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貧士 (陶淵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詠貧士 |
作品名稱:《詠貧士 》 創作年代:東晉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陶淵明 |
《詠貧士》是組詩,凡七首,各詩相對獨立,而又有分有合成一整體。一、二首為七首之綱,第一首寫自己高潔孤獨,抱窮歸隱;第二首敘自己貧困蕭索之狀和不平懷抱,而以「何以慰我懷,賴古多此賢」啟以下五首分詠歷代貧士操行妙理,第七首末雲「誰雲固窮難,邈哉此前修」,呼應二首之末,表達自己遠鑒前修,將固窮守節以紹高風的志向。
原文
“ |
詠貧士 悽厲歲雲暮,擁褐曝前軒。 南圃無遺秀,枯條盈北園。 傾壺絕餘瀝,窺灶不見煙。 詩書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閒居非陳厄,竊有慍言見。 何以慰我懷,賴古多此賢。 |
” |
— 《詠貧士 》,《陶淵明集》 |
譯文
萬物各皆有倚靠,孤雲飄蕩獨無依。
昏昏消散滅空中,何日才能見光輝?
朝霞驅散夜間霧,眾鳥匆匆結伴飛。
孤烏遲遲出樹林,太陽未落又飛歸。
量力而行守舊道,哪能不苦受寒飢?
知音如果不存在,萬事皆休何必悲!
作者簡介
陶淵明大約生於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豐縣澄塘鎮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父名史不載,存疑。)陶淵明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與母妹三人度日。少年時期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着「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後任彭澤縣令,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公元393年陶淵明時年29歲,與妻及子離開南山陶家坪。此後陶淵明一家在潯陽居住了24年。其間,陶淵明因王氏妻亡,繼娶潯陽翟氏。公元416年,陶淵明52歲,與妻翟氏帶幼子佟回到宜豐故里,修葺南山舊宅而居之。11年後,陶淵明卒於星子栗里,後歸葬康樂縣義鈞鄉之七里山即今宜豐澄塘鎮的七里山。
陶淵明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歷程(有關陶淵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證,因此此處的六十三年之說也有待考證),與世長辭。如今陶淵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晉徵士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誌,右刻《歸去來兮辭》,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孫所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