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旗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吳旗縣位於延安市西北部,地處陝甘兩省交界處,屬半乾旱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面積3791.5平方公里,全縣轄4鎮8鄉12.4萬人。
基本概況
吳旗古稱吳起,相傳為戰國名將吳起在此駐兵戍邊而得名。在古代,這裡曾是邊陲要地,為各少數民族角逐之戰場。境內現存有記載的古城17座,城南有戰國時秦長城遺址,白于山以北有明長城遺址。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從此結束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城中現有毛澤東舊居、革命烈士紀念碑、"切尾巴"戰役遺址等,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
全縣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探明儲量1.5億噸。土地廣闊,人均占有土地面積48畝,發展林牧業潛力巨大。退耕還林後,全縣留有耕地30萬畝,人工草地90萬畝,林地191萬畝,舍飼羊子存欄25.4萬隻,有成林沙棘125萬畝,是全國沙棘基地建設示範縣。現有國家確認合格退耕還林面積145.57萬畝,是全國退耕還林面積最大縣,先後被評為「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示範縣」、「全國造林先進縣」、「全國水土保持先進集體」。吳旗是生產綠色無公害產品的理想之地,羊肉、蕎麥、山杏、沙棘、苜蓿草等農特產品資源豐富,美名遠揚,以此研製開發出的羊肉系列、蕎麥香醋、沙棘保健茶、開口杏核等產品遠銷海內外,深受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我縣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產業興縣、工業強縣、開放帶動、城鎮帶動、項目帶動」發展戰略,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發展已進入快車道。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8億元,縣財政總收入2.6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8元,原油生產達到45萬噸。
全縣水、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生態環境、生產生活條件和投資環境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熱情好客的吳旗人民,將以真誠的態度、優惠的政策、良好的環境,竭誠歡迎國內外朋友前來投資開發,合作交流,共同開創吳旗美好未來。
行政區劃
吳旗縣轄4個鎮、8個鄉:吳旗鎮、鐵邊城鎮、周灣鎮、白豹鎮、吳倉堡鄉、新寨鄉、王窪子鄉、廟溝鄉、長官廟鄉、薛岔鄉、五穀城鄉、長城鄉。[1]
歷史沿革
1942年設吳起縣,因鎮為名。相傳戰國時魏國大將吳起在此駐兵,故名,後改吳旗縣。
2005年10月17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005]278號)同意吳旗縣更名為吳起縣。2005年10月18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陝政函[2005]128號)吳旗縣更名為吳起縣。
2000年,吳旗縣轄3個鎮、11個鄉:吳旗鎮、周灣鎮、鐵邊城鎮、新寨鄉、長城鄉、薛岔鄉、白豹鄉、洛源鄉、廟溝鄉、長官廟鄉、王窪子鄉、吳倉堡鄉、五穀城鄉、樓坊坪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1252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吳旗鎮15247鐵邊城鎮6246周灣鎮7743洛源鄉19188吳倉堡鄉7471新寨鄉6358王窪子鄉4222廟溝鄉6802長官廟鄉5695白豹鄉7217樓坊坪鄉5343薛岔鄉6072五穀城鄉8673長城鄉6247
基地設施
吳旗縣俗有陝北「西藏」之稱,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抵禦自然能力低。為了改變基礎設施落後的面貌,勤勞務實的吳起人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進行艱苦卓絕奮鬥,目前基礎設施「瓶頸」初步得到改善。
公路設施。2003年以來,我縣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新修柏油路201.65公里,新修鄉村四級砂石路256公里,修築橋涵312座(道),新修石油生產道路780公里,改造村組道路452公里,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606.3公里,實現了縣鄉道路柏油化,鄉村道路主幹線砂石化目標。2004年,道路建設和養護工作獲得兩個全市第一。
電力設施。完成了電力自動化工程建設,新建35KV變電站2座,架設農電線路510.7公里,新架石油井區、磚廠等企業生產專線210公里,農戶通電照明率達到95%以上。
通訊設施。拉通有線電話線路300公里,全縣市(農)話總容量達到10000餘門,電話入村率42.7%,普及率7.5部/百人;新建移動、聯通基站102座,12個鄉鎮全部建起了聯通、移動基站,手機覆蓋率達到85%。
廣電設施。建成覆蓋全縣的光纖網絡,有線電視用戶發展到6450戶,覆蓋面達到20%,市區覆蓋率達到90%。
水利能源設施。2003年以來,新修農田11萬畝,累計達到20.8萬畝,新建淤地壩252座,累計達到310座,打井建窖6800孔(眼),解決了6.5萬人的飲水困難。農田水利建設榮獲「全省水利振興杯」三連冠。不斷加快扶貧開發進程,累計移民搬遷3467戶11295人,建成基礎設施較為齊全的移民新村30個。農村新能源建設快速發展,累計建成沼氣池5556口,發展太陽能用戶808戶,建成節能節柴灶5950口。
城建設施。實施城鎮帶動戰略,重新修編了縣城總體規劃,縣城規劃區面積為24.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5平立公里。按照「東進、西擴、南開發、北改造」的思路,着力擴張建成區面積,完成城建重點項目76項,建成城市橋6座,實施點亮工程,一個淨、綠、亮、美、新的山區生態文明城市正在建成。[2]
經濟建設
建國後,吳旗縣和陝北其他縣區一樣,長期沿襲着過墾濫牧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大面積開荒種地和漫山放牧,導致林草植被持續退化,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生態環境不堪重負,縣域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十分貧苦。
