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咖喱香腸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咖喱香腸博物館是2009年8月15日開館,展出面積近1000平方米,耗資近500萬歐元的博物館[1],它以圖像、聲音和文字等多種載體敘述了從咖喱香腸發明和發展到今天被德國民眾所喜歡的歷史。參觀者在參觀同時還能夠品嘗到最正宗的柏林咖喱香腸。

中文名稱:咖喱香腸博物館

外文名稱:Deutsches Currywurst Museum

類 別:文化類

地 點:柏林

開放時間:2009年8月15日

目 的:紀念德國美食「咖喱香腸」而建

展出面積:1000平方米

概況

「咖喱香腸博物館」為了紀念和敘述德國著名的美食「咖喱香腸」而建的一座博物館,2009年8月15日開館,展出面積近1000平方米,耗資近500萬歐元。

發展歷史

咖喱香腸的誕生地就在柏林。1949年9月,一個名叫霍伊維爾的女士在她的香腸攤等待顧客時,偶然發明了這種後來風靡全德國的香腸。1959年,她還為咖喱香腸申請了專利。咖喱香腸的做法是由切碎的香腸加上番茄醬和許多咖喱粉以及其它香料製成。

現在,咖喱香腸在德國是一種上自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都十分喜歡的食品。根據博物館公布的資料數據,德國每年會消耗約8億根咖喱香腸。而僅在柏林,咖喱香腸的年銷量就達到7000萬根。

獲獎

博物館方日前發布公報說,「咖喱香腸」博物館本月10日先獲得紐約的「銀鉛筆大獎」,15日又獲得德國的「室內交流獎」,這兩項獎均為國際創意行業的重要獎項。

貼士

在這個獨特的博物館裡,你不僅能通過很多新技術了解香腸的製作過程,還能從氣味筒里感受不同種類的香腸味道。參觀者還能了解這種快餐食品從發明到成為當地人最喜愛食品之一的發展歷史。看來這個博物館將成為日後德國之行的一站了。

包裝

素有廣告創意界奧斯卡之稱的美國紐約「萬秀」設計大獎一直將創意作為一切作品獲獎的首要依據,ADC大獎更是德國本土創意界角逐最為激烈的獎項之一。據ADC大獎評審組成員透露,有6700餘份創意作品參賽。而一個以特色小吃為主題的博物館竟然在強手雲集的國內外創意大賽中脫穎而出,究竟是什麼吸引和征服了評委呢?

將「咖喱香腸」作為切入點和觀察角度,用創意和現代化的設計及展覽理念加以包裝,把人們熟悉的小事物變「俗」為「雅」,這或許正是其取得成功的秘密所在。然而,「咖喱香腸」在剛剛開張時卻並不被看好,很多媒體用諷刺的語氣評論到:「11歐元的天價門票足以將『咖喱香腸』的粉絲們堵在門口,因為用同樣的價錢還不如吃上4個『咖喱香腸』來得實在。」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努力,博物館還是用自己的魅力和實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參觀者。一位曾經去過「咖喱香腸」的德國朋友對這家博物館頗有好感,「11歐元的價格雖高,但從博物館走出來時,你會感覺到這錢絕對沒有打水漂。雖然展示的是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但在設計師獨特的創意引領下,『咖喱香腸』的故事變得更加吸引人了。」

一份小小的快餐在德國設計師的巧思之下已成為了全球頂尖的創意作品,加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口耳相傳,「咖喱香腸」博物館在美國和德國本土的評比中可謂出盡了風頭。這種挑戰人們熟悉的主題,以現代化創意手段包裝的運營模式,相信會對其他國家的博物館有所借鑑。

飲食文化

眾所周知,德國人對香腸情有獨鍾,五花八門的烹飪方法和香腸種類常常讓外國人嘆為觀止。而關於「咖喱香腸」的誕生,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1949年的一個陰雨天,小吃店老闆娘霍伊維爾閒來無聊,便順手把香腸切成小塊,澆上番茄醬、咖喱、辣椒等調味汁,沒想到這種集香、辣、酸、甜、鹹五味於一身的快餐立刻受到歡迎,成為小吃店的招牌產品。如今,在柏林西城區的一個紀念匾牌上,還記錄着這位老闆娘的創舉。

問世至今,其貌不揚的「咖喱香腸」已經深深地融入德國的飲食文化和民眾生活,甚至是社會歷史之中,成為德國人最為熟悉和最為喜愛的食物。許多德國名人,包括前總理施羅德在內,都是「咖喱香腸」的狂熱粉絲,柏林人和漢堡人甚至還因為「咖喱香腸」的「版權歸屬」問題幾十年爭論不休。為此,漢堡人還特別拍攝電影、出版書籍,強調「咖喱香腸」與漢堡的淵源。

柏林的「咖喱香腸」博物館也正是利用了這份「群眾基礎」。「在這個博物館中,人們的一切感官都將被喚醒。」一位遊客在參觀後這樣描述到:「凡是進到這間博物館的人,無不因豐富多彩的展示內容而感到驚訝。」除此之外,博物館還開發了屬於自己的周邊產品——被製作成盛「咖喱香腸」用的一次性紙盒形狀的陶瓷餐具和以「咖喱香腸」為原型設計的可愛毛絨玩具在遊客中都有很高的人氣。

視頻

咖喱香腸風靡德國 甚至為其開設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