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大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哥德堡大教堂矗立於一座名叫masthugget的山丘之上,它鮮明的標誌就是60多米高的教堂鐘樓。在山丘之上,基本可以鳥瞰整個哥德堡城市風景,尤其是港口碼頭盡收眼底。教堂是一座代表全國浪漫風格的北歐建築,已成為哥德堡的一個象徵。
哥德堡大教堂最早是在1633年建成,但是遭遇了兩次大火,兩次重建,現在這一座是在1816年重建的。教堂里很多裝飾都是金色的,聖台下邊有兩個金色的帶翅膀的天使十分漂亮。大教堂的男孩合唱團在此地頗有名氣,很多國家的合唱團都來這個教堂進行過交流。大教堂是哥德堡市民聚集的地方,瑞典的女外長被暗殺和亞洲海嘯以後,人們都到這裡來為死難者祈禱。作為哥德堡市的主教堂,這裡是遊客必到的地方。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