窮則思變。嚴酷的自然條件和沉痛的歷史教訓,迫使吳起人民作出新的抉擇。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實現生態、經濟、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吳旗縣人民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和實踐。1998年,我們搶抓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超前決策,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封山禁牧、舍飼養畜、退耕還林、植樹種草,提前啟動了退耕還林工程,贏得了發展的先機。在着力建設生態、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加快了以石油為龍頭的工業經濟發展步伐,縣域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03年以來,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為推動吳起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把加快發展作為富民強縣的第一要務,堅持在前進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升華,重新調整和完善了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確立並實施了「生態立縣、產業興縣、工業強縣、開放帶動、城鎮帶動、項目帶動」發展戰略,突出山川秀美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石油和農業產業開發,擴大對外開放,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統籌農工,聯動城鄉,「三化」並舉,整體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西部經濟強縣。
經過全縣上下萬眾一心,開拓創新,頑強拼搏,真抓實幹,使縣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步入了建國以來最快最好的發展時期。2004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179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6%,較「九五」末增長86.5%;其中一產實現增加值18247萬元,二產實現增加值49303萬元,三產實現增加值24245萬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2%、38%和7.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1854萬元,同比增長114%,較「九五」末增長3.5倍。財政總收入達到51532萬元,增長78.1%,較「九五」末翻了4番;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1237萬元,增長107.4%,較「九五」末增長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1889元,較上年同期淨增201元,增長12%,較「九五」末增長35.3%。截止2005年9月底,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62722萬元,占預算的108.4%,較上年增長151.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234萬元,占預算的100.1%,較上年增長21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095.5萬元,較上年增長10.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4313萬元,較上年增長43.9%。據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心資料顯示,我縣縣域經濟提升速度跨入全國最快的百縣(市)行列,名列第39位,競爭力上升為E級。
秀美山川
1998年,我縣積極響應黨中央「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批示精神,確立了「封山退耕、植樹種草、舍飼養羊、林牧主導、強農富民」的逆向開發戰略,當年底實現了全縣整體封禁目標,1999年一次性退耕155.5萬畝,率先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2003年換屆以來,我們又不斷完善工作思路,提出了「生態立縣」的指導思想,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積極完善工作措施,不斷提高生態治理的質量和效益。
目前,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面積230.79萬畝(退耕還林155.5萬畝,荒山造林75.29萬畝),其中,經國家確認兌現退耕還林面積165.07萬畝(退耕地治理89.78萬畝,農民人均8.5畝),涉及12個鄉鎮、164個村、1110個村民小組,22876戶105426人。按照國家退耕還林補助標準,我縣可享受糧食補助、生活補助、種苗費折合人民幣近13億元,人均1萬多元,年均1300元,是全國150多個退耕還林縣(市、區)退得最早、還得最快、面積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縣份之一。全縣累計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1271平方公里,治理度由1997年的39.7%提高到52.4%,土壤年侵蝕模數由1997年的1.53萬噸/平方公里下降至0.54萬噸/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由19.2%提高到62.9%,一些重點流域治理區已實現了洪水不下山、泥土不出溝。
如今,走遍吳起山川,到處呈現出「滿山翠秀、鳥飛兔躍」的秀美景觀。在最新EOS衛星遙感圖上,吳旗的行政區劃圖已顯現出了綠色的輪廓,與周邊甘肅、寧夏、榆林等地形成了明顯的對比。與此同時,也徹底改變了全縣10多萬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使廣大農民從傳統的艱苦勞作中解放出來。2003年以來,我們適時地把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轉移到鞏固擴大退耕還林成果、促使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上來。按照完善工作措施、提高治理質量和發展生態經濟的思路,從補植完善、優化林份結構、強化林草管護入手,進一步加大了生態建設管護力度。一是堅持補植完善,着力鞏固治理成效。
針對全縣退耕還林和荒山荒坡面積大的實際情況,重點進行補植完善,認真落實「四到戶」措施:即治理任務分解到戶、補助政策兌現到戶、林草產權明晰到戶、管護責任落實到戶,有效地加快林草郁蔽進程。2004年,新造林19.5萬畝,補植14.6萬畝,完成棄耕封育6萬畝,撫育幼林145.57萬畝,四旁植樹360餘萬株。二是優化林份結構,全面提高林草建設質量。本着經濟與生態兼顧、被子與票子同要、眼前與長遠結合的原則,加大了林份結構的調整力度,實行喬、灌、草立體營造,沙杏、沙楊混交,多模式發展,多樹種搭配,着力營造生態經濟複合林,不斷提高林草建設質量。三是強化林草管護,切實保護建設成果。 堅持建設與管護並重的原則,嚴格落實<林草管護實施辦法>,健全了縣、鄉、村、組四級林草管護隊伍,把「三禁三防」(禁牧、禁伐、禁復墾,防火、防兔、防病蟲)作為管護的主要內容,夯實了各級的管護責任,封禁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1998年以來,先後被國家林業局、水利部、財政部等部委確定為「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示範縣」、「全國造林先進縣」、「全國十百千水保生態環境建設先進縣」、「全國林業建設標準化示範縣」、「全國水土保持先進集體」和「全國退耕還林與扶貧開發工作結合試點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