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周桓 | |
---|---|
出生 | 1909年2月22日 |
周桓1909年2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大孤山東關村。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1929年到天津入中山中學讀書時結識共產黨員,開始參加進步活動,表現積極。1930年,他到達上海,在中共外圍組織互濟會的訓練班學習,然後到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周桓將軍的夫人是李田,她曾經是延安女子大學學員,1936年10月入黨。他們1939年3月結婚,主婚人是左權(抗戰中犧牲的八路軍高級將領),婚後,他們生育了兩個兒子。
目錄
個人事跡
1938年,周桓(左起)、程子華、關向應、楊尚昆、彭真、鄧小平、賀龍、徐冰、郭述申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1930年5月底,周桓等幾名派往紅5軍的幹部,跟隨何長工來到紅5軍,受 到彭德懷、滕代遠等的熱烈歡迎,周桓當即被留在軍政治部任秘書。6月初,中共紅5軍軍委在湖北大冶果城山的劉仁八村召開擴大會議,會議由彭德懷主持,滕代遠、何長工、鄧萍、譚政文、袁國平、周桓、謝振亞等20多人參加了會議。周桓為會議作記錄。會議的中心內容是由滕代遠、何長工、譚政文傳達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和紅軍代表會議精神,以及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於擴編紅軍第5軍為紅軍第3軍團和進攻武昌的決定。會議根據中央的決定,宣布以紅5軍為基礎,正式成立紅軍第3軍團,彭德懷任軍團總指揮兼軍團前敵委員會書記,政委滕代遠,副總指揮黃公略,參謀長鄧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
紅3軍團成立後,周桓被調到軍團政治部當秘書。 秘書處公務繁忙,除了要起草和油印各種文件、首長講話、戰鬥捷報和布告外,還要負責轉送文件、發放辦公用品和安排機關生活。那時辦公設備簡陋且工作人員少,周桓既當領導又做戰士,在處理完公務後,常與大家一起通宵達旦地油印材料。紅軍的辦公用品奇缺,所用的紙張筆墨都要靠大家冒着生命危險到白區去搞。周桓對此管理很嚴,他要求大家使用紙張,反正面都要利用上,鉛筆短了用廢紙搓起來再用。
1931年3月第二次反"圍剿"開始後,紅軍生活十分艱難,時常斷糧斷鹽。周桓就帶領秘書處的幹事們上山挖野菜、竹筍,下水摸田螺、捉泥鰍,一起共渡難關。1931年10月,紅3軍團攻下會昌,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決定性勝利。此時,周桓的擔子更重了,他同時擔任了秘書長、政務處長和保衛分局執行部長,還兼任了軍團幹部教導隊政委職務,工作十分忙碌。11月,周桓以黨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長征路上
周桓在解放戰爭時期
1934年9月,紅8軍團在興國縣集賢圩成立,下轄第21師、第23師,共7000 餘人。這是中央在開始長征前所做的準備之一。在長征出發前,彭德懷參加中央軍委召開的會議後,來到8軍團23師,向孫超群、李干輝、周桓等分析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形勢,暗示了紅軍主力將要實行戰略大轉移。並強調這將是前所未有的大轉移,可能會對部隊的軍事指揮和政治工作帶來嚴峻的考驗,叮囑他們要早些做好思想準備。
長征開始後,23師首先擔當掩護任務。隊伍又要趕路又要打仗,戰鬥異常頻繁和激烈。部隊得不到休整,也搞不到糧食,遇到一些難以克服的困難。最令周桓痛心的是血戰湘江中,部隊付出沉重的代價。此時,周桓已調8軍團政治部擔任破壞部部長。當時羅榮桓正在8軍團政治部任主任,他是紅軍中出色的政治工作專家,周桓在他身上學到很多政治工作的方法和經驗。遵義會議後,8軍團撤銷,周桓調到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當巡視員。
1935年3月,周桓調任中央軍委上級幹部隊政委。上干隊原是紅軍大學培養紅軍團以上幹部的學員隊,隊長是肖勁光。長征開始後,上干隊實際上成了保衛中央機關的直屬部隊,與幹部團隨中央機關一起行動。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李一氓、馮雪峰等黨內資深的老同志也在上干隊裡。周桓到任後與肖勁光密切配合,率上干隊成功地完成了搶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等艱難險重的任務。
第一、第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後,總政組織部抽調周桓、馮文彬、符竹庭等一部分人準備到四方面軍工作,因張國燾疑忌中央紅軍派去的幹部,極力反對,未能成行。在經歷了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遵義會議、四渡赤水以後,周桓已經完全領略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和領導藝術,他積極擁護毛澤東的領導和北上的主張。張國燾這種排斥中央紅軍的做法,使周桓對他產生懷疑。更讓周桓看清他分裂嘴臉的是中央政治局在兩河口召開會議期間,中央紅軍直屬隊為了團結張國燾一起北上,在兩河口召開了歡迎張國燾的幹部會。走過草地之後,周桓被任命為紅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在總政治部主任楊尚昆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於1935年10月隨部隊到達陝北。
爭取東北軍抗日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蔣介石急忙成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另委任張學良為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職權,坐鎮西安統一指揮陝、甘、寧、青、晉5省軍隊,妄圖剿滅紅軍。
