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福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福德
國籍 中國
職業 副主任醫師
知名於 擅長領域:各種原發性與繼發性腎臟疾病、惡性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以及腎臟替代透析的應用與管理
知名作品腎臟病學
腎臟病臨床概覽
內科學

周福德[1] 副主任醫師。1991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2008年獲得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各種原發性與繼發性腎臟疾病、惡性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以及腎臟替代透析的應用與管理。於2008年9月在新疆兵團醫院掛職任醫療副院長。周福德醫生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對腎臟疾病特別是危重腎臟病的救治有大量經驗;在新疆兵團醫院就職期間,其事跡多次受到《健康報》等主流媒體的報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錄的雜誌中發表論文1篇、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工作履歷

1991年7月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工作,於2011年被聘為內科主任醫師.於2001年1月和2008年7月分別獲北京大學臨床醫學碩士和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導師分別是章友康教授和王海燕教授.在2002年1月-2004年1月期間,赴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腎科擔任腎科主治醫生.在2005年-2007年期間,擔任北京市血液透析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專家組成員.在2008年9月-2010年3月間,受中組部和衛生部的委託,作為援疆幹部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院擔任醫療副院長,他的援疆工作事跡得到了受援單位及廣大患者的肯定與讚揚,據不完全統計,中央電視台、健康報等主流媒體報道他的事跡共25次,他榮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等功並被授予"優秀援疆幹部榮譽稱號".他還是2007年度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德標兵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科優秀病房主任獲得者. 於2011年被聘為內科主任醫師。於2001年1月和2008年7月分別獲北京大學臨床醫學碩士和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導師分別是章友康教授和王海燕教授。在2002年1月-2004年1月期間,赴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腎科擔任腎科主治醫生。在2005年-2007年期間,擔任北京市血液透析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專家組成員。在2008年9月-2010年3月間,受中組部和衛生部的委託,作為援疆幹部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院擔任醫療副院長,援疆工作事跡得到了受援單位及廣大患者的肯定與讚揚,據不完全統計,中央電視台、健康報等主流媒體報道事跡共25次,榮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等功並被授予「優秀援疆幹部榮譽稱號」。2012年,他赴美國哈佛大學Brigham and Women醫院腎內科進修3個月。還是2007年度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德標兵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科優秀病房主任獲得者。2010年還獲得北京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和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4年8月獲得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榮譽稱號。2014-2017年連續4年獲得好大夫在線「好大夫」,2018年3月獲中央文明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得「中國好醫生」榮譽稱號。

工作特長

他主要從事各種原發性與繼發性腎臟疾病、惡性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以及腎臟替代透析的應用與管理.參與王海燕教授主編的《腎臟病學》、《腎臟病臨床概覽》及《內科學》、劉力生教授主編的《高血壓》、章友康教授等主編的《腎臟病臨床與進展》以及錢家麒教授主編的《疑難泌尿系統疾病》等著作的部分章節的撰寫.[2] 2016年2月27日通過好大夫在線,來自河北省邢台市的患者多次向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周福德醫生諮詢疾病治療意見。年度盛典上,患者與周福德的現場交流展示了何為最良好的醫患關係。

"好醫生"周福德

種德收福"假私濟公" "不放棄"式搶救創造生命奇蹟[3] 他把醫生的手機比作士兵的槍,保持每天24小時開機,從不離身隨叫隨到,「百問不煩」;他犧牲休息時間,周五晚上、周末也到病房查房,風雨無阻;他說只要還喘氣就有希望,他的「不放棄」式搶救多次創造生命奇蹟;他「假私濟公」,自掏腰包為貧困患者倒貼醫療費;他堅持寫微博微信,把新媒體運用到治療上,用微博直播救治危重病人全過程。 他是周福德,被譽為「種德收福」的好醫生,2014年8月榮登「中國好人榜」。

周福德:用醫術創造生命奇蹟 用醫德澤被杏林

央視網消息:「腎內科主任周福德,及時收我住腎一。精心安排加床位,只怕耽誤了病情。住進醫院好緊張,這裡陌生心恐慌,主任幽默笑着說,這些都是小問題……」這首歌名叫《北大腎一一家親》,是一位北大醫院住院患者送給北大醫院腎臟內科周福德主任醫師的春節禮物。

這個故事發生在2013年春節前夕,一位女性患者突然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當她慕名找到周福德大夫求治時,除了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讓她感到焦慮的是,收治患者的病房全住滿了。這與她「大家都在家過年,春節前好入院」的印象大相徑庭。心急時刻,周福德大夫給了她一個大驚喜,為她安排床位辦理住院。經過醫療團隊果敢有效的治療,她的病情很快得到緩解,在過年住院病友們和醫護人員互相拜年時,她創作了這首歌送給周福德大夫。

周福德大夫在朋友圈裡分享了這首歌,短時間內,很多朋友們為他點讚,許多人評論說:周大夫春節也沒有能好好休息,辛苦了!

