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行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行己,字恭叔,號浮沚。宋溫州永嘉(浙江)人。早歲師事程頤,傳其學。

生平簡介

週泳,皇祐五年進士,官至正議大夫。行己自幼好學,7歲誦經書,10多歲學屬文,15歲跟隨父親到京師宦遊,兩年後進入太學。元祐五年(1090年)離開汴京赴洛陽拜程頤為師。求學期間,周行己勤奮刻苦,受程頤賞識,成了他的得意門生。與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戴述趙霄張輝沈躬行蔣元中等同稱「永嘉元豐九先生」。 [1]

《伊川之學》

元佑六年(1091年)進士。遲遲未能得官。崇寧元年(1102),行己已三十六歲,才正式被朝廷錄用,任為太學博士。但他願分教鄉里,以便養親,請奏於朝,詔許之,授溫州教授。以學官身份在溫州興學、講學,主要講授《中庸》之旨。此後,邦人始知有,《伊川之學》。

政治、經濟主張主要表現在《上皇帝書》中

他將洛學和關學傳入溫州,於崇寧三年(1104)在溫州傳授二程之學,大觀三年(1109)在溫州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著有《浮沚集》。作為永嘉學派的先驅,他的政治、經濟主張主要表現在《上皇帝書》中。《上皇帝書》的基本精神是發揮「守位莫大於得人心,聚人莫先於經國用」的思想,在經國用方面,他對貨幣、茶鹽、吏役、轉輸等都提出了改進意見,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他關於貨幣問題的見解。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上,周行己是北宋時期貨幣思想的集大成人物,最早對紙幣發行準備金問題進行理論探討。

他對我國古代貨幣思想最為薄弱的價值論進行了理論探索,充實和豐富了我國古代的輕重理論,並使之與科學價值論更接近了一些。他運用傳統貨幣思想中的「虛實」概念分析問題,也為我國古代的貨幣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他對銅錢、鐵錢和紙幣等方面的分析,以及他所建議的解決當時貨幣問題的一些具體辦法,都是比較有意義的。特別是他主張足值貨幣流通,批評統治者用大錢來掠奪人民的財富,贊成發行兌現紙幣,都是值得肯定的。(參閱張家驤主編《中國貨幣思想史》(古代卷)第七章第六節《周行己的貨幣思想》)

趙靖主編《中國經濟思想通史》第三卷認為:周行己的貢獻在於:第一,他提出了「常以二分之實,可為三分之用」這一論點,這可說是對紙幣發行準備金這一範疇的最早的理論概括。第二,他不僅以明確的語言概括了準備金可少於發行總量這一現象,還試圖對這一現像作出理論解釋。他關於「水火之失」、「盜賊之虞」的說法,雖不是正確的解釋,但用「往來之積」解釋非十足準備金的問題卻是抓住了要害的。對一個生活於12世紀初的人,能夠對紙幣發行準備金問題達到這樣的理論認識,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2]

著作

《浮沚集》十九卷[3]久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爲八卷,其中詩二卷。 周行己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武英殿本(簡稱殿本)、明永樂《樂清縣志》及清曾唯《東甌詩存》等。新輯集外詩編爲第三卷。

作品

蘭溪驛 謝嘉仲相招寄居滎澤 上元被差監酤妙覺書呈文叔二首其一 上元被差監酤妙覺書呈文叔二首其二 走筆問訊晁四以道其一 走筆問訊晁四以道其二 寓居婁氏樓居 遷居柳市有感其一 遷居柳市有感其二 臥病京師蒙少伊察院惠米因敘歸懷奉呈 再依前韻酬少伊 次少伊韻反招隱 少伊察院再用年字韻寵示二篇輒復酬和一章陳德一章敘情其一 少伊察院再用年字韻寵示二篇輒復酬和一章陳德一章敘情其二 雨後晨出滎澤道中寄嘉仲明府 送李子興新第歸寧 寄題江南李氏四照亭 道中有感 次佢僅老韻四首其一 次佢僅老韻四首其二 次佢僅老韻四首其三 次佢僅老韻四首其四 次李滎澤韻 宿大足寺 送左與言赴杭司錄 晨至石碣院時喪女殯此院二首其一 晨至石碣院時喪女殯此院二首其二 送王天粹登第歸 奉和林惠叔其一 奉和林惠叔其二 書王仲元都巡城上小亭 [4]

<代表詩作>

【遷居柳市有感其一】

緬懷彭澤令,從借剡溪居。水漫衆流會,山連夜①逕疏。

閉關非避世,爲道久忘書。乍愜幽棲趣,永欣塵鞅除。

按:① 明《樂清縣志》作野

【遷居柳市有感其二】 羅含亦有宅,洲渚啟柴門。未足拒風色,猶堪隔世喧。

卜居空著論,畢娶詎忘言。且折薛中券,相從籬下樽。


【寓居婁氏樓居】 樓高雲隠戶,秋靜月侵幃。曠宇涵天界,連山軸地機。

宿鴉風葉亂,歸牧笛聲稀。身世浮雲外,人生何所依。

【走筆問訊晁四以道 其一】

問訊晁夫子,成州去幾時。衣冠空攘攘,鬢髮獨絲絲。

器業終難合,行藏只自知。嵩山讀書處,還許寄晨炊。


【走筆問訊晁四以道其二】    故鄉羣盜阻,不見一人來。免死依君祿,全生抵酒杯。

衰年聊爾耳,吾道已焉哉。未遂鹿門去,相思日幾回。 [5]

參考資料

注釋

  1. 《宋元學案》卷三十二《週許諸儒學案·序錄》:「世知永嘉諸子之傳洛學,不知其兼傳關學。考所謂九先生者,其六人及程門,其三則私淑也。而周浮止、沈彬老又嘗從藍田呂氏遊,非橫渠之再傳乎?……吾浙學之盛,實始於此。」
  2. 溫州日報>文風鼎盛南宋溫州進士全省居首>周行己
  3. (《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
  4. 古詩詞網>周行己
  5. 詩詞庫宋周行己五律 39七律 21五絶 5七絶 36排律 2古風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