周桓在抗日戰爭時期"西北剿匪總司令部"的主力是東北軍。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執行了蔣介石的命令退入關內,但東北軍絕大多數官兵的民族意識和抗日復土的願望並未泯滅。據此,中共中央決定積極開展對東北軍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由紅軍總政治部主任楊尚昆直接領導。總政治部下設一個破壞部尚無人任職,楊尚昆主任對周桓說:"由你兼破壞部部長,負責做東北軍的工作"。
在中央蘇區,周桓已有過做敵軍工作的經歷和經驗。這次接受任務後,即向領導建議,首先從對被俘東北軍官兵的教育解放工作開始,再把工作延伸到前線的東北軍部隊中去。
為了爭取實現東北軍中、高層軍官與紅軍聯合抗日,紅軍的指揮員們把目標註意到被俘軍官高福源身上。高福源是東北軍67軍107師619團團長,於榆林橋戰鬥中被俘。高是遼寧海城人,曾就讀於北匯文中學和輔仁大學未畢業,正值1923年奉系軍閥整軍經武,高福源遂棄文習武,考入東北講武堂第五期學習,1925年10月畢業後,在東北軍中任職,深得張學良的器重。他的被俘,張學良很痛心。
高福源被俘後,被送到瓦窯堡"解放軍軍官學習班"學習。他思想進步很快,表示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反對內戰團結抗日的主張。彭德懷司令員得知高福源的思想變化十分高興,親自把他請到甘泉前線,多次與他促膝長談,希望他能在建立紅軍與東北軍的抗日統一戰線中做出貢獻,並把進一步幫助高福源以及請高福源出面做東北軍上層軍官工作的事交給周桓。周桓與高福源同是東北人,有許多共同語言,周桓又很善於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兩人相處得很好。紅軍將領對高福源如此信任,使高福源決心要為爭取東北軍抗日做出更大的貢獻。他主動向周桓提出,"只要你們放我回去,我會說服少帥聯合紅軍抗日"。周桓立即將這一消息報告給彭德懷,彭德懷請示中央後,決定把高福源放回洛川。
一個多月後的1936年1月16日,高福源從洛川乘運送給養的飛機回到甘泉,騎馬來到紅軍政治部,周桓熱情地接待了他。高說:"我這次是奉命而來,張學良要面見你們的代表,共商抗日大計。他在洛川等候。"周桓馬上用電話告訴彭德懷,彭德懷立刻給中央發了電報。很快就收到毛澤東的回電,大意是:事情緊急,從後方派人來不及,讓周桓去。周桓考慮自己對談判缺少經驗,是否派一個更合適的人去。恰值李克農從道佐鋪做情報工作歸來,彭德懷又向中央復電,決定派李克農去。周桓介紹李克農與高福源見了面,親自送他倆前往洛川,從而開始了中國共產黨與東北軍的正式會談。周桓在爭取東北軍與紅軍聯合抗日當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出色地領導遼寧的文藝工作
1959年10月,周桓因受彭德懷錯案的株連,被調離軍隊,到中共遼寧省委任書記處書記、主管文藝工作。
毛澤東主席接見瀋陽軍區、遼寧省委領導同志:周桓(前左起)、鄧華、毛澤東、黃歐東、黃火青
周桓對抓文藝工作並不陌生。在軍隊任職期間,就為部隊的文藝隊伍建設和文藝創作作出了突出貢獻。東北解放不久,他曾親自幫助部隊作家陳其通創作了話劇《炮彈是怎樣煉成的》和《萬水千山》;幫助指導解放軍前線話劇團青年作家劉川,創作了話劇《烈火紅心》和《第二個春天》,演出後,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讚揚。1958年,他在上海治病期間,又組織和指導作家王煉,成功地創作了話劇《枯木逢春》,為慶祝建國1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他親自為瀋陽軍區前進歌舞團編導的《游擊隊舞》、《紅綢舞》等,在全軍文藝匯演中獲過大獎。轟動文藝界的舞劇《蝶戀花》也滲透着周桓的藝術才華。他也因此在軍隊和全國文藝界中成了知名人物,一些部隊和地方的文藝團體紛紛請他推薦和修改劇本,幫助導演劇目,觀摩演出。周桓被文藝界一些知名人士親切地稱之為"全國總導演"。
周桓上任的頭一件事就是抓文藝人才。他多次對負責宣傳和文藝工作的幹部說,沒有一大批文藝人才就談不上繁榮文藝,遼寧省文藝工作差就差在缺乏文藝人才。從1960年到1962年的兩年間,他先後3次派省委宣傳部長安波和省文化廳的同志到北京去招聘文藝人才,先後請來了盧肅、牧虹、張敦、胥樹人、劉熾等30多名各類藝術人才,並都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上,使其發揮作用。
遼寧歌劇院要排《阿詩瑪》,從北京中央戲劇學院請來了作者李堅修改劇本。那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周桓親自安排他住進了專門接待高級幹部用的遼寧賓館。有一次李堅給周桓打來電話,說他不想修改這個劇本了,要回北京。周桓急忙趕到賓館去看他,才知道原來是他遇到麻煩。那時教條主義和"左"的東西挺盛行,有人說《阿詩瑪》劇缺少群眾鬥爭場面,不講階級宣傳愛情至上,嚇得李堅不敢再寫下去了。周桓認為《阿》劇是一部根據民間傳說創作的歌頌真善美的劇目,單用階級鬥爭的眼光去挑剔是不正確的。他當時沒有說什麼,回去後派人用車把李堅接到省委小禮堂,看了一部墨西哥的電影《婦女》。看完後周桓問李堅有何感想。李堅說產生了一種對劇中主人公的命運的同情感和對邪惡勢力的憎恨感。周桓拍了一下李堅的肩膀說:"好,這體現了一部作品的進步性。你不能把處在不同時代的阿詩瑪寫成像劉胡蘭一樣的形象。"在周桓的鼓勵和支持下,這部戲上演後,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
周桓在領導遼寧文藝工作中,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自覺排除各種干擾。他堅決排斥把學術的東西和政治的東西混為一談,反對給文藝作品及作者亂扣政治帽子。他說,那樣做會阻礙文藝的發展和繁榮。他鼓勵文藝工作者研究文藝技巧,提高藝術水平,"強調技巧是沒有階級性的,有時也要學敵人的"。
奉獻餘熱
1979年,周桓又獲得了重新工作的機會,被任命為國務院文化部顧問。此時,他雖然已經是70多歲高齡,在"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摧殘得半身不遂,但他仍像當年那樣,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繼續為黨的事業奉獻着自己的餘熱。
