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周處自新》:周處自新,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經典語言故事,此典故用來形容人從善如流,勇於改過自新。

目錄

引用延申

  • 【拼音】làng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
  • 【意思】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歸正後極其可貴。
  • 【出處】《八十一夢·第32夢》:「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 【事例】一個犯人痛改前非,他的家人夸道:「真是~呀!」。
  •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誇獎有過失改正的人。[1]


注釋

  • 1、凶強:凶暴強悍。
  • 2、俠氣:任性使氣,這裡有「好爭鬥」的意思。
  • 3、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或說指鼉(tuoacute;)鱷一類的動物。
  • 4、為鄉里所患:意謂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為……所,表示被動的結構助詞。患,認為……是禍害。後文的「患」是擔心的意思。
  • 5、並:一起,指蛟與虎兩者。
  • 6、三橫:三害。橫,禍害。
  • 7、尤劇:更厲害。
  • 8、或說(shuigrave;):有人勸說。或,有人。說,勸說。
  • 9、實:實際上。
  • 10、冀:希望。
  • 11、或浮或沒: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沒,沉沒。
  • 12、與之俱:指同蛟一起浮沒。
  • 13、更相親:互相慶祝。更,交替,輪換。
  • 14、吳:今蘇州一帶。
  • 15、二陸:指陸機、陸雲兩兄弟,當時著名的學者。下文「平原」指陸機,因陸機曾任平原內史;「清河」指陸雲,因陸雲曾任清河內史。
  • 16、具:通「俱」,全部,詳細地。
  • 17、修改:修,修正行為。改,改正錯誤。
  • 18、以……為貴,以為……是寶貴的。
  • 19、暴犯:侵害。
  • 20、蹉跎:虛度光陰,這裡是過時的意思。
  • 21、朝聞夕死:語出《論語·里仁》:「朝聞道,夕可死矣。」意思是早晨聽聞了聖賢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虛度此生了。
  • 22、令名:美好的名聲。
  • 23、彰:顯露、傳揚。
  • 24、改勵:改過自新。[2]

原文

  •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3]

故事

  • 周處是晉朝義興縣人。他在年輕的時候,脾氣粗暴,好惹是生非,經常與人打架鬥毆,危害鄉里,被當地人們視為禍害。
  • 那時候,在義興縣境內的大河裡出現了一條蛟龍,同時在義興縣山里又有隻斑額吊睛猛虎,它們都時常在河裡、在山上侵害老百姓。當地人們都把周處同蚊龍、猛虎一起看作是「三個禍害」,而這「三個禍害」中又以周處更加厲害。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禍害,曾經有人勸說周處上山去殺死那隻斑額吊睛猛虎,到河裡去斬除那條危及鄉里的蛟龍。
  • 周處聽人勸說後,立即上山去殺死了斑額吊睛猛虎,接着又下山來到有蛟龍作惡的河邊。當蚊龍露出水面準備向他撲過來的那一剎那間,說時遲,那時快,周處轉眼間便跳下河去舉起手中鋒利的砍刀,向作惡多端的蛟龍頭上砍去。那蛟龍為了躲避周處的刺殺,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入水底,在大河裡遊了幾十里路遠。周處一直緊緊地跟着它,同樣是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入水底。就這樣,三天三夜過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人們都在為這「三個禍害」的滅亡而奔走相告,互相慶賀。
  • 誰知周處在殺死了蛟龍後,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邊。當他上到岸上來時,看到人們正奔走相告,都在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慶賀,這時他才曉得自己早已被人們認為是禍害了。這是為什麼呢?他捫心自問,經過一番仔細的反省之後終於有了改過自新的念頭。
  • 於是,他到吳郡去尋找陸機、陸雲兩兄弟。因為陸家兄弟是當時遠近聞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處是想請陸家兄弟開導思想,指點迷津。
  • 周處頭腦中帶着疑惑來到吳郡陸家的時候,陸機不在家,正好會見了陸雲,於是他就把義興縣人為什麼恨他的情況全部告訴了陸雲,並說明自己想要改正錯誤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紀已經不小了,恐怕不能幹出什麼成就,因此請陸家兄弟指點迷津。陸雲開導他說:「古人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麼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貴的;何況你現在還年輕,前程還是滿有希望的。」陸雲接着說:「一個人怕只怕沒有好的志向。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擔心美名不能夠傳播開去呢?」
  • 周處聽了陸雲這番話後,從此洗心革面、改過自新。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後來終於成了名揚四方的忠臣孝子。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有了缺點錯誤並不可怕,只要敢於正視、敢於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重新確立好的志向,一樣可以成為一個有用之才。也就是說:浪子回頭金不換。[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