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泮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泮洲

吳泮洲,1921年出生,法庫縣慈恩寺鄉耿家窩堡村人。1939年12月於法庫國民高等學校畢業後,被保送到新京(長春)醫科大學本科學習,攻讀西醫內科。1944年12月,吳泮洲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後回鄉。1945年在法庫小荒地村開始行醫,1947年在法庫縣醫院任醫師。

人物介紹

新中國成立後,吳泮洲在法庫縣人民醫院任醫師。1950年12月新婚僅6天的吳泮洲,毅然參加抗美援朝戰勤支隊法庫團部工作,任戰勤醫生。抗美援朝戰勤支隊赴朝後,吳泮洲全力開展戰區的衛生醫療工作,確保了分擔的區域內沒有發生任何疫情,配合了前方戰事的勝利發展。還主動擔當日語翻譯,為戰勤服務。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戰勤部隊時常遭遇美軍空襲。1951年底,吳泮洲所在的法庫戰勤支隊完成任務回國。

人物成就

1952年,吳泮洲復員後,任法庫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吳泮洲在任副院長期間,首先為醫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會診、院領導定期檢查病房、特殊患者專醫專護和死亡病案討論等制度;接着又建立起縣城、鄉鎮、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在法庫籌建了戰備醫院。吳泮洲自學中醫中藥,率先開展中西醫相結合的治療方法。20世紀50年代末,法庫曾發生一起多人接觸「廢油」中毒事件,接觸「廢油」者,除有中毒症狀外,還出現精神失常症狀。針對上述病狀,吳泮洲迅速地提出了中西醫相結合的醫療方案,組織醫護人員對中毒者進行緊急搶救,挽救了全部中毒者的生命。吳泮洲在法庫創辦了中西醫函授大專班、中專班,親自授課,培養了一大批中醫中藥人才。1961年,國家批准吳泮洲享受高級知識分子待遇。

吳泮洲在醫療實踐中,表現了無私忘我的精神。1964年,全縣大面積發生麻疹疫情,吳泮洲顧不得正在發病的兩個兒子,帶領醫護人員奔赴重災區紅旗公社(今孟家鄉)組織搶救,實行危重病人集中搶救、中輕度病人對症治療,迅速控制了疫情,消除了病源體。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為開展「男扎手術」,吳泮洲以身示範,帶頭做了「男扎手術」。1964年除夕,一名顏姓患者得了中毒性痢疾,已昏迷24小時。患者入院後,吳泮洲親自看護患者一天一夜,經過爭分奪秒的搶救,使患者轉危為安。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吳泮洲被帶上「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派」等四頂「帽子」,白天被批判游斗,晚上仍為患者治病,經常是午夜回家,並對家人說:「我們要相信群眾,我們要相信黨」。

20世紀70年代初,吳在發現自己的肛腸病加重的情況下,仍參加了省里舉辦的國際先進醫療經驗學習班。回院後迅速開展推廣工作,把為自己治療的時間拖後了半年之久,致使肛腸病發生病變。

吳泮洲擔任縣醫院副院長期間,一貫嚴於律己,廉潔奉公。無論是上下班、開會、下鄉出診,交通工具是自己的自行車。在醫療過程中,從未收過患者的「紅包」。

1973年至1983年,吳泮洲曾先後擔任法庫縣革委會委員、縣衛生局副局長、中華醫學會法庫分會會長,第八屆、第九屆縣人大代表,政協法庫縣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

1983年5月,吳泮洲病逝於法庫,終年62歲。法庫人民在長逸公墓為吳泮洲立了墓碑,在碑上刻有題為《醫魂》的詞:「康復萬戶舒,天使德無境。智技同付出,百苦敢釋夢。妙手欲回春,千古醫魂頌。赤血若扶幾脈流,拳報關天命。」該詞道出了法庫人民的心聲。[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