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日寺亦稱「切更寺、「切更爾寺」,藏語稱「和日貢特卻扎西林」,意為「和日妙乘吉祥洲」。位於縣治西北90公里處,在今和日鄉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的智合加。該寺為寧瑪派寺院,早年為帳房寺。
中文名 和日寺
別 名 切更寺,切更爾寺
地 區和日鄉
特 色 藏戲和石經牆
簡介
約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該寺第一世德爾敦(意為掘藏師)活佛德欽卓多在和日部落頭人昂欽的支持下,於寧秀臥傑額頓浪山始建土房寺。此後,第二世德爾敦· 牟盤噶瓦羅哲(1862年生)擴建經堂,塑立佛像,彩繪壁畫,並建立扎倉,開講經說法之制,寺院有了較大發展,寺僧多達 300餘人。第三世德爾敦·晉美桑俄合丹增(亦云晉美桑傑丹增, 1893年生)時期,鑑於寺院飲水困難並遭搶劫等原因,遷寺於現址。第四世德爾敦·晉美鄂賽,同仁隆務莊人,1935年生,現任澤庫縣政協副主席。
特色
和日寺的藏戲和石經牆聞名遐邇。藏戲以《松贊干布》最為出名。石經牆高3米,長200多米,全由刻有經文的石板砌成。經文內容主要為《甘珠爾》、《丹珠爾》和《大般若經》,約2億字。經石上並鐫刻有大小佛像、圖案、佛教故事畫等2000餘幅,字體清晰工整,繪畫精美舒展,皆為不可多得的石刻藝術品,被譽為「世界石書奇觀」[1] 。石經的刻寫工作在德爾敦和羅加倉活佛主持下始於本世紀三十年代,由寺僧和僱傭寺外藝人雕刻,據說平均每日50人工作, 20年乃成。石經牆在1958年和「文革」期間受到一些破壞,近年來經修復補刻,已恢復原貌。
規模
據澤庫縣委統戰部1955年統計,當時和日寺有佛堂2座34 間,僧舍312間,佛塔2座,住寺僧人120餘人,包括寺院塔哇,共104戶340人(其中男150人,女190人),馬112匹,牛 786頭,羊2073隻。住寺活佛除德爾敦倉,尚有德仲才郎(1943年生,和日紅科部落頭人哇加之侄)、晉美索南(1920一1958,為德仲才郎之兄,曾任黃南州政協副主席)、羅加倉(1913一1958,和日紅科部落人)、完瑪倉(1929年生,和日紅科部落人,現任巴灘牧場保管)、參巴朱古倉(1938年生,和日拉倉部落人,現住本寺)、俄合洛(1931年生,和日伊吾乎部落頭人加洛之子)等。該寺大經堂於1958年拆毀,1981年批准開放後重建15間,並建昂欠1座9間,僧舍15院45間,現有寺僧45人。寺院香火來源主要為原和日四部落,分布在和日、寧秀等地。
視頻
和日寺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