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古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咸陽古渡,即咸陽從古至今的渡口,本為漢唐西渭橋(即便門橋)舊址。咸陽,故址在今咸陽市東南里許。橋廢后,至明嘉靖(1522-1565)年間,以舟為橋,後則冬春設橋,夏秋舟渡。通隴通蜀,欸乃之聲,徹夜不息,為秦中第一大渡。咸陽古渡幾千年,名聞遐爾。贊曰:往來名利之客,絡繹不絕。沽舟泛泛,漁艇悠悠。黑鰻赤鯉,沉浮於綠水之中,白鷺青鳥,出沒於煙波之上。樵士羊腸而往,牧童牛背而歸。歌喧鬥草,曲唱採蓮。助詩家無限精神,是為一景。
中文名:咸陽古渡
釋 義:咸陽從古至今的渡口
前 身:漢唐西渭橋(即便門橋)舊址
故 址:今咸陽市東南里許
重建時間:明嘉靖(1522——1565)年間
特 色:助詩家無限精神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陝西省咸陽市
簡介
咸陽古渡就是咸陽的渭河渡口,橫貫關中的渭河,從古秦都咸陽旁邊流過。
古橋遺蹟,在隱沒百年後,數年前重現人間。
據咸陽地方志記載,「咸陽古渡」建築於明嘉靖年間,渡品處建有一座木橋,通隴通蜀,過客眾多,為秦中第一渡。「咸陽古渡」為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於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木橋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明清時期西北地區的交通、經濟、軍事,以及渭河流域的橋樑建築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證。李商隱有詩云:京華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陽見夕陽。從長安城到咸陽橋,送行送出一天的路程,頗有送君千里的情誼。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就是在此為朋友餞行所作: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現位於河南街村主街道直下渭河發現古橋樁。
咸陽古渡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橋頭堡,古渡遺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文物,為人們研究當時的經濟、文化、軍事提供了重要的物證。絲綢之路也稱為佛教之路,咸陽古渡遺址出土的大量隋唐佛像,為研究當時佛教文化活動以及中原和西域國家的佛教文化交流,提供了詳實的實物資料。
古時的咸陽橋已不復蹤影,咸陽市在渭河上架起了新的咸陽橋。咸陽橋不僅留下了名字,更留下了千年傳唱的《渭城曲》。我們聽到的就是這首曲子,它還有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陽關三疊》,想象人們曾以此送客,一唱三嘆,其中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歷史
咸陽古渡
清·朱集義
長天一色渡中流
如雪蘆花載滿舟
江上丈人何處去
煙波依舊漢時秋
西安的東西兩側,有兩座橋很著名,一座是城東的灞橋,一座是城西的咸陽橋。兩座橋都因離別而著名,也各自延伸出了「關中八景」中的一景,城東的是「灞柳風雪」,城西的是「咸陽古渡」。 據咸陽地方志記載, 「咸陽古渡」有「秦中第一渡」之稱,是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於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繁榮與離別並存的古老渡口
作為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國都,咸陽被世人熟知。這座古城背原面水,形勢險要。其所背靠的原稱為「北坂」或「畢原」。原下不遠處滔滔渭水奔流東去,宛似一條游龍。這段渭河也就是關中東西大道的分界線,東來西往的人必須從這裡渡過渭河,然後才能東出函谷,或向西踏上絲綢之路,於是也有了「咸陽古渡」。
咸陽古渡從何時興起?這個問題似乎難以找到確切的時間,也許要追溯到渭河兩岸開始有居民生活開始。陝西秦漢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曾在咸陽市文物局進行考古發掘和文物修復的祝燁告訴記者:「咸陽古渡繁榮於秦漢時期,自秦漢以來,此地稱為杜郵或渭城,即長安通往西方諸國的渭水渡口。陝西地方志曾有記載,渡口自古建有木橋,是關中西通西域,南往巴蜀的交通要衝。秦時官府正式在此架設橋樑,固有『渭水貫河,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的描寫。行人站立渡口橋頭,可西望雄偉華麗的秦宮殿。」
提起咸陽古渡,就不能不說到渭河三橋,渭河三橋包括東渭橋、西渭橋和中渭橋。祝燁說:「因為古代的渭河渡口大都依橋而設,以取地利和橋樑之不足。渭河上最大的幾個官方渡口都是依渭河三橋而建的。」其中東渭橋是漢景帝劉啟五年在高陵縣耿鎮渭河上建的;漢武帝建元三年又在渭河東岸馬家寨與曹家寨兩村之間的文王嘴附近建起了西渭橋(也稱便橋或便門橋);而中渭橋則是秦昭王始建,到漢代重修,在今渭城區窯店鎮南的東龍村。咸陽古渡的遺址就位於西渭橋的附近,所以咸陽古渡也有西渭橋渡之稱。漢代修建帝王陵是東西渭橋營建的直接原因,不過張騫開闢了絲綢之路後,這裡已成為絲綢之路的橋頭堡,送行去西域這裡是必經之路。通過渭河只有兩種方式,要麼通過橋,要麼通過古渡,據說渭河上或橋或渡,並存了很長時間,也許一段時間以橋為主,一段時間以渡為主,但究竟何時靠橋,何時靠渡,如今已不可考。
