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智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智平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吳智平,男,1967年出生於江西省新幹縣中共黨員博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研究方向,構造地質學、油氣區構造解析;古生物學及地層學。

現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副院長[2]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副院長

出生日期----1967年

出生地點----江西省新幹縣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專業方向----地質學

畢業院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研究方向

構造地質學、油氣區構造解析;古生物學及地層學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96-09 - 1999-06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資源系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1992-09 - 1995-07 南京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理學碩士學位

1985-09 - 1989-07 南京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5-09至今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質系教授

1999-09- 2005-06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質系副教授

1996-07- 1999-08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質系講師

1995-07- 1996-06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質系助教

主講課程

地質史、古生物學、海底構造學

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2016-01- 2020-12 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編號,2016ZX05006-007-001渤海灣盆地深部層系構造格局與原型盆地恢復

2016-01- 2020-12 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編號,2016ZX05024-002-001中國近海新生代盆地構造差異性及成因機制研究

2017-06- 2018-12 企事業單位橫向課題,項目編號,30200018-17-ZC0613-0019,濟陽坳陷轉換構造樣式分布規律及控藏作用

2016-05- 2017-04 企事業單位橫向課題,項目編號30200384-16-ZC0613-0026勝利油田灘海地區走滑構造與油氣聚集研究

2013-03- 2017-12 企事業單位橫向課題,遼東灣探區整體構造解釋及盆地構造演化研究

2013-08 - 2015-12企事業單位橫向課題,項目編號CCL2013TJXSBS1137,郯廬斷裂渤南段構造發育及控油作用研究

2011-01- 2015-12 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2011ZX05023-006-005,渤海灣盆地構造特徵與斷裂控藏作用

2012-12 - 2015-12 企事業單位橫向課題,項目編號CCL2012SZPS0613,珠一坳陷晚期斷裂活動對淺層油氣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2009-01 - 2010-12 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企業配套資金項目,項目編號0937052000482,斷裂帶的結構特徵及其與油氣運聚關係研究

2009-03 - 2009-12 企事業單位橫向課題,項目編號09370502000496,濟陽坳陷新生代盆地結構及其控藏作用

2002-01 - 2004-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編號40102008,新生代渤海灣盆地N/E沉積間斷面及其形成機制

發表論文

吳智平,劉雨晴,張杰等.中國南海禮樂盆地新生代斷裂體系的發育與演化.地學前緣,2018,25(3).

吳智平,張婧,任建等.遼東灣坳陷東部地區走滑雙重構造的發育特徵及其石油地質意義[J].地質學報,2016,90(5): 848-856.

吳智平,程燕君,顏世永等.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 system and its controlon basin structure, Bodong Sag, East China[J]. Petroleum Science,2013,10(4):450-457

吳智平,陳偉,薛燕等.斷裂帶的結構特徵及其對油氣的輸導和封堵性[J].地質學報,2010, 84(4):570-578.

吳智平,候旭波,李偉.華北東部地區中生代盆地格局及演化過程探討[J].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007, 31(4):385-399.

吳智平,李偉,任擁軍等.濟陽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與新生代盆地疊合關係探討[J],地質學報,2003, 5(2): 280-286.

吳智平,李偉,鄭德順等.霑化凹陷中、新生代斷裂發育及其形成機制分析[J],高校地質學報,2004, 9(3); 405-417.

ChengY, Wu Z, Lu S, et al. Mesozoic to Cenozoic tectonic transitionprocess in Zhanhua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 China[J].Tectonophysics, 2018.

ChengY, Wu Z, Yan S, et al.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Liaodongdome, Northeast Liaodong Bay, Bohai, offshore China, constraintsfrom seismic stratigraphy, vitrinite reflectance and apatitefission track data[J]. Tectonophysics, 2015, 659:152-165.

ChengY, Wu Z, Yu L, et al. Seismic-Reflection Imaging of a Pull-ApartSag within Tan-Lu Strike-Slip Fault Zone: Cenozoic Structure andEvolution of the Weibei Sag, Southeastern Bohai Bay Basin,China[J]. Journal of Geology, 2016, 1

獲獎記錄

2014-09複雜疊合盆地的原型恢復與疊合單元類型區劃理論與技術方法,中共青島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3-12渤海灣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格局及其與新生代盆地的疊合關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4-02含油氣盆地不整合結構及其控藏機理研究與應用,山東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4-01含油氣盆地不整合結構控烴理論及實踐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