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濟叔兄書齋言志一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濟叔兄書齋言志一首

作品名稱:和濟叔兄書齋言志一首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彭汝礪

和濟叔兄書齋言志一首是宋代詩人彭汝礪的作品之一。

彭汝礪,字器資,(1047—1095)。北宋鄱陽(今波陽縣)人。治平二年(1065)狀元。曾任幕職官。後歷官國子直講、監察御史、江西轉運判官、提點京西刑獄、起居舍人。對新法持異議。遷中書舍人、出知徐州(治今江蘇徐州市)、吏部侍郎、權吏部尚書、知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市)。[1]

正文

宴處重尋舊,淹留怪此身。

是非方背俗,趨向且依仁。

講論青瑤重,文章白日新。

材謀強訓練,機務默經綸。

抱策期寧漢,潛輝豈避秦。

幽扉重蘚跡,永巷絕車轔。

奧域爭先到,夷途約荐臻。

方從三友益,肯顧一瓢貧。

學以充吾志,思期惠爾民。

如何迷要路,未得泛通津。

雖謂神龍屈,寧慚尺蠖伸。

廟堂方致理,岩穴肯遺人。

自顧蓬蒿跡,終非草莽臣。

佇期攜素業,相與奉嚴宸。

執己清成雪,謀邦銳應斤。

力求三代治,追復在昌辰。[2]

作者簡介

彭汝礪,生於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於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彭汝礪讀書為文,志於大者;言行取捨,必合於義;與人交往,必盡試敬;而為文命詞典雅,有古人之風範。[3]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 狀元。

彭汝礪中狀元後,歷任保信軍推官,武安軍掌書記,潭州軍事推官。被王安石舉薦為國子直講,改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不久,神宗以汝礪為監察御史。彭汝礪首陳十事,言他人不敢言。當時宦官王中正受寵,神宗甚至讓其統兵,彭汝礪知道後,直言極諫,援引漢、唐禍亂之事作比較,使神宗很不高興,但彭汝礪並不退縮,仍拱手侍立不動,伺機再行勸諫,神宗終於被感動,在場臣僚無不嘆服。元祐二年(1087),任起居舍人。三年,遷中書舍人,賜金紫。在蔡確案件中,正直無私,不計前嫌。以至被他人證為蔡確同黨而落職徐州。

由於輿論的作用彭汝礪很快又被召回。加集賢殿修撰,代理兵、刑兩部侍郎,徙禮部,拜吏部侍郎,進權吏部尚書。元祐八年(1094),彭汝礪再一次被誣告與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劉摯有牽連,被貶以寶文閣直學士知成都府,未及上任,又降為待制,知江州,臨行時,他還勸哲宗「政唯其善,人唯其賢。」到任僅數月,即病逝,臨終還在任所寫下遺書給朝廷,希望施仁政,行節儉,遠佞人。朝廷正準備任命他為樞密都承旨,但敕書送到時,他已咽氣,享年54歲。[4]

彭汝礪去世後被安葬在 湖北省 陽新縣 木港鎮,其後代廣泛分布於湖北 陽新、大冶、黃石、鄂州、武漢等地。

主要作品

着有《易議》10卷、《詩義》20卷、《鄱陽集》12卷等。詩文共50卷。

參考資料

  1. 彭汝礪人物介紹,名詞吧網
  2. 彭汝礪的詩詞全集 和濟叔兄書齋言志一首 古詩詞鑑賞網
  3. 彭汝礪 古詩文網
  4. 彭汝礪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