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啞柏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啞柏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地處周至縣西部。東鄰四屯鎮,南接翠峰鎮,西連青化鎮,北至渭河中心線與楊凌示範區和咸陽市武功縣隔河相望,總面積43.74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啞柏鎮下轄13個村(居),其中:4個社區、9個行政村。2018年,啞柏鎮戶籍人口51187人。2011年,啞柏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46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3億元,各類存款餘額8.5億元。[1]

中文名: 啞柏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

地理位置: 周至縣西部

面 積: 43.74 km²

下轄地區: 4個社區、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啞興村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406

氣候條件: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51187人(2018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在太白山下古名「太白鎮」,後以境內山亞於太白山,明代稱為「亞白鎮」,清雍正時名「亞柏」,清乾隆時又名「亞白」,民國元年(1912年)後再改名為「啞柏」。

建置沿革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後,名「啞柏」,隸屬二曲區。

1949年10月,成立啞柏鄉政府,轄40自然村。

1958年2月,與青化、翠峰、竹峪合併為西秦公社。

1959年4月,更名啞柏公社,轄15行政村。

1975年5月,變更為啞柏鎮,轄15行政村。

2003年8月,又成立社區1個。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轄啞柏居委會和仰天、啞興、昌東、昌西、莊頭、上陽化、西陽化、七曲、侯家坡、五聯、景聯、六屯、槐花、裕盛、聯星15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轄啞柏1個社區,啞興、仰天、裕盛、五聯、槐花、六屯、七曲、坡典、昌東、昌西、上陽化、西陽化、莊頭、聯星、景聯15個行政村;下設1個居民小組、158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啞柏鎮下轄13個村(居),其中:4個社區、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啞興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啞柏鎮地處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西部。東鄰四屯鎮,南接翠峰鎮,西連青化鎮,北至渭河中心線與楊凌示範區和咸陽市武功縣隔河相望,總面積43.74平方千米。距縣政府12.5千米。

地形地貌

啞柏鎮地處渭河南岸,地勢南高北低。境內以南為渭河階地,以北主要為渭河漫灘。

氣候特徵

啞柏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冬季乾旱少雨,秋季濕潤多雨。多年平均氣溫15.6℃,年平均降水量674.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

水系水文

啞柏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渭河,境內流長4.8千米,流域面積4.6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啞柏鎮境內自然災害有暴雨、洪澇等。暴雨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7—9月,最嚴重的一次暴雨災害發生2011年9月18日六屯地區。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轄區總人口5386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912人,城鎮化率7.3%。另有流動人口4614人。總人口中,男性30106人,占55.9%;女性23758人,占44.1%;14歲以下9641人,占17.9%;15—64歲39602人,占73.52%;65歲以上4621人,占8.58%。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53851人,占99.98%。2011年,啞柏鎮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長率4.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19人。2018年,啞柏鎮戶籍人口5118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啞柏鎮財政總收入0.051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036億元,比上年增長1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0.02億元,增值稅0.0005億元,企業所得稅0.007億元,個人所得稅0.00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0.8%、0.9%、0.7%。人均財政收入102元,比上年增長1.2%。2011年,啞柏鎮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8000元,比上年增加360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2000元,比上年增加3000元。2018年,啞柏鎮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44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啞柏鎮耕地面積1.77萬畝,林地面積1.5萬畝。2011年,啞柏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46億元,比上年增長35%。

種植業

啞柏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啞柏鎮糧食生產12834噸,人均217千克。其中小麥6647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獼猴桃,苗木等。

林業

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累計造林1.5萬畝,其中經濟林1.53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9.6萬株。2011年,啞柏鎮水果種植面積1.19萬畝,產量30860噸,主要品種有獼猴桃、蘋果等,其中獼猴桃28000噸,蘋果1400噸。

畜牧業

啞柏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啞柏鎮生豬飼養量1萬頭,年末存欄0.65萬頭;羊飼養量0.02萬隻,年末存欄0.02萬隻;牛飼養量0.0035萬頭,年末存欄0.0028萬頭;家禽飼養量3.2萬羽,上市家禽3.2萬羽。2011年,啞柏鎮生產肉類883噸,其中豬肉810噸,牛肉7噸,羊肉5噸;禽蛋370噸,鮮奶267噸;畜牧業總產值0.0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4%。

第二產業

2011年,啞柏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境內有針織品加工企業14家,醫藥用布廠1家。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有商業網點14個,是周至縣西片鄉鎮的重要集貿市場和小商品集散地;啞柏鎮裕盛村苗木交易市場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苗木集散地。2011年,啞柏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3億元,比上年增長12%。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00千米,投遞點468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78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35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155萬件,征訂報紙3.57萬份、期刊1.32萬冊,業務收入15.50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5000門,固定電話用戶7500戶,比上年增加8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55%,比上年提高5%;移動電話用戶44127戶,比上年增加50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73%,比上年提高2%;光纜線路總長達40千米,主幹電纜達25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5600個,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2812個,寬帶接人用戶2812戶,比上年增加448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500萬元。

