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淞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吳淞鎮隸屬上海市寶山區 ,地處寶山區東部,東臨長江、黃浦江,南起長江路延伸至東海船廠南圍牆,西沿泗塘河,北到雙城路。行政區域總面積7.52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吳淞街道有戶籍人口約6.9萬人。
1959年3月,為寶山縣的直轄鎮。1962年4月,更名為吳淞鎮街道。1988年1月,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建制,建立寶山區,隸屬寶山區。2006年4月,撤銷海濱新村和吳淞鎮街道建制,建立吳淞街道。截至2021年10月,吳淞街道轄28個社區, 街道辦事處駐淞濱路385號。
2020年,吳淞街道收入支出總計28912.56萬元,收入支出總計增加351.22萬元,增長1.23%。[1]
沿革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析崑山東境置嘉定縣,隸嘉定縣。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嘉定縣東境置寶山縣,隸寶山縣。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海關在吳巷橋東設卡。
道光三年(1823年),清政府劃吳淞口地區為吳淞廠。
同治九年(1870年),原駐寶山城的吳淞營在吳巷橋北建提鎮行轅,移防至吳巷橋,吳巷橋逐漸改稱為"吳淞"。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吳淞區接管委員會在吳淞鎮設第一辦事處。後稱吳淞鎮辦事處。
1955年3月,在蘊藻浜以南設第二辦事處。同年11月,更名蘊藻浜辦事處。
1956年2月,吳淞區併入北郊區,同年3月,吳淞鎮和蘊藻浜兩辦事處合併成立吳淞鎮。
1958年9月,分設紅旗、先鋒2公社。
1959年3月,為寶山縣的直轄鎮。
1960年1月,重建吳淞區時為淞興路辦事處。同年4月,為吳淞城市公社蘊藻浜分社。同年10月,恢復街道建制。
1962年3月,為蘊藻浜街道。同年4月,更名為吳淞鎮街道。
1964年5月,撤銷吳淞區建制,隸屬楊浦區。
1980年1月,劃歸寶鋼地區辦事處。同年10月,重設吳淞區,隸屬吳淞區。同年劃出泰和路以北地區成立海濱街道。
1988年1月,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建制,建立寶山區,隸屬寶山區。
2006年4月,撤銷海濱新村和吳淞鎮街道建制,建立吳淞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吳淞街道轄海濱新村、海濱二村第一、海濱二村第二、海濱三村、海濱四村、海濱八村、牡丹江路、西朱新村、三營房、永清新村、永清二村、海江二村、海江新村、和豐、淞新、泗東、李金、八棉一紡、八棉二紡、桃園、淞西、長征、吳淞三村、吳淞新城24個居民委員會;下設2018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吳淞街道轄28個社區, 街道辦事處駐淞濱路385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吳淞街道地處寶山區東部,東臨長江、黃浦江,南起長江路延伸至東海船廠南圍牆,西沿泗塘河,北到雙城路。街道辦事處駐地距寶山區人民政府6千米。 行政區域總面積7.5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吳淞街道地處長江與黃浦江交匯處的吳淞口,海拔4~5米,為長江三角洲的濱海平原。
水文
吳淞街道的臨長江、黃浦江,是水路進入上海市區的咽喉,黃浦江支流蘊藻浜穿鎮而過。
人口
2010年,吳淞街道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統計轄區總人口10.42萬人,外來常住人口26543人,城鎮化率100%。總人口中,男性5.27萬人,占50.62%;女性5.14萬人,占49.38%;14歲以下8423人,占8.09%;15~64歲8.25萬人,占79.17%;65歲以上13276人,占12.7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35萬人,占99.32%;另有回、滿、侗、蒙古、布依等31個少數民族。共705人,占0.68%。
2011年,吳淞街道人口出生率4.2‰,人口死亡率6.84‰,人口自然增長率-2.64‰。
截至2021年末,吳淞街道有常住人口約10萬人,戶籍人口約6.9萬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吳淞街道完成區級財政收入20297萬元,比上年增長5.1%。
2020年,吳淞街道收入支出總計28912.56萬元。與2019年度相比,收入支出總計增加351.22萬元,增長1.23%。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9033.34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70.96%。與2019年度相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增加5547.03萬元,增長14.50%。
金融業
2011年末,吳淞街道有工商、建設、農業、交通等8家銀行在街道內設營業網點。
交通運輸
吳淞街道有S20和軌道交通3號線從區域中心穿過,外環線高速與上海繞城高速呈十字形穿越轄區。外環隧道連接浦東新區。吳淞客輪公司航船直通崇明三島,吳淞客運中心航船達浙江普陀山以及長江航線各重要城市。吳淞長途汽車站設有通往華東六省的客運長途線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吳淞街道轄區內共有中、小學15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吳淞街道有各級醫療機構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一級甲等醫院。
郵政電信
211年末,吳淞街道轄區內有郵政局2家,郵政電信設施完備,網絡服務全覆蓋,寬帶設施逐年升級。
榮譽稱號
2020年5月13日,吳淞街道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