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太宗與徐長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草藥是中醫預防治療疾病所使用的獨特藥物。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草藥,因此被稱為「藥皇」。很多中草藥都是先祖們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其療效並經過無數次反覆實踐,逐漸確立其藥效的。可以說是來源於生活,發展於臨床。同時中草藥中有很多都是藥食同源的,所以民間也有「食補」、「食療」的說法。


唐太宗徐長卿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有次外出打獵,不慎被蛇咬傷,病情十分嚴重,御醫們治不見效,於是張榜招賢,民醫徐長卿揭榜進宮。他把自己采來的「蛇痢草」煎好讓唐太宗每日服用兩次,再用藥液外洗。唐太宗第二天病情就有了好轉。連服三天後,症狀完全消失。李世民大喜,問徐長卿用的什麼藥,徐支支吾吾答不上話來。原來李世民被蛇咬傷後,就下了一道聖旨,誰說了「蛇」字,就要治罪。徐長卿自然不敢貿然應答。旁邊的丞相魏徵為他解圍說:「徐先生,這草藥是不是還沒有名字。徐會意馬上說「稟萬歲,這草藥尚無名字,請皇上賜名。」唐太宗不假思索地說:「徐先生用着草藥治好了朕的病,就叫』徐長卿』」,自此這個名字就傳開了。[1]

中醫觀點

徐長卿一藥在《常用中草藥手冊》中記載「祛風止疼、解毒消腫、溫經通絡。治療蛇毒咬傷、風濕骨痛、心胃氣痛、跌打腫痛、帶狀皰疹、肝硬化腹水、月經不調、痛經等。」


別名:石下長卿、別仙蹤、逍遙竹、英雄草、土細辛、九頭獅子草、竹葉細辛、鈴柴胡、生竹、一枝香、小對葉草、對月草、天竹、溪柳、蛇草、瑤山竹、黑薇、蜈蚣草、銅鑼草、藥王、對葉蓮、上天梯、老君須、香搖邊、搖竹消、搖邊竹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歸肝、胃經。

功效:祛風,化濕,止痛,止癢。用於風濕痹痛,胃痛脹滿,牙痛,腰痛,跌扑傷痛,風疹、濕疹。

主治:用於風濕性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腫痛、牙痛、胃寒氣痛、肝硬化腹水、經期腹痛、蕁麻疹、濕疹、毒蛇咬傷、癰腫瘡毒等。現代用於止痛及治療皮膚病、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瘧疾有效。

禁忌:體弱者慎服。

孕婦、兒童忌用。本品氣味芳香,入湯劑不宜久煎。用藥量不可過大。[2]

通過故事了解中草藥,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途徑。但是在具體使用這些草藥時,還應該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擇藥配方。

參考文獻

  1. 《名人用藥與中醫》
  2. 中醫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