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河田鎮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轄鎮,地處汕尾市東部沿海與興梅山區結合部,汕尾市東北面,位於陸河縣中部,北緯23°68』一23°28』之間,東經115°24』—115°49』之間,北回歸線橫貫縣境,東距揭西28千米,西鄰海豐50千米,北通紫金38千米,南至陸豐46千米,區域總面積79.2平方千米。2018年末,河田鎮戶籍人口有8.35萬人。截至2019年10月,河田鎮下轄5個社區及16個行政村。
河田鎮是粵東地區的著名的商埠、陸河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陸河縣的行政、經濟、文化、科技、商貿、交通中心,境內交通沿深汕高速直達汕尾港,潮惠高速縱穿而過,貫通珠三角。是海陸豐紅色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榕江和螺河水系發源地,具有獨特的客家風情和客家文化,被譽為「客俗桃源」和紅色旅遊勝地。
2018年末,河田鎮工業企業有224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159家。[1]
歷史沿革
唐朝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始建河田鎮。
1958年,建立河田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銷公社體制,設立河田鄉。
1987年,撤區建鄉(鎮),成立河田鎮政府。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河田鎮下轄5個社區及16個行政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田鎮位於汕尾市陸河縣中部,東距揭西28千米,西鄰海豐50千米,北通紫金38千米,南至陸豐46千米,區域總面積79.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河田鎮地形北高南低,四面環山,形成一個小盆地。西南部為螺河沖積的狹長平原地帶;東北部為火山嶂的緩坡丘陵地,火山嶂海拔786米,為鎮的最高峰。
人口
2018年末,河田鎮有戶籍人口8.35萬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河田鎮實現工業產值12.56億元,農業產值2.83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7238元,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2.44億元,完成國、地兩稅5300多萬元。
第一產業
2011年,河田鎮糧食種植面積達32000多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400多公頃,全鎮農村生豬存欄已達到4.8萬多頭,全鎮能繁母豬2746頭,禽類存欄500隻以上的養殖戶達34戶,淡水養殖四大家魚80公頃,總產量達到350噸。
第二產業
2018年末,河田鎮工業企業有224家。
第三產業
2018年末,河田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159家。[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河田鎮有小學21所,初級中學2所,專職教師800多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9%。校舍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河田鎮有醫院2所,衛生所16個,鄉村醫生37人。2002年河田衛生院被評為「市級優秀護理部」。
交通
河田鎮已於2004年全面完成通行政村公路和通自然村公路硬底化。至2011年,開通了北環公路,鋪設了教育園區路口50米大道。
歷史文化
別稱
唐朝時,河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柳竹成蔭,河深水清,舟輯暢行,令人留連,故名留鎮、柳村。唐初以來,不少客家先民舉家陸續遷徙至河田,主要集中在一個當時名叫竹子壟的地方開基創業,故又稱河田為竹子壟。
得名
河田在歷史上因經常山洪暴發,洪水泛濫及連續發生多次森林大砍伐,丘陵、山地植被遭受嚴重的毀壞,水土流失連年加劇,河與田連成一片,致使「柳村無柳,河比田高」,故把柳村稱為河田。
國家級非遺
河田高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俗稱「河田撐景」、「出景」、「吉康廟景」,起源於當地的廣福庵酬神廟會,現主要分布於陸河縣河田鎮河田圩一帶。「河田高景」產生於漫長歷史時期和粵東山區交通相對閉塞的特定地理環境,是河田客家先民遠離中原祖地,南下遷移「離根戀祖」精神狀態下所形成的獨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民俗,是傳統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完美結合、交融的民俗結晶。
河田高景一般由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組成,其製作的最大特點是景旦懸在7—8米的高空,遠遠超過古民居屋脊高懸於空中,並由高而顯「險」,而且高景各有機單元巧妙組合,奇特考究,真景橋往往由有真有假的(道具)的人物、動物、景色相組合的多托景物組成,因而顯得更「巧」,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河田高景是河田客家先民繼承傳統、傳承文化、創造美好生活的智慧結晶,充分體現河田人民傳承文化、酷愛藝術、渴望祖國富強的鮮明個性和人生追求,突出河田客家人「集體創作、團隊協作、友誼競拔」的團隊精神,對啟迪民智、傳承歷史等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5]
特產美食
河田鎮有擂茶、米程、糍粑、黃酒、釀豆腐等客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