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吹角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吹角天主教堂於貴州省綦江區打通鎮吹角村,打通鎮,位於綦江區南部,距城區82公里,與貴州省習水縣、桐梓縣相鄰。北與趕水鎮相接,渝黔公路穿境而過。

吹角天主教堂建於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正牆上方中央供奉着耶穌,右側一室還有聖母利亞及聖徒的畫像。初入教堂,滄桑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在中國三合院式建築色彩的映襯下,這兒仿佛像是一處田園。一百多年過去 ,幾經波折,天主教堂不變如初。

教堂正牆上方中央供奉着耶穌,右側一室還有聖母利亞及聖徒的畫像。每年聖誕節、復活節等節日,神父會進行彌撒,每月第三周禮拜天也會有彌撒活動。虔誠的打通人在此祈禱,他們希望上天會看到自己的勤勞。

彌撒

天主教對聖體聖事禮儀的稱謂。源出於拉丁文Missa,它實際只意味着「某種敬拜」。原為該儀式的主體部分開始前遣散尚未領受洗禮者,以及結束時遣散全體與禮者的用語,後衍用作為儀式的名稱。天主教認為舉行此儀式,用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複進行耶穌在十字架上對聖父的祭獻;並認為經過祝聖的餅和酒,實質上已變成了耶穌基督的真正身體和血。主禮人(神父或主教)先領「聖體」和「聖血」,然後讓信徒輪流領聖體(一般信徒不參加領聖血)。

彌撒在教會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權主持[1]。東西派教會禮儀的形式都各有特點。西派教會(包括後來的天主教)用拉丁語,聖餐用無酵餅,神父領聖體和聖血,信徒只領聖體;東派教會[2](包括後來的東正教)因地區而異,或用希臘語,或古斯拉夫語及其他民族語言,聖餐用有酵餅,信徒則可同時領聖血。20世紀60年代天主教會進行禮儀改革,現在世界上大多數教會都採用民族語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禮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