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吳敏媛
出生 1946出生
國籍 中國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姓名:吳敏媛
  • 外文名稱: Minyuan Wu
  • 國 籍: 中國
  • 祖 籍: 
  • 出 生 地:
  • 出生日期:1946出生
  • 執業地點:北京兒童醫院血液科
  • 畢業院校:主任醫師
  • 代表作品:
  • 其它作品:

吳敏媛

吳敏媛,1946出生。北京兒童醫院血液科 ,主任醫師教授。 1970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曾擔任北京兒童醫院血液病中心主任 近30餘年主要致力於兒童白血病臨床及科研工作,帶領血液病中心醫護技努力工作,積極探索,前後制定實施北京兒童醫院98-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方案(BCH98-ALL方案)、BCH03方案、BCH05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方案,使北京兒童醫院兒童ALL5年無病生存率由70%提高到82%,治癒上千例患兒,使他們重返校園,走上工作崗位,正常生活、學習、結婚。

擅長

圍產保健,高危妊娠,胎教諮詢[[甲狀腺疾病,消化道腫瘤等疾病的診治小兒各種血液疾病、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障、貧血、淋巴瘤、組織細胞病等

小兒各種血液疾病、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障、貧血、淋巴瘤組織細胞病等

醫生簡介

吳敏媛,女,主任醫師,教授,特級專家,1946出生,兒科血液專業,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血液中心主任,擅長小兒各種血液疾病、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障、貧血、淋巴瘤、組織細胞病等,研究方向:兒童急淋白血病為主要研究方向。

1970年8月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

1993-1994年美國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修一年

1970年8月至今在北京兒童醫院工作 主任醫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血液科科主任

負責課題

1.2004年"兒童急淋白血病基因分型的臨床研究"獲國家"十五"攻關項目資助。

2.2003年"兒童白血病微小殘留病持續定量追蹤對個體化治療指導意義的研究"獲北京市衛生局科研項目資助。

3.現承擔北京市衛生局"小兒血液重點學科項目"

4.05年市科委重大項目"幾種常見腫瘤的分子標誌譜建立及在預警、診治和預後中的應用"

課題名稱: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微小殘留病定量及其對個體化治療的作用。

主要成就

1."兒童白血病臨床研究"獲1995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近5年以第一作者發表專業論文6篇

3.參編專著約5部

4.培養[[碩士生10名(畢業5名)

5.1998年評為國務院特貢專家。

建議

吳敏媛主任表示,腫瘤現已成為中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致死病因,以白血病為首的多種兒童惡性疾病也逐年呈現上升趨勢。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在兒童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其中自體臍帶血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方面,相比其他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優勢更加明顯。在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治療時,如果病人自身儲存了臍帶血,將首選利用它進行治療。儲存臍帶血自用,不存在配型問題,也會減少術後的出血和感染幾率。

2015年9月,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20個月大女童彤彤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進行了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這是血液科孫媛主任接收的第三個利用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案例。

她表示,在患者患有急重型疾病,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自體臍帶血不存在配型問題,細胞植入相對較快,移植副反應發生率相對較低。因為自體臍帶血的基 因和配型完全吻合,不會出現移植後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和排斥現象。在此類疾病的治療時,如果有病人自身儲存了臍帶血,將首選利用其進行治療。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有500萬血液病患者正在等待造血幹細胞的移植,且每年以4萬數字在增長,其中一半是兒童。然而每年僅有約0.03%的患者有幸能得到造血幹細胞的治療。這一殘酷的事實說明,每一份臍帶血,無論捐獻還是自存,都可以緩解上述嚴峻的形勢,都是患者第二次生命的希望