實際上,2018年獲評「中國好醫生」的周福德大夫從醫以來,幾十年如一日為醫學事業貢獻着。在他記錄日常生活動態和心情的朋友圈裡,例行的「打卡」記錄是連續超過14小時的出診情況,經常看到他分享早上7點40「出診開始」時,診室門口排着長隊的候診者,還有深夜22點「出診結束」時,空空如也的候診座椅。他像是「鐵人」一樣,每次出診時要看100餘位慕名求治的患者,這麼強度大的工作,他總是微笑着說:「他們都來了,看看我就放心了,我能盡力滿足他們的要求就犧牲一點唄!」

周福德大夫從醫已經近30年了。出門診,他總是忙碌到最後才下班,按規定,周大夫上午門診看15個病人就行,但很多病人深夜便開始排隊掛號,還有從外地來的。不忍心看到患者勞累,周大夫幾乎每次門診都加號,常常不能正點吃到午餐。周大夫深知醫生肩負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牢記着「患者無小事」,他把醫生的手機比作士兵的槍,保持每天24小時開機,從不離身,隨叫隨到,病人或家屬來電話諮詢病情的,他也都一一耐心答覆。為了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周大夫保證每周周五晚上、周末也來病房查房,風雨無阻。

周大夫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給了醫學事業,他說:「做醫生是積德的事,做醫生是一種信仰。」這份樸素的信念支持着他不斷探索,30年來,他救治過許多患者,許多危重症患者被判了「死刑」卻又在周福德大夫的努力下救了回來。他總是創造生命奇蹟,卻謙虛地說:「感謝患者的信任和希望,他們不放棄,我就全力以赴!」

2011年,葛大姐罹患「ANCA相關性小血管炎合併腎臟及肺受累」(血管炎),這是一種兇險且惡化快的罕見疾病,死亡率極高,當地醫院診斷她的生命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她來到北大醫院求救,周福德大夫立即為她開啟了綠色通道,緊急收她入院。經過及時血漿置換及強化免疫治療後,症狀顯著緩解後出院了。以後的4年中,葛秀芬的血管炎出現過間斷反覆,發生髮熱、咯血等情況。每當病情危急時,她就來北大醫院,周福德大夫和腎內科的大夫都及時讓她入院治療。每次都有驚無險,帶着醫生的囑咐,高高興興地回家。

2015年,葛大姐又一次來北大醫院,因為當地醫生懷疑她「肺癌晚期」,她做好了一切準備,甚至安排了「身後事」。這次來北大醫院,只有兩個目的。一是過去在北大醫院腎內科治療時,獲得了較好的醫療服務,受到周福德大夫和醫護人員的真誠尊重,建立了感情。這次希望能夠讓周大夫給再查一查。二是如果北大醫院與當地醫院的診斷一致,那就向腎內科醫護人員當面表示感謝,「每次來醫院,都讓我很快住院,而且治療效果非常好,已經讓我多活了四年多」。


「我跟大家道個謝,道個別……」離開腎內科前,葛大姐握着腎內科醫護人員的手,流着淚微笑着向他們致謝告別。這一刻,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為之動容。「我從醫24年,從沒見過這樣的病人,在臨終前,還不遠千里,專門來跟我們見個面,說聲感謝。在如今醫患關係緊張的氛圍下,從葛秀芬與我們北大醫院的關係,我看到了我們醫生所追求的最理想、最原始的醫患關係。病人和醫生互相感恩,是朋友,是共同戰勝病魔的戰友。」

周福德大夫還有很多這樣一直追隨着他的「粉絲」,他腳踏實地地為病人考慮,用高尚的醫德澤被杏林,用精湛的醫術救治患者,仁心仁術收穫了大量好評,榮譽不斷:2009年榮獲新疆建設兵團二等功;2010年榮獲北京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2014年8月榮登中國好人榜,2018年榮獲「中國好醫生」。

讓患者感受到尊嚴與熱情,讓病人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救治,周福德大夫無怨無悔。他和病人們一起創造着的生命奇蹟和真情故事。如今,在全國3000多名腎內科醫生中,他排名第一,病人滿意度最高,收到的表揚信也最多。周福德大夫說:「我的工作很有意義,這一生,活得值!這輩子我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以後要繼續當個好醫生!」

視頻

周福德大夫談「良好醫患關係的建立」

視頻

一個患者的感謝信 — 北大醫院周福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