金融業

2011年,啞柏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0.04億元,比上年增長0.8%。年末有農業銀行、陝西省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8.5億元,比上年增長1.3%;人均儲蓄17000元;各項貸款餘額0.7億元,比上年減少1.2%。

交通運輸

交通

啞柏鎮已形成由公路為主要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有縣鎮級公路3條,總長31千米。道路總長度19.8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5.06米;道路鋪裝面積2.65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6.77平方米;城鎮橋樑4座,總長度165米。

運輸

2011年,啞柏鎮客運總量43萬人次,貨運總量860萬噸。客運汽車18輛、432個座位;客運周轉量3.58萬人·千米。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開通公交汽車線路2條,公交運營車輛18輛,年客運量43萬人次;出租車15輛,萬人擁有量3台,年客運量4.5萬人次。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有幼兒園(所)15所,在園幼兒1265人,專任教師87人;小學10所,在校生2523人,專任教師20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386人,專任教師19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20人,專任教師168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130人,專任教師13人。2011年,啞柏鎮教育經費達0.12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072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073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01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10%、10%、10%。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70%,比上年提高了59%。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會員68個,其中團體會員40個,個人會員28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8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藏書5000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鑼鼓表演、紙花工藝、刺繡等,其中上陽化村鑼鼓表演和啞柏紙花工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10月,開通鎮域有線廣播站,鄉鎮到村16杆千米,村以下1.2杆千米;現有廣播喇叭0.08萬隻,入戶率82%,通響率98%。廣播綜合覆蓋率98%,全年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1400小時。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其中中心衛生院1個;病床145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6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6張,固定資產總值383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4人,其中執業醫師30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4人、執業(助理)醫師0.7人、註冊護士0.3人。2011年,啞柏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3萬人次,住院手術28台次,出院病人2121人次。重點醫院有2所,其中私立醫院1所。2011年,啞柏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6萬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3‰、0.2‰、0.8‰。

勞動就業

2011年,啞柏鎮新增就業人員54人,有1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全年共幫助5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組織5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社會保障

2011年,啞柏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0戶,人數223人,支出58.9萬元,比上年增長2.5%,月人均220元,比上年增長2.3%;城市醫療救助20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05戶,人數2710人,月支出20.34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長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6人,支出9.29萬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醫療救助46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756人次,共支出8.3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臨時救濟1280人次,支出8.8萬元,比上年增長1.5%。2011年,啞柏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309人,緊急轉移安置25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06畝,倒塌房屋1783間,直接經濟損失1100萬元,救災支出457.1萬元,比上年增長6.5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9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10千米,生產能力800噸/日,年生活用水29.2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年人均生活用水5.5噸;排水管道6.8千米。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2000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4條,總長度156.6千米,用電負荷15614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31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5%,供電可靠率99.5%。截至2011年末,啞柏鎮有公園2個,公園面積1.32公頃,園林綠地面積0.11公頃,其中公共綠地0.2公頃,綠化覆蓋率28%,人均綠地27平方米。

歷史文化

啞柏鎮歷史文化悠久,境內名勝古蹟眾多,漢唐離宮、別墅、園林星羅棋布、茂林修竹的樓觀台、隋文帝曾消夏避署的行宮仙遊寺、東西文化交流見證的大秦寺、李白秋訪的玉真觀、聚說紛紜的老子墓、黃巢誓師的黃池峪、馬召南塬的古戰場、南通巴蜀的古棧道等,都留下了歷史名人的足跡、韻事。

地名傳說

據說,很久以前,周武王打仗路經此鎮,不幸迷了路,晚上遇見一位老人,於是他向老人問了路,老人沒有說話,第二天一看,原來是一個柏樹,於是乎名之為「啞柏」。

周至刺繡

周至刺繡源遠流長,可溯源於西周,周至出土的紡輪和骨針等文物,從中可以窺見先民採桑養蠶、巢絲、縫紉刺繡的景況。秦漢時周至刺繡初步興起,隋唐時周至為京畿之地,京城的刺繡傳到周至鄉間,刺繡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唐至清代周至宗教發達,宮觀寺廟堂院,遍布城鄉,且都布置着精美的刺繡品,刺繡業處於鼎盛期,至民國,刺繡業有所衰退。啞柏鎮是秦繡的代表產地,隨時科學技術的發展,秦繡的傳統手藝與現代科學技術完美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及資源優勢。啞柏刺繡手工藝品的品種、圖案不斷發展,有10餘大類100多個花色品種。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啞柏鎮被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視頻

啞柏鎮啞興村九月九慶祝重陽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