建國初期的周桓同志中央芭蕾舞團曾是聞名世界的高雅藝術殿堂,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左"的思潮的嚴重衝擊。"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團里秩序混亂、演員老化、思想散漫,事業處於低谷。為使芭蕾舞團儘快恢復生機,文化部派張敦去任黨委書記。張敦上任後感到工作壓力很大。張敦在遼寧時曾在周桓的領導下工作多年,他得知周桓到文化部當顧問後,立刻到文化部找黃鎮部長,請求讓周桓到芭蕾舞團指導工作。黃鎮非常了解周桓在文藝界德高望重很有威信,他若能去,打開芭蕾舞團的工作局面當然不成問題,可是一考慮到周桓的身體健康狀況就猶豫起來。周桓知道後主動找黃鎮,答應去芭蕾舞團幫助工作。黃鎮囑咐張敦,一定要照顧好周桓顧問的身體。
周桓一到芭蕾舞團,首先開展了調查研究工作。當時,演員的思想比較複雜,有的年齡大了不想再干;有的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思想情緒尚未消除;有的看到文藝界一些人開始"走穴",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待遇偏低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一位主要演員,在國外都享有名氣的大藝術家,每月工資才48元;演員一天的練功補貼只有3毛錢。有一次,周桓在排練場看到一位舞蹈演員突然倒下,吩咐人趕緊送進醫院。原來是因營養不足和練功量太大所致。他從國家體委請來運動專家,到排練場對演員的運動量進行測算,結果相當於國家女排的運動量。於是,周桓與黃鎮部長聯名向當時國務院副總理萬理寫信反映了這種情況,建議提高演員的練功補貼,得到批准。
周桓不僅關心演職員的生活,更注重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為了及時做好演員的工作,他經常在秘書的攙扶下,上到七八層的高樓,把思想工作做到家裡,令演員們十分感動。他還親自給全體演職員作報告,講他的親身經歷,講紅軍長征時的一些激動人心的故事,講紅軍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他對大家說:我們國家正在進行改革開放和加速現代化建設,我們的生活很快就會好起來。鼓勵大家努力工作,為實現現代化作出貢獻。
為迅速提高中國的芭蕾藝術,在周桓的積極建議下,先後從法國、俄羅斯等國請來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大師,前來指導芭蕾舞團的排練演出,促進了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和演職員藝術水平的提高。
周桓不顧自己的年老體病,在文化部和中央芭蕾舞團又辛勤工作有3年之久。期間,他還應楊尚昆、李伯釗的邀請,擔任了反映紅軍長征的大型話劇《北上》的顧問,並親臨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指導創作和排練。1982年,周桓經中央軍委批准回部隊休養。休養期間,還抱病撰寫了《西安事變前的一段經歷》、《回憶東北野戰軍的新式整軍運動》、《回憶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西線戰場》等一系列回憶文章,為軍史和黨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周桓,一九三O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五軍政治部秘書,紅三軍團政治部秘書處處長兼政治教導隊政治委員,軍團保衛局執行部部長,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工人師政治部主任,紅八軍團政治部敵工部部長,紅軍大學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兼敵工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敵工部部長,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軍法處處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軍政學校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副主任,東北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兼聯絡部部長、後勤部政治委員,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副政治委員,瀋陽軍區政治委員,中共遼寧省委書記,國務院文化部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代表、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
1950年起,任東北軍區副政治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務委員、瀋陽軍區政治委員。長期主持所屬部隊的政治工作,曾在總政編寫《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草案)》過程中提出過寶貴意見。抗美援朝期間,參與領導東北軍區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實施後勤保障。1955 11月,在中央軍委於遼東半島組織新中國成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抗登陸戰役演習期間,參與領導瀋陽軍區參演部隊圓滿完成了演習任務。1959年調任中共遼寧省委書記處書記。"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鬥爭,受到殘酷迫害。文革後任遼寧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79年任國家文化部顧問。是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1955年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3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
