當年卻可能震驚朝野。例如本劇開頭的清東陵地宮滲水事件,即使真有其事,也不值得

大驚小怪,原因可能是年久失修,可能是維護不力,也可能是地質的變化,就算是與周邊地區開採煤礦有關,也可以採取恰當的防護措施。但當時處理的結局,卻讓人匪夷所

思,啼笑皆非:朝廷主管衙門和地方官為避禍全身,上下勾結,把所謂罪責轉嫁到一個無辜的伍家窯窯主身上,致使窯主伍進財被保守的醇親王判「斬立決」,並以此為口

實,下令封窯,禁止煤礦開採,由此種下了無盡禍端。這與後來醇親王將地震說成是開平礦局機車行駛驚動了皇陵龍脈,以此為藉口,反對修築鐵路,如出一轍。

這些,都決不是單個的事件和偶發的情節,而是一種社會政治文化環境的象徵。雖然是一個具體的所謂「地宮滲水」事件,但在這個事件中,卻包含有無窮無盡的利害和算計、陰謀和陷阱,也包含有言說不清的愚昧和迷信、殘暴和專橫。唐廷樞和他的同仁們,就是在這樣的專制、野蠻、愚昧、迷信而又充滿權力角逐和利害紛爭的環境中,開始了中國近代煤礦、鐵路工業最初的現代化進程的。

3後世影響

貢獻者

唐廷樞的一生,對創辦近代民族實業,推動民族經濟發展,有過重要的貢獻。中國清末洋行買辦,洋務企業活動家。

唐廷樞家族的後人、80多歲的唐有淦老人曾傳述,唐廷樞50歲之後,經常返回家鄉熱衷公益。他曾對唐家灣修築碼頭進行嘗試,以小火輪開闢通往廣州與香港的航線。37年之後,孫中山在規劃《建國方略》時,將這個碼頭確定為唐家大港。

據記載,唐廷樞在天津病故後,其靈柩用輪船從上海運回到老家唐家灣。和唐廷樞的靈柩同行的有十三國商務官員的專船。當這支龐大的船隊在唐家前環海「一字排列」時,整個海岸都燈火通明。參加喪事的有近千人,十三國的駐津領事館在公祭日下半旗誌哀。

影視作品

2009年,由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灤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漢都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珠海市委宣傳部協助拍攝的24集電視劇《大龍脈》中央電視台播出,這是首次由珠海歷史人物形象展現在熒屏上。為科學地做好唐家灣古鎮的保護和開發,珠海市還公開徵求唐家灣的保護和發展方案。其中要建一個唐廷樞紀念館已經提交給有關部門研究決策。

這位「買辦第一人」在1873年脫下了洋行的「皮鞋」,穿上了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遞來的「布鞋」,出任輪船招商局總辦,對洋務派的官僚企業實施官督商辦,成為洋務運動的一員主將。

中國第一

說起唐廷樞,珠海人並不陌生。他創造了許多個「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家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家煤礦開平礦務局、中國民族保險歷史上第一家較具規模的保險公司仁濟和保險公司、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唐山胥各莊)、鑽探出第一個油井、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電報線……。唐廷樞對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唐廷樞逝世後,當時上海《北華捷報》發表紀念文章,讚揚他的一生為中國民族工商業所作的巨大貢獻,稱他的一生代表中國歷史上「一個時代」,「他的死,對外國人和中國人一樣,都是一個持久的損失!」唐廷樞在當時的影響可見一斑。

4衍生作品

相關影視劇 《大龍脈》 《大龍脈》 24集電視連續劇《大龍脈》,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近代中國這樣的一位優秀的實業家。本劇的中心情節,是圍繞唐廷樞受命開發開平煤礦,在開礦的過程中,提出建造鐵路,以及在實施過程中的種種矛盾、衝突展開的。這些矛盾、衝突,有的是來自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的好惡和權衡,有的是來自開明的恭親王和保守的醇親王之間的權力較量,有的則是來自親信幕僚的攛掇、謀劃,地方官吏的野蠻、愚蠢,當然,也有的是來自普通民眾的蒙昧和迷信、不滿和抗爭,包括來自內部的陰謀和算計、利慾和野心,以及代表大英帝國的怡和洋行所設置的陷阱,甚至還有李鴻章本人在關鍵時刻的動搖和背叛等等。本劇在這樣的一個錯綜複雜而又劍拔弩張的矛盾、衝突中,全力塑造了一個胸有大志、不畏艱險、篤誠務實的近代實業家唐廷樞的形象。

