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周貫五(1902-1987),江西省吉安縣人。1927年任本村農民協會副主席,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目錄

簡介

周貫五
 
周貫五
[1] 來自360網]]
出生 1902年10月10日
江西省廬陵(今吉安)縣
逝世 1987年3月29日
職業 軍人

簡介

周貫五(1902-1987)原名周經魁,別名周昌湛,江西省廬陵(今吉安)縣人。192 周貫五合影 周貫五合影 7年任本村農民協會副主席。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方面軍第三軍九師二十七團宣傳員、書記官,紅一軍團第二師一團特派員、師特派員,軍團直屬隊總特派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政治部鋤奸科科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生平介紹

1902年10月10日生於江西省廬陵(今吉安)縣敖城區介富村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民家庭。7歲入私塾,13歲起半讀半學徒兩年。20歲父親病逝,家庭生活日益困難,被迫到本村義利榮雜貨店當學徒維持生計。

1926年,在大革命風暴推動下參加當地店員工會,次年任鄉農民協會副主席。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3軍第9師27團宣傳員、書記官,紅1軍團第1 周貫五 周貫五 師第1團特派員,第1師特派員,軍團直屬隊特派員,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和中央紅軍的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直屬隊政治處調研股股長。參加平型關戰鬥後,任第115師343旅政治部鋤奸科科長。

1938年6月,第343旅組成東進抗日挺進縱隊,任縱隊組織部部長兼鋤奸部部長。同年9月,隨部進至津浦鐵路以東的冀魯邊平原地區開闢敵後根據地。此後,他在該地區堅持鬥爭5年之久,歷任東進縱隊第6支隊政治委員,冀魯邊軍政治委員員會書記兼冀南行署第6專員公署專員,第115師教導第6旅政治委員兼冀魯邊軍區政治委員,冀魯邊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職,參與指揮了韓家集戰鬥和反頑、反"掃蕩"作戰,並積極組織發展地方武裝、建設抗日政權,領導打通了與清河區的聯繫,為創建和發展冀魯邊抗日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4年1月,冀魯邊和清河區合併為渤海區,任渤海軍區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由渤海軍區部隊編成的山東軍區第7師政治委員。

1945年10月,第7師等部奉命進軍東北,他被留任渤海軍區政治部主任,繼任軍區副政治委員。

1946年6月與司令員袁也烈指揮攻克德州,兼任德州軍管會主任。翌年10月,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成立,任縱隊政治委員和黨委書記,遂率部參加膠東保衛戰和周(村)張(店)、濰縣等戰役。後任華東地區南下幹部第3支隊司令員,率4500餘名幹部隨軍南下,為新解放區建設提供幹部資源。

1949年任南下幹部第三支隊司令員。參加了濟南等戰役。

建國後

新中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華東軍區幹部管理部第二副部長,浙江軍區(後改省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浙江省軍區第二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是中共九大代表,第三、四次全國人大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63年任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

1987年3月29日於南京逝世。

擔任職務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方面軍第3軍9師27團宣傳員、書記官,紅一軍團第二師一團特派員、師特派員,軍團直屬隊總特派員。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政治部鋤奸科科長,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鋤奸部部長,第六支隊政治委員,教導第六旅政治委員兼冀魯邊軍區政治委員、代司令員,渤海軍區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渤海軍區暫編第七師政治委員,渤海軍區副政治委員,南下幹部第三支隊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幹部部第二副部長,浙江省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是第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特邀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個人榮譽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他是第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特邀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相關著作

書名:《艱苦奮戰的冀魯邊》

作者:周貫五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4

頁數: 348頁

主題:革命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