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1-5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1-5首 |
作品名稱: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1-5首 創作年代:北宋朝代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梅堯臣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1-5首是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作的一首詩詞。
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崑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詩小傳》等。[1]
正文
其一
時頒光祿酒,花出漢宮牆。 湛露承天渥,流霞落羽觴。 近親龍尾道,遠襲雀頭香。 溺殿人誰見,終知曼倩狂。
其二
人間詩癖勝錢癖,搜索肝脾過幾春。 囊橐無嫌貧似舊,風騷有喜句多新。 但將苦意摩層宙,莫計終窮涉暮津。 試看一生銅臭者,羨他登第亦何頻。
其三
漢家宮殿蔭長槐,嫩色蔥蔥芣染埃。 天仗龍旗穿影去,鈎陳豹尾拂枝來。 青蟲掛後蜂銜子,素月生時桂並栽。 我意方向杜工部,冷淘唯喜葉新開。
其四
選來金殿盡英豪,帝筆親承始是遭。 就裡少年唯賈誼,其間蜀客乃王褎。 善經有意尊儒甚,推澤方知待士高。 歸付子孫傳百世,深堂閒掛亦蕭騷。
其五
金有披沙得,花應不可多。 栽培由地方,艷色與天和。 玉座君王賞,朱欄將相羅。 稱觴千萬壽,繁葉奈香何。[2]
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3]
梅堯臣是中國北宋詩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宛陵先生。少時應進士不第,歷任州縣官屬。中年後賜同進士出身,授國子監直講,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梅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或蘇梅。其早期詩歌創作,曾受西崑詩派影響,後詩風變化,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反對浮艷空泛。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主張「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所作多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語》、《汝墳貧女》、《襄城對雪》之二、《猛虎行》等。詩風平淡含蓄,語言樸素自然,形象清切新穎,如《魯山山行》,細膩地描寫晚秋山間荒涼幽靜的景致。此外「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夢後寄歐陽永叔》)等都是意新語工的寫景佳句。但他為了矯正宋初詩壇靡麗之習,詩中不免流於質樸古硬,缺少文采,有過分議論化、散文化的傾向。他對宋代詩風的轉變影響很大,劉克莊稱其為宋詩的開山祖師。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遺》1卷,《附錄》1卷,有《四部叢刊》本。
梅堯臣提出與西派針鋒相對的主張。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摒棄浮艷空洞的詩風。在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提倡「平淡」的藝術境界,要求詩寫景形象,意於言外。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蘇梅」。劉克莊在《後村詩話》中稱之為宋詩的「開山祖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