唐時,西渭橋更名為咸陽橋,昔日之便橋成為一座見證了離愁別緒的「離別之橋」,古老的渡口也曾見證了多少離別的淚水。雖然唐朝從軍或出使西域是令人仰慕的壯舉,但西域一帶當時還比較荒涼,生活水平與風土人情都和中原大不相同。送客至此,心中不免悲傷。因而,我們能感覺到在咸陽橋的送別辭和灞橋送別辭的情緒是頗不相同的。唐代很多詩人都寫詩描繪了當時的心境,最著名的當屬王維那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尤其是最後一句,至今聽來仍有一種濃重的悲涼。
雖然是離別之橋,不過咸陽博物館原館長李宏濤介紹,唐代的咸陽古渡已經非常繁華了,白天橋上車馬穿梭,晚上城門關閉,舟船開始工作,把貨物擺渡到碼頭。碼頭附近建有「西市」,來往於長安的商旅、馬幫、駝隊必在這裡歇腳。橋頭兩岸,販夫走卒,人馬喧鬧,歌舞昇平,一派繁榮。
咸陽渡,在治城南。明嘉靖中以舟為浮橋,歲可常通。其後冬春有橋(其費由糧賦項下開支,作正報抵,歲不得過三千元),夏春仍以舟渡。通隴通蜀,過客眾多,欸乃之聲徹夜不息,為秦中第一渡。
案:自兩寺渡至治城,河寬僅里許,俗名十里狹,非若上下流之可容多水也,故可以舟渡,或以木橋而不可為石橋。以石柱林立,水漲時不能暢行,又有禾草(俗名河絡柴,水漲則有)以塞其眼,勢必泛濫橫流,不但南鄉被淹,而縣城且不可保矣。馮玉祥駐咸,可頌者多,惟議修石橋人皆危之。乃或以為德政,而又惜其未修焉。
安劉渡,在縣東三十里。舊志因安、劉二氏近渡故名。或謂因誅呂安劉名。又名嘉麥渡,以地產嘉麥也。今為左所渡。
中橋渡,在安劉渡東十里。即古中渭橋所,唐喬譚有記:
「自鳥鼠穴者茲水廣矣,依鳳凰城者茲橋壯矣。水朝巨海而不竭,橋通大路而居要。,不然豈自秦至我唐,六干甲子而獨存也?稽厥弘道率茲帝圻侯天根之見,當務農之暇,司金司土鳩而集也,水工土工速而至也。揮刃落雪,荷鍤成雲。京兆尹紫綬而董之,邑吏墨綬以臨之。遠邇子來,結構勿亟。無小無大,咸稱天休;經之營之,不愆於素。丹柱插於坎險,朱欄赩而電炫。乃虹引成,勢猶雀填,就功連橫,直抵禁苑。南馳終嶺商洛,北走滇池鄜畤。濟濟有眾,憧憧往來,車馬載馳而不危,水澇起漲而轉固。人思啟者,吾其有濟。赩赩赫赫,轟轟闐闐。且周穆之駕黿鼉振千祀也,東方之聚魚鱉稱一時也。孰若我由之而必達,憑之而必安。若以匹敵,夫何遠矣。遂因行邁,睹茲崇飾,將刊石以表跡,敢搦札以紀事。赤奮歲流火之月也。」今名千家渡。
庵陽渡,在縣西五里。
兩寺渡,在庵陽渡西五里。先是三里橋以木為之,重車行其上輒搖動,一遇大雨橋板或漂去。西路車馬往省者,多由文昌橋渡豐,兩寺渡頗沖繁。自三里橋易石柱後,僅以小舟渡行人矣。
西閭渡,在兩寺渡西十里,其西有呂村故名,今廢。
仇里渡,在西閭渡西三里,俗名麻子渡。舊志:蘇不韋能報父仇,以渡近其家,故名。久廢。
起源與發展
根據國務院批准實施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為加快推進西咸一體化建設,着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省政府決定設立西咸新區,確定範圍為西安和咸陽兩市接合部,以渭河為中軸線,西起規劃中的西咸環線,東至涇渭交匯口,東西橫貫50公里、南北擴展5-10公里的整體板塊。
「咸陽古渡」美景始於秦代。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咸陽城西遷到渭水驛,據咸陽地方志記載,「咸陽古渡」建築於明嘉靖年間,渡口處建有一座木橋,通隴通蜀,過客眾多,為秦中第一渡。「咸陽古渡」為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於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古橋遺蹟,在隱沒百年後,2001年重現人間。
今天,橫跨市區的渭河上已經架起四座現代化的公路橋和四座鐵路橋,還有西寶高速公路橋,成為關中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樞紐[1]。「咸陽湖」的生態景觀建設總體規劃西自西寶高速公路渭河橋,東至機場高速公路橋,全長15.56公里。一期規劃的「咸陽湖」位於咸陽鐵路橋以東450米處至中華小區西側,長5500米,水面寬度350至400米。生態景觀工程主要包括綠化、亮化、美化兩岸的灘地及岸坡,主要以秦文化為主線,加上綠化、美化,形成咸陽特有的渭水歷史文化景觀。遊客來這裡探尋古渡遺址,在懷古的同時,更感慨時代的變遷。
以渭河為軸線,西起澇渭交匯口,東至涇渭交匯口,南北兩岸延伸800-1000米,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該區是西咸都市圈重要的生態景觀帶。將以河堤建設、河道治理、生態綠化、景觀打造為重點,積極開發渭河沿岸的歷史文化資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構建橫貫東西的百里渭河生態長廊。
咸陽古渡的消失,是歷史的變遷,以渭河為中軸線長達100多里渭河生態長廊,成為西咸一體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正是那傳說的秦代阿房宮的歷史延伸。這正是:
太公直鈎為釣相,
商鞅變法國富強。
弄玉簫吹咸陽城,
橫掃六國號始皇。
千年古渡今重遊,
壯麗勝似秦漢秋。
綠洲園林映碧流,
不見艄公一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