周桓,1909年2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大孤山東關村一個小地主家庭。幼時讀私塾,後就讀於莊河中學。 1938年,周桓(左1)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1938年,周桓(左1)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1929年到天津入中山中學讀書時結識共產黨員,開始參加進步活動。在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和革命互濟會活動中,表現積極,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0年,周桓到達上海,在中共外圍組織互濟會的訓練班學習,同年,他到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2年2月,周桓調任紅三軍團政務處處長和政治保衛局執行部部長。
1933年2月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同年10月任紅軍工人師政治部主任。
紅軍長征開始後,周桓率部擔任掩護任務。
1934年9月任紅八團政治部破壞部(敵工部)部長,11月任第二十三師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周桓任軍委幹部團上干大隊政治委員。同年8月,任紅一方面軍政治
部秘書長,10月,任軍委和紅一方面軍政治部秘書長兼敵工部部長。
1936年12月,周桓調任軍委總政治部兼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秘書長,兼任統戰部部長。為爭取張學良部隊共同抗日,周桓奉命面見張學良,為爭取其共同抗日做了大量工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周桓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敵工部部長。
1938年初,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同年9月,周桓到達延安,入中共中央馬列學院學習。
1939年10月,周桓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軍法處處長。
1940年,參加了百團大戰。
革命生涯
在革命生涯中,歷任紅五軍政治部秘書、紅三軍團政治部秘書處處長兼政治教導隊政治委員、軍團保衛局執行部部長、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工人師政治部主任、紅八軍團政治部敵工部部長、紅軍大學政治委員、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敵工部部長、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軍法處處長、東北軍政學校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副主任、東北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兼聯絡部部長、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先後參加了第一、二次攻打長沙的作戰,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長征,直羅鎮戰役,東征戰役,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周桓回太行區抗日根據地。太行反「掃蕩」戰鬥,百團大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9月,遼沈戰役,促成鄭洞國率新7軍投誠,加快了長春的解放,為取得遼瀋戰役的最後勝利做出了貢獻。
彭德懷事牽連-籌備組織建立省歌劇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副政治委員,瀋陽軍區政治委員。1959年10月受彭德懷事牽連,轉業到地方擔任遼寧省委書記處書記,分管文藝工作時。在此期間,他籌備組織建立了省歌劇院,親自導演過瀋陽話劇團的歌劇《茶花女》,並進京匯報演出,受到周恩來的高度評價。因此,被當時的文藝界一些知名人士稱讚為「全國總導演」、「文藝範將軍」。 文革之中又遭迫害,文革後復出工作,任遼寧省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文化部顧問。離休後回到部隊療養,1993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1]
所獲榮譽
1955年,周桓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周桓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卓越貢獻
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共產主義事業。他一生追求真理,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積極開展部隊的現代化、正規化及國防建設,為東北地區的黨政建設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建設嘔心瀝血,作出了卓越貢獻。
主要著作
《思想傳》(1953年4月,原件存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