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周口市平糧台古城博物館

周口市平糧台古城博物館正式成立於1996年,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城博物館[1]。1997年,國家文物局張文彬局長親自為該館題寫了館名。

目錄

建築布局

該館將分為東西兩區:西區將復原平糧台出土的西漢三進院落作為館舍建築形式,其本身就是一大景觀。東區建成模式為原始文化古城遊覽區在古城遊覽區內,時代好象瞬間倒退了四五十個世紀,遊客們看到了古代文明的巨大殘骸,看到了身着遠古服飾的人們,正在操縱着古樸笨拙的生產工具,漁獵用具,吼着高亢粗獷的遠古調子,從事着簡單的各種各樣的生產勞動和制陶,冶銅以及制骨等項活動;看到遠古時代的婚俗表演、漁獵畜牧表演、遠古戰爭表演。晚上,遊客們又將在這裡看到,忙碌了一天的遠古人們,在燃起的堆堆篝火周圍,吃着燒烤的各種野味,喝着自己釀造的神農佳酒,跳着粗獷多姿的原始舞蹈,亦真亦幻,使人猶入仙境,確有一種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的切身感受。

館藏文物

平糧台古城博物館現有藏品30000多件,類別主要分為陶器、銅器、玉器[2]和骨器,還有部分鐵器和木器。主要藏品有陶排水管道:時代為龍山時期。夾砂灰陶,長筒狀,通體飾籃紋、弦紋兩種。一端斂口,有榫口,另一端直口。小端直徑20或24.5,大端直徑22或30.5,長36或40厘米。平糧台出土的龍山時期的陶排水管道,為目前我國首次發現。

越王劍:時代為戰國。平糧台共出土三把越王劍:一把越子劍。三把越王劍為圓首、圓柄,柄上無箍。劍格、劍首均有錯銀鳥篆體「越王」銘文。少者19字,多者22字不等。

泥塑鎮墓獸:時代為漢代。高1.2米,鹿耳,人面,頭上有角,跽坐,雙手向左右平伸。獸目較深,高鼻,張口,赤身,僅下腹部穿三角褲頭。通身呈朱紅色,嘴唇塗紅色,褲頭為黑色,是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藝術品

錯銀銅俑:時代為漢代。束髮和髻呈扁環狀,面部肥胖而蒼老,袒露右肩,穿右衽袍服,穿袖,腰部束帶,盤心向外,為我國首次發現。

視頻

周口市平糧台古城博物館 相關視頻

淮陽平糧台古城動畫演示(資料來源於河南博物館)
平糧台遺址出土重要文物,一件陶碗,引發專家新推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