劇中的唐廷樞原本有一個信念:不求做大官,只求辦大事,搞實業。但後來發現自己的實業屢屢受挫,主要是因為各級官吏從中作梗,而要辦成一件事,又得藉助各級官吏手中的權力。在經受了一場無妄的牢獄之災後,感嘆自己已悟得先做大官才得以揮灑做大事的道理,因此請求賞賜黃馬褂做胡雪岩那樣的紅頂商人。這樣的舉動,不是說唐廷樞在經受挫折後,已改變初衷,屈身折志,只能說,在唐廷樞生活的那個時代和社會,官吏的權力傷及實業和人心,已經到了深入骨髓、足以讓一個正直的靈魂異化的程度。但唐廷樞畢竟是唐廷樞,雖有這種萬般無奈的憤激之詞,迫不得已的權宜之念,但終究沒有去做大官,而是竭盡心智,拚卻身家性命,去實現自己既定的實業理想。如果說大清朝真的有什麼龍脈的話,唐廷樞的這種精神,就是支撐國家社稷的龍脈、民族精神的脊樑。

個人評價

四十歲以前,唐廷樞讀過6年教會學校,當過10年英語翻譯,干過10年洋行買辦。他說得一口流利英文,編過學習英文的《英語集全》,熟悉外國人,通曉西方文化,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他是在西方文化浸潤中長大的。在學習西方文化、與西方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拓寬了視野,歷練了才幹,積累了財富,也看到了中國社會的許多弊端,看到了中國文化的不少短處。另一方面,他的愛國意識也在潛滋暗長。他不能容忍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欺凌,不能容忍洋人對華人的蔑視,不能坐看中國利權的喪失,不能坐視中國繼續地衰敗。

1873年,他做出常人難以理解的舉動,辭去已經駕輕就熟、待遇極為豐厚的怡和洋行買辦位置,就任成立不久、沒有任何起色的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他自己沒有細說。他的好友鄭觀應倒是說過其中的原委:有一次,唐廷樞乘船由上海返回香港,途中遇到風浪,其船避風,洋人船主限給每位乘客一壺水,約重一磅,飲用洗面均在內。船中有一百多頭羊,則滿桶水任其飲用。唐廷樞受此人不如羊的刺激,大為憤恨,從此萌發與洋人爭利的思想。他任職輪船招商局,目的之一就是挽回利權,與洋商爭利。

唐廷樞

魏源有一名言:「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唐廷樞將此名言落實到行動中。他負責輪船招商局之後,努力引進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增強招商局的商辦比重,擴大資本,加強管理,改善經營,使得業務大為擴展,不到十年,招商局已擁有江海輪船26艘,中國少溢出白銀不下數千萬兩。他主持開採開平煤礦,開創華商保險業,也都實行先進的管理制度,大獲成功。

唐廷樞既是著名的買辦,又是成功的民族資本家,還是卓有成就的愛國者!他在努力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強烈反對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欺凌;他在努力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對於官僚體制下的種種腐敗行為痛心疾首。其兄唐廷植的工作經歷、思想境界,亦與唐廷樞相似。唐氏兄弟是晚清極具研究價值的個案,雖然已經有了一些關於他們的研究成果,但還遠遠不夠。

5詞條圖冊 唐廷樞唐廷樞 參考資料: 1. 唐廷樞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4-25] 2. 唐廷樞:開平煤礦創始人

河北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7-19] 3. 唐廷樞少年家境貧寒 曾受命開辦洋務實業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7-26] 4. 百年招商局:從洋務運動求富到改革開放二次輝煌

新浪[引用日期2019-12-14] 5. 中國可無李鴻章,不可無唐廷樞

中國青年報[引用日期2019-08-02] 6. 唐廷樞的名字何以鐫進唐山歷史

唐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8-07] 詞條標籤: 近代史行業人物經濟人物歷史人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