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品秋(周傳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品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品秋》中國當代作家周傳利的散文。

作品欣賞

品秋

一場秋雨,天空被洗得碧玉般明澈。心隨着白雲的飄逸,也漸入秋的意境。

時光如白駒過隙,天高雲淡,明淨悠遠,悄然而至,季節漸漸冷靜下來,心也冷靜下來。和煦陽光輕吻肌膚,帶着溫暖。心也隨之溫柔蕩漾着愛的波紋,一圈圈漫延。

一場秋風,托住一片片落葉解脫在塵世的一棵棵樹上,裹着一身金黃,凌亂的灑落了一地,隨風而動,顯得錯落有致,秋風撕碎了夏的綠,梳理着豐碩的秋,趕走了夏天,在人們忙碌地收穫着秋的同時,吹紅了人們的笑臉,圓潤了那輪明月,鼓起了人們的腰袋。

落葉在一幅色彩濃重的油畫上行走,成為秋天一道別致的風景。不知不覺中,大自然已走向成熟和豐盈。

城市公園幽靜小徑,村莊小橋流水人家,密密匝匝黃色小花打扮着桂花樹,葉兒奉送深綠,小花報以濃香,香氣瞬間沾滿了衣襟和眉梢。

楊柳如妙齡少女,搖擺優雅身姿,輕舞飛揚,擠眉弄眼,賣弄風騷,道不盡萬般柔情,說不完迷人的誘惑。

田間地頭告別了夏天的熱情,呈現出秋的沉穩,走進了秋的詩行:

黃澄澄的稻穀上,豐滿的稻穗正在虔誠地鞠着躬;高粱向天空舉起燃燒的火把;花生在地下結成一串串果實,將地表撐出了細細的縫;紅薯在壟里長得壯壯的,一不小心就會冒出胖乎乎的臉蛋兒。

我倍感親切是秋天濃濃的泥土氣息,讓我想起兒時「摸秋」的事情,小時候「摸秋」是農村的習俗,那時生活貧窮,白天隊裡還有專人看護成熟的莊稼。

因為飢餓,地里的花生紅薯,成了小時候想吃的東西,可不敢輕易摘取,不光是因為有大人們看護,更有小夥伴們的相互監管,若是誰偷摘了隊裡的花生,那可是件極不光彩的事情。

只有中秋節的晚上例外,中秋夜,所有人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偷摘點花生,偷挖點紅薯吃,這民俗叫摸秋,那夜,我們的小口袋裝滿了秋的收穫,深切地感到秋天的素描,充滿着沉甸甸的內涵,快樂和夢想。

其實,秋是一種溫情。與其說是在看秋,不如說是在品秋。回味秋天的那些人、那些事。面對這涼涼的秋,便油然而生一絲淡淡的鄉情,面對這色彩斑斕的秋,我的心中便盛滿那濃濃的鄉情,面對這圓圓的秋月,我的心中便滿滿地裝下這甜甜的秋色。

其實,秋更是一種境界。我喜歡秋的豐盈、秋的成熟,更喜歡秋的給予。給予是世間萬物最美的品質之一。秋,總會對那些辛勤的勞動者,無私地奉獻出她的所有。 [1]

作者簡介

周傳利,陝西石泉縣人。《我愛你祖國》榮獲全國文學大賽金獎,其他作品散見國內外數百家媒體報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