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香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香山

吳香山(1899—1982)又名吳光印,安徽省定遠縣爐橋鎮人。他出身中醫世家,20歲就掛牌診病,行醫鄉里,頗有名氣。新中國建立後,參加爐橋聯合診所。他運用祖傳秘方為四鄰鄉里行醫治病,深受廣大群眾愛戴。1956年調至安徽省立醫院,歷任中...

基本內容

吳香山(1899—1982)又名吳光印,安徽省定遠縣爐橋鎮人。他出身中醫世家,20歲就掛牌診病,行醫鄉里,頗有名氣。新中國建立後,參加爐橋聯合診所。他運用祖傳秘方為四鄰鄉里行醫治病,深受廣大群眾愛戴。

1956年調至安徽省立醫院,歷任中醫外科醫師、副主任醫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安徽分會理事。1978年至1981年,為全國政協特邀代表。

吳香山醫德高尚,醫學造詣很深,臨床經驗極為豐富。他尤長中醫外科,對治療腦血閉塞性脈管炎、骨髓炎、骨結核網濕痹痛、癰疽、瘰癧、腦瘤、部分皮膚病等,成效顯著,贏得了中醫界普遍讚揚。他極為重視中醫事業的發展,以培養中醫外科接班人為己任,言傳身教,無私傳授。他將祖傳秘方黃連膏、筋骨止痛丸、五雷丹、骨消膏、痔瘡膏等全部傳授給後人,使「吳香山秘方」在省立醫院得到普遍推廣應用。他培養出了張良玉等一大批高級醫師。

1969年,吳香山總結自己臨床經驗,編寫了《臨床經驗錄》,幫助省立醫院編纂了《驗方匯編》。他最突出的成果是「黃連解毒膏」。此膏治療燒傷有特效,是安徽省中西醫結合治療燒傷的成功醫藥。

1969年9月,他攜帶黃連解毒膏參加全國在天津舉行的醫藥工作交流會,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並在全國推廣應用。1978年,吳香山光榮地出席了全國醫藥衛生科技大會。同年,吳香山的「黃連解毒膏」獲得科技一等獎。

1985年《中醫年鑑》特約刊載了《吳香山學術經驗》一文。省立醫院中醫外科系統地整理了《吳香山醫案》,為安徽省中醫外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吳香山行醫60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待病人不分貴賤親疏,一視同仁;對待有困難的患者解囊相助;對臨床病人精心照料,親自配藥;對外地來信求醫者,寄藥寄方,有問必答,深得廣大患者的仰慕。1982年8月12日,吳香山因患食道癌醫治無效逝世,